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 放心選」(id:fangxinpingce)授權轉載
* 本文作者與文中提及的商品沒有任何商務合作關係
寒潮襲城,一夜入冬,你終於扛不住凍了。翻出了自己的麂皮長靴,順便下單了一雙 UGG。然後那個困擾了你幾個冬天的問題又來了:
這些矯情布料怕水怕灰的,該怎麼伺候?
你依稀記得,導購小姐提過一個叫做「防水噴霧」的東西。呲呲一噴,任你麂皮翻毛牛皮革,都能滴水不沾。某寶隨手一搜,賣家秀看起來頗為神奇:
但,民用黑科技裡忽悠多,實際效果怎麼樣,「小白鞋守護神」是不是浪得虛名?
是否靠譜,這裡其實有堂物理化學仿生學的課想帶你補。但是你也知道,我向來都是先拿評測說事兒的,防水噴霧是不是江湖騙子,直接看效果總沒跑吧?
先替你花筆「冤枉錢」,採購來 8 款防水噴霧,噴出來驗一驗:
- 第 1 步 -
各家使用方式稍有差別,橫噴豎噴交叉噴。嗯,我乖,按照每款產品使用說明,分別給 8 只白色帆布鞋(鞋面、鞋舌等明顯暴露部位)全方位噴塗了 8 款防水噴霧,等待 20+mins 自然晾乾:
- 第 2 步 -
把等量的稀釋藍墨水,分別潑向 8 只小白鞋。
先給你看看,「裸體」小白鞋會遭遇什麼.
然後,8 款防水噴霧上鞋實噴的效果是這樣的:
顯然,還是能分出個三六九等的:
品牌:SupBro | 碧諾蕾 | 瑞億 | NEWOK
▲ 補充實驗畫面
如你所見,水珠展現了凌波微步十級選手的實力,接觸鞋面的瞬間,隨即溜走。
想想自己也是沒少作妖見過世面的人,竟然當場覺得有點神奇(奇效哪裡來?下個版塊有外援來解釋).
4 款防水都不錯,而且在實驗、補充實驗中都表現相當穩定。但如果要買的話,還想多給你點細節參考:
短時間防水效果優秀,氣味稍稍刺鼻,但噴塗之後揮發、晾乾很快,而且不會把鞋子打溼,瓶身持握感也恰到好處。
短時間防水效果優秀。但氣味略刺鼻,瓶身粗大,手小人士會感受到來自 420ml 的「海量」惡意。重點是,噴塗後的帆布鞋放置一天過後,出現了黃色不明殘留,想買這款的,注意避開小白鞋。
短時間防水效果優秀。瓶身持握感很好,但是氣味比較刺鼻,細細一品(拿命評測啊啊啊),味道介於殺蟲劑與芳香劑之間,總之建議通風處操作。
8 款防水噴霧中的性價比「巨人」,短時間防水效果優秀,瓶身持握感友好。但是噴塗時能聞到非常濃烈的芳香劑香味,各種建議在通風處操作,嗅覺敏感的,可以配合口罩使用.
品牌:奇偉 | Crep Protect
▲ 補充實驗畫面/潑水實驗,發揮明顯不夠穩定
實驗當中發揮不夠穩定的兩款選手,時而爆發,時而掉線,比較考驗噴塗手藝。經過多次補充實驗,內心感受比較複雜,想想同樣條件下存在更穩定的選擇,就先不推薦給你了.
品牌:3M | 化學小子
▲ 補充實驗畫面
為啥說它倆「掉隊」,你都看到了.
當然,你可能想說:這只是在帆布鞋面的表現啊,這麼草率就說人家「掉隊」,是否有失公正?
你說的都對。
於是為了避免誤傷,我們搞來了一雙雪地靴進行補充實驗:
3M 在雪地靴的表現,比帆布鞋稍微強那麼一點吧,但還是有沾水現象。至於化學小子... 毫無驚喜,依然嚴重「掉隊」,差評跑不掉了,總結一下:
3M 稍顯雞肋,水珠在鞋面稍作停留就會打溼或汙染鞋面,比比人家「防水 4 強」選手,效果很一般。
而化學小子,沒啥 X 用,大概只是個噴霧,並不防水. 需要 diss 還有它的壓嘴式設計,噴出的液體沒啥霧化效果,瀝瀝拉拉一片,總之我沒法說它好話。
此處感謝外援——「看著你們吃瓜群眾一臉震驚而我只能一臉不屑」的 @ 理論巨人孟老師,沒有她提供的資料支持,我可能陷入質疑自己智商的迷思。
防水噴霧做了啥?
其實就是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疏水膜,而當液體遇到這層疏水膜,就會產生「荷葉效應」——液體不會滲透到鞋子內部,而是在落到鞋面後、變成水珠直接滾走。
再細點講,「荷葉效應」怎麼來的:
當水珠接觸某個表面時,如果你擁有一個高倍放大鏡就會看到,二者接觸點的切線與固體表面之間存在一個接觸角。
根據 @ 孟老師提供的資料顯示——當這個接觸角大於 150°時,在自身表面張力作用下,水就更容易團成一個珠狀。這時候,只要這個沾了水的表面稍微傾斜(比如荷葉、鞋面),水珠就會滾走。
回到防水噴霧,一般情況下呢,這類產品就是添加了拒水成分(比如氟丙烯酸酯等),製造了讓「水珠 VS. 鞋面」觸角大於 150°的狀態,達到了所謂的防水的效果。
畢竟冬季刷鞋凍手,你可以買一罐備著,守護你矯情的麂皮靴、白球鞋。
但即便成分有效,人家畢竟是層噴霧,搖不均、噴不勻,或者搓搓蹭蹭,都會影響到防水效果。因此,包裝得過於神乎其神的廣告,比如納米 XX 之類的,勸你也別當真。更別以為你有了防水噴霧就可以任性玩水.
起碼,你不可能拿它製造一件防水 T 恤。◣
- 推薦閱讀 -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