南京工業大學徐虹教授、李莎教授和王瑞副教授研發出可穿戴聚胺基酸水凝膠防曬劑

2021-03-04 高分子科技

防曬劑有效功能成分會不會滲入皮膚細胞內造成潛在毒副作用?防曬劑在流汗和遊泳等觸水情況下喪失防曬性能怎麼辦?……這些讓廣大愛美人士擔心的問題,已被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食品與輕工學院徐虹教授李莎教授王瑞副教授等人解決。日前,該研究成果刊發於國際材料領域知名刊物、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眾所周知,傳統防曬產品存在著無機(有機)紫外過濾劑穿透皮膚表面,在人體細胞中產生潛在的生物毒性可能。於是,一種既能實現高效抗紫外功能,又能保證產品生物安全性的水凝膠粘合劑成為業界研究的趨勢。「如何使水凝膠有效封裝抗紫外因子,且使其在人體皮膚表面出汗及動態生理環境變化下,保證材料結構和功能的穩定性是研究的關鍵。」論文第一作者王瑞副教授介紹,「課題組採用的自主研發且已實現產業化的產品γ-聚穀氨酸為原料,研發出的新型水凝膠防曬劑有效解決了這兩個瓶頸問題。」

研究團隊負責人徐虹教授表示,「原料天然」和「技術仿生」是該團隊研發產品的兩大理念。他們將γ-聚穀氨酸與具有抗紫外功效的天然材料單寧酸通過共價交聯結合分子組裝技術,研發得到一種既可以高效廣譜抵抗紫外線輻射,又可實現可穿戴、防水和自修復多重功能的水凝膠防曬劑。

「可穿戴,表示這個新型防曬凝膠材料可類似人體自體皮膚一樣,穿戴在皮膚表面。「王瑞形象地介紹說,」在需要的地方塗上防曬霜劑相當於為皮膚撐起了一張『保護傘』,該『傘』具有優異的生物粘附性和防水性性能,並且不會滲入皮膚組織,而且可根據需要隨時摘取下來。「此外,當水凝膠防曬霜劑材料遭遇外界破壞,材料表面結構發生破損時,也可以像人體皮膚一樣自動癒合,在1分鐘內恢復材料原有結構和形態,實現完美自修復功能,繼續發揮其防曬功能。

王瑞解釋說,該產品的優異性能源於γ-聚穀氨酸是類似蛋白質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結構中含有的大量親水基團,賦予了其天然的保溼和皮膚親附性能,是設計皮膚護理產品的理想選擇。而其強大的黏附性能在與單寧酸分子組裝形成的雙網絡水凝膠體系,會在皮膚表面構築穩定的三維網狀結構與皮膚表面形成多重相互作用,實現堅固整合和智能自修復功效。也就說,皮膚某處防曬劑被外物擦損,這個網狀結構會像斷了一根絲的蛛網一樣快速地重新粘連,自現自我修復。

據介紹,水凝膠是目前為止最接近人體皮膚組織的新材料。聚穀氨酸水凝膠防曬劑的開發一方面為新型防曬劑型產品的設計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技術依據,並最大程度地模擬了天然皮膚結構和功能,同時還為生物基天然高分子材料聚胺基酸在皮膚護理領域產品的開發拓寬了方向。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9b14538

免責聲明: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分享,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

歡迎專家學者提供稿件(論文、項目介紹、新技術、學術交流、單位新聞、參會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並請註明詳細聯繫信息。高分子科技®會及時推送,並同時發布在中國聚合物網上。

歡迎加入微信群 為滿足高分子產學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陸續開通了包括高分子專家學者群在內的幾十個專項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產業技術、企業家、博士、研究生、媒體期刊會展協會等群,全覆蓋高分子產業或領域。目前匯聚了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研發中心的上萬名頂尖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及企業家。

申請入群,請先加審核微信號PolymerChina(或長按下方二維碼),並請一定註明:高分子+姓名+單位+職稱(或學位)+領域(或行業),否則不予受理,資格經過審核後入相關專業群。

相關焦點

  • 【科研進展】可穿戴聚胺基酸水凝膠防曬劑
    ……這些讓廣大愛美人士擔心的問題,已被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食品與輕工學院徐虹教授、李莎教授和王瑞副教授等人解決。日前,該研究成果刊發於國際材料領域知名刊物、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眾所周知,傳統防曬產品存在著無機(有機)紫外過濾劑穿透皮膚表面,在人體細胞中產生潛在的生物毒性可能。
  • 科學網—研發出可穿戴聚胺基酸水凝膠防曬劑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 通訊員楊芳)防曬劑是否對皮膚造成副作用?
  • 南京工業大學徐虹、王瑞等:聚胺基酸水凝膠材料用於皮膚防曬製劑應用新進展
    近年來,水凝膠粘合劑體系因其可以有效封裝抗紫外功能因子的同時實現非皮膚侵入的功效,一方面實現高效抗紫外功能,另一方面保證產品的生物安全性。儘管如此,人體皮膚表面出汗及動態生理環境的天然特性,致使目前水凝膠粘合劑體系與皮膚表面整合力弱從而引起的凝膠材料結構和功能的不穩定性,成為新型水凝膠防曬霜製劑研發的瓶頸。
  • 防水抗紫外自修復 南工教授研發出「可穿戴」防曬劑
    2019-10-17 09:4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工業大學的教授們發明了一種可穿戴的防曬劑,既能實現高效抗紫外功能,又能保證產品生物安全性。南京工業大學的教授們發明了一種可穿戴的防曬劑,既能實現高效抗紫外功能,又能保證產品生物安全性。日前,該研究成果刊發於國際材料領域知名刊物、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 西南交通大學魯雄教授Adv. Funct. Mater.:抗凍、耐熱導電自粘附超強水凝膠
    ,可用於人體的相關生物電子設備,如可穿戴式電子設備、人工智慧觸覺傳感器、健康監測電極和心臟補丁。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例如, GW-水凝膠電極能夠在一些極端條件下收集生物信號,如北極和沙漠探險、登山、滑雪等嚴苛環境中。GW-水凝膠還可以作為可穿戴敷料保護皮膚免受凍傷或燒傷。
  • 南京郵電大學丁磊教授榮獲2020年國際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南京郵電大學丁磊教授榮獲2020年國際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最佳論文獎   近日,2020年IEEE工業電子學會(the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IES))國際年會(IECON 2020
  •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團隊在納米能源領域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系列研究...
    本文提出的分子剪刀剪切策略不僅在分子水平上成功實現不同維度碳納米材料的可控化構建,而且為碳材料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貢獻。在該校材料學院楊維清教授、張海濤副教授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陳俊教授的共同指導下(通訊作者),材料學院2018級碩士生王慶通過分子剪刀剪切策略實現不同維度碳納米材料的可控化構建,並對它的裁剪機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山東大學郝京誠教授團隊《ACS Cent. Sci.》最新綜述:酶調節可自愈聚合物水凝膠
    使用另一種過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乙醯丙酮(AcAc),生成AcAc自由基,這可引發丙烯酸改性的水凝膠化劑引發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GMA)的聚合。以此方式形成了交聯的聚合物水凝膠(圖3Ac)。交聯的水凝膠顯示出良好的機械性能,可以抵抗80%以上的壓縮(圖3Ad),並且可以拉伸到其初始長度的約2.5倍而不會塌陷(圖3Ae)。相反,沒有交聯的自組裝水凝膠顯示出較弱的機械性能。
  • 這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被降級低聘
    近日,山東一所高校 「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 14 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 當上副教授這麼容易了嗎? 這樣看下來,青年教師評上副教授、教授就可以指日可待了?那為何學術界頻出 「任教 6 年評不上副教授」 這類備受關注的新聞呢?
  • 西南交通大學魯雄教授 NPG Asia Materials:仿貽貝超拉伸、自癒合、自粘附水凝膠
    【引言】水凝膠在皮膚修復、傷口敷料、傷口縫合、和可穿戴設備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南京大學張永光教授團隊在全球變暖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該論文題為「Recent global decline of CO2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第一作者為王松寒副研究員,張永光教授為通訊作者,居為民教授和陳鏡明院士為主要共同作者,南京大學為唯一第一作者單位和唯一通訊單位。
  • 江南大學沈雷教授智能服裝再獲工業設計大獎
    江南大學沈雷教授智能服裝再獲工業設計大獎日前,記者在四川舉行的2020 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成果轉化論壇會獲悉,論壇上公布了上一年度的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各大獎項,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沈雷教授團隊設計的智能服裝TAKOUT
  • 合肥工業大學李述剛教授課題組:解析卵白蛋白-菊糖複合體系對功能性植物脂質氧化穩定性影響及作用機制
    合肥工業大學李述剛教授課題組:解析卵白蛋白-菊糖複合體系對功能性植物脂質氧化穩定性影響及作用機制石榴(Punica granatum L.)具有高營養價值,其種子油脂含量豐富、品質高,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功能性脂質資源。
  •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自修復人機互動水凝膠觸摸膜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Chen Tao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與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基於透明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新型人機互動觸摸膜,具有柔性、自修復和粘附性的特點。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 教授不能離開「教」和「授」
    據北京日報報導,教育部將出臺新規,大學教授和副教授連續三年不給本科生上課,將清理出教師系列。9月23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還透露,為了讓中國的高等教育追上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必須讓大學的「金專、金課、金師」隨處可見,讓「水專、水課、水師」無處安身。其實,此前教育部已經多次發文,提出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一項基本制度固定下來。
  • 趙雙良教授團隊《ACS AMI》: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機械...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趙雙良教授(現加入廣西大學)課題組聚焦這一學科前沿,發展及應用統計力學模型並結合計算機模擬,對微納界面體系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在界面體系熱力學及分子擴散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特色研究成果。
  • 南京大學劉斌教授:GaN隧道結的高效率綠光微型LEDs的PA-MBE製備
    南京大學劉斌教授近日,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
  • 楊慶新教授:寧做副校長不做廳長,帶領天津工業大學躋身雙一流
    作為當時天津工業大學校長的楊慶新教授,可謂是居功至偉。由於科研成績突出,他先後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獲評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此外,他曾經擔任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河北科技廳廳長,天津工業大學校長。2018年,他出任天津理工大學校長至今。
  • AI會讓人類生活變成什麼樣,一群大學教授想和你聊聊
    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的研發成果正在迅速滲透我們的日常。很顯然,每一個人都不可抗拒地奔走在迎接新型社會的大道上。當數據及信息技術運用於我們的衣食住行,新的想法大量湧現,並不斷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 上海交通大學張洪斌教授:石英晶體微天平(QCM-D)技術在乳狀液界...
    為此瑞典百歐林科技有限公司特別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張洪斌教授於2020年12月11日(周五)上午10點為大家帶來一堂題為「石英晶體微天平(QCM-D)技術在乳狀液界面膜粘彈性與物理穩定性研究中的應用」的網絡公開課。歡迎廣大師生參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