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辭典 | 三足烏:代郡高柳烏生子,三足,大如雞,色赤,頭有角,長寸餘

2021-02-08 知妖

知妖 · 收集中國古今妖怪 · 見怪莫怪的有趣公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知妖

妖怪辭典 / 衍生故事 / 妖怪雜談 / 志怪趣聞

三足烏於搜神記卷六中出現。

三足烏通體紅色,形體大如雞。有三隻腳,頭上長有一寸多長的角。

三足烏· 立身圖繪 ·副主婦煮腐竹

級別:R

陣營:中立

形態:紅色的烏鴉

代表:無

克制:不詳

【原文】漢章帝元和元年,代郡高柳烏生子,三足,大如雞,色赤,頭有角,長寸餘。

【譯文】漢章帝元和元年,代郡高柳縣有一隻烏鴉生下小烏鴉,有三隻腳,大小像只雞,紅色,頭上長角,角有一寸多。

譯文參考:《搜神記》

譯者 馬銀琴

「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

[後漢]郭憲《漢武洞冥記》

「(漢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東北有地曰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鳥目,不聽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鳥獸食此草則美悶不能動矣。』」

「崑崙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三足烏在神話中被稱為神鳥,不同於本篇中的三足烏,三足烏又稱三足金烏,在中國古代神話裡,紅日中央有一隻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狀如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作為一種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後期演變為三足,詳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二足金烏;又因為不同於自然中的烏鴉,故加一腳以辨別,三足烏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為日中三足烏之演化。三足烏亦稱「踆烏」,居於日中,有三足。
三足烏亦稱赤烏,其形象是一隻黑烏鴉蹲居在金光閃爍的紅日中央,因而常稱為金烏,主要是侍奉西王母,是漢族神話中太陽之靈。神話中說,太陽裡有三足烏鴉,古代人們就把金烏作為太陽的別名。傳說三足烏為日之精,居日中,形態為三足烏鴉,共有十隻。它們住在東方大海扶桑樹上,輪流由它們的母親——羲和駕車從扶桑升起,途徑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鳥次山、悲谷、女紀、淵虞、連石山、悲泉、虞淵。後來金烏作亂,同時十個一起上天,使大地被烤焦,被后羿用神箭射下九隻,只剩下一隻。清朝太監安德海最後一次出京採辦,漕船上用的即是三足烏纛旗,誇耀他為西太后慈禧的寵宦;三足烏也是高句麗最高權力的象徵;三足烏亦是東夷民族的圖騰之一。


參考整理——百度百科


  妖怪詞條源自《搜神記》卷六


三足烏:「四捨五入我也是神鳥了。」

白小知:「這也可以四捨五入啊。」

 | 長按二維碼關注 知妖官微 |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並不是所有動物的腿都成雙,三條腿的鳥還真有
    在公子看來,遠古時期的「人面」很可能是長著和人一樣多的五官,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張嘴的意思。在《山海經》的記載中長著九顆頭的生物不在少數,九嬰和相柳都是九頭的蛇,開明獸陸吾為九頭的獸,更有九頭的鳥,「九」這個數字在遠古時期並不罕見,很多動物不是頂著九顆腦袋就是長著九條尾巴。
  • 妖怪辭典 | 囊囊
    囊囊不會害人,但常常會化身面目猙獰可怖、通體蒙茸的可怕妖怪,糾纏「不正氣」,行為不夠端莊的漂亮女子。在《子不語》中,囊囊的原型(實體)是長三尺左右,有近千條細腳,並且細足閃閃發光的蓑衣蟲。囊囊雖有神通,但是人被纏上以後,仍舊可以用人力來協助驅除,通過特殊驅鬼方式,譬如利用紙刀、紙劍、紙轎等配合對應的「驅鬼語言」,使其受傷,離開糾纏之人。
  • 中國第一本「妖怪大辭典」,妖精鬼怪大集合,只為迷友推薦
    )是由「嗜妖如命」,自號「搜神館主」的作家張雲花費十餘年時間,搜集整理古籍中曾經存在過的妖怪故事,編成的一本「妖怪大辭典」,我自然是第一時間入手,絕不會錯過!張雲和我的一樣,也是從小聽著妖怪故事長大的,自然對各類妖怪故事格外鍾情,促使他整理出這本中國「妖怪大辭典」的,是一次偶然:好多年前,張雲去參觀一個動漫展,看到一群孩子穿著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興高採烈,其中就有不少打扮成妖怪的。張雲問其中一個孩子,知道他裝扮的是什麼妖怪嗎?他說:「當然知道,這是日本的妖怪,叫姑獲鳥。
  • 鳳凰琴 月季花 烏腳雞
    妹妹家住底樓,有個不大不小的院子,父親喜歡小女兒,便在那裡為她營造了一個小花壇,薔薇、葡萄、一串紅、向日葵等,讓底樓的鄰居們,也能觀賞到鮮花的芬芳與美豔。薔薇、葡萄都需爬藤,父親照樣辛勤勞作搭建高架。每當葡萄成熟,摘下晶瑩透亮的綠色葡萄,放進嘴裡,頓時會讚嘆「味道好極了!」 父親愛花,還愛送人花卉,讓更多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世說新語〉大辭典》
    近日獲讀張永言先生為榮譽主編,蔣宗許、陳默、蔣信、傅娜編纂的《〈世說新語〉大辭典》(下簡稱《大辭典》),僅正文、附錄就有548頁,凡140餘萬字,堪稱皇皇巨著,為之讚嘆不已。
  • 藏語「然烏」意為「屍體堆積在一起的湖」,是真的嗎?一起去看看
    喇嘛佔卜之後,對村民說,這兩頭牛,一般人是降伏不了的,過一段日子,會有奇蹟出現,大家耐心等待吧。過了一段日子,來了一個氣宇不凡的少年,問了一下兩頭牛打架的事,說是時候制服它們了。聽得村裡人似懂非懂的。這個湖就是然烏湖,「然烏」是藏語,意思就是牛的「屍體堆積在一起的湖」。今天是8月13號,從八宿出發,當然也是一路美景,大飽眼福。快中午的時候,我們到達瞭然烏湖。雨季的然烏湖水比較渾濁,更像牛在水裡攪和。
  •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在千年想像中看古人與妖怪如何相愛相殺
    他自稱「嗜妖如命」,自號「搜神館主」,花費十餘年時間,為古籍中曾經存在過的妖精鬼怪立傳,編成一本「妖怪大辭典」——《中國妖怪故事全集》。除了興趣使然,驅動張雲寫作的,還有一種前輩們不曾遇到的時代緊迫感。這種緊迫感源自於日本妖怪研究的成績斐然,更源於相關動漫作品的成功。
  • 附子(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如藥有效,則有嘔吐現象或身體有麻木感覺,否則次日須再次服藥。(39)水洩久痢。用川烏頭二枚,一枚生用,另一枚以黑豆半合同煮熟,一起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黃連湯送下。(40)陽虛吐血。用生地黃一斤,搗成汁,加酒少許。另以熟附子一兩半,去皮臍,切成片,放入地黃汁內,石器中煮成膏,取出附片焙乾,同山藥三兩研為末,再以膏調末成為丸子,如梧子大。
  • 鳳凰衣(中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鳳凰衣拼音Fènɡ Huánɡ Yī別名雞卵中白皮(《別錄》),雞子白皮(孟詵《必效力》),鳳凰退(《本草蒙筌》),雞蛋膜衣(《現代實用中藥》),雞蛋衣(《浙江中藥手冊》)。
  • 妖怪辭典 | 櫻桃鬼……其人頭、目、面、發,無一不藍...
    / 妖怪雜談 / 志怪趣聞櫻桃鬼是子不語卷六《櫻桃鬼》一篇中出現的妖怪。櫻桃鬼體型巨大,有著巨手,頭臉鬚髮四肢均為藍色。櫻桃鬼身體可以變為兩半,也可以輕易合體。櫻桃鬼愛喝酒也會偷酒喝。用刀具砍向櫻桃鬼時,像是砍在棉花上,不會發出聲音,但是櫻桃鬼也會受傷。櫻桃鬼居住在櫻桃樹中,逃跑時也會在櫻桃樹下消失。若鬼逃走,焚燒掉它所居住的櫻桃樹,會有酒氣散發出來。
  • 與怪共處 日常生活中的妖怪世界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力大無窮,善射。「怪,異也。」這是古代最權威的辭典之一《說文解字》對「怪」的解釋。看來所有異於常態的事物都可以歸入怪的行列。而這又與「妖」的釋義「地反物為妖」相輔相成,於是「妖」和「怪」總是比肩攜手而出,人們也習慣了「妖怪」作為一個常用詞在史籍著述中頻繁現身。
  • 自然銅(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晶體形狀有多種,如立方體、八面體和五角十二面體及其聚形,亦有作葡萄狀、粒狀、鍾乳狀及緻密的塊狀者。晶面上有條紋。顏色為淺黃銅色。條痕為棕黑色或微綠黑色。強金屬光澤。解理為不完全的立方體。斷口呈參差狀,有時為貝殼狀。硬度6~6.5。比重4.9~5.2。性較脆。生境分部為分布較廣的硫化物,並能在各種地質條件下形成。
  • 既是西王母座下神獸,又是絕世大妖怪妲己,狐狸究竟經歷了什麼?
    作為中國最古老而富有神話色彩的奇書,《山海經》中就記載了一隻異獸——九尾狐,「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說是在一個名為青丘國的地方,有座山中居住著九尾狐,叫聲如嬰兒,會吃人。據說治水的大禹因為忙著治水,到了三十歲還沒娶妻,有天,他正在為此事發愁,這時跑來一隻九尾白狐,說可以嫁給他,這便是塗山氏。當然,按現在的眼光看,這段故事真是太過神話化了,按照猜想,這應該是遠古部落的一次結親聯盟。
  • 西方神話中,妖怪都長什麼樣?一個比一個怪異
    說到東方神話中的妖怪,大家腦海中浮現的不是魅惑蒼生的狐妖,就是善良痴情的蛇妖,個個都是國色天香,精緻優雅,宛如大家閨秀;跟東方妖怪比起來,西方神話中的妖怪,那可就粗狂的多了,長相一個比一個怪異。今天過客就跟大家分享下,西方神話中,比較出名的妖怪都長啥樣。
  • 口袋妖怪在現實中原來長這樣,誰說小精靈只在動漫裡有?
    但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口袋妖怪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本期推送中,狂丸請到了動物研究學者@灰照貓,為大家介紹一下口袋妖怪的現實原型。卡比獸,全國圖鑑143,生性懶散、貪吃,並且超愛睡覺,堪稱口袋妖怪中的肥宅。
  • 敦煌研究院編著的《敦煌藝術大辭典》出版
    《敦煌學大辭典》於1998年問世後,敦煌學研究仍然處於高速發展的軌道,新的成果不斷湧現,特別是在敦煌石窟藝術研究等領域,陸續推出了新的論著成果,比如1999—2005年陸續出版的26卷本《敦煌石窟全集》就是一部集成性的著作,堪稱敦煌石窟各個方面研究的總結性成果。此外,如《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1-3卷)刊布了北區考古調查的重要成果。上述諸多新內容在編纂《敦煌學大辭典》時並未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