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卡索《亞威農的少女》
儘管形象如此鮮明,追逐如此熾烈,人們卻無法給惡女下定義,更無法對她們進行道德審判。因為當惡女活在文學作品中,不應被臉譜化,她們蘊藏著獨立的思想,能讓人看到惡背後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東西,仿佛是一個無限大的容器。
容得下孤獨和謎題,容得下宗教和靈魂,容得下浪漫和唯美主義,容得下歷史和文明造就的悲劇。也許,這就是惡女獨有的包容性和魅惑力。
今日書單,小雅向大家推薦一些以惡女為主人公的文學作品。
英國作家王爾德的《莎樂美》,問世後引同題舞臺劇、歌劇、電影不斷衍生,是王爾德一生作品中最著名的悲劇。小說通篇充滿欲望的糾纏,氛圍陰暗,由此造就了莎樂美這個集情色、美感、恐怖於一身的不折不扣的惡女形象。莎樂美因此成為文學和戲劇史上的經典角色——愛到痴狂,毀滅愛的同時也毀滅自己。
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白夜行》中的女主角可謂「日式惡女」的代表。唐澤雪穗在童年遭遇到諸多生活意外,這為她的成長蒙上了陰影。母親死後,她被表親收養。她容貌出眾,看似聰慧善良,卻在美好的外表下隱藏著令他人難以察覺的險惡。她一生都在掩飾內心,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地傷害、利用身邊的人。重重伏筆與懸疑,讓小說中角色的複雜人性更耐人尋味。
《卡門》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裡美在1845年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了吉普賽女郎卡門百無禁忌、刀口舔血、放蕩不羈的一生。小說讓讀者看到了卡門的妖豔潑辣、無惡不作,以及她毫不遮掩的邪惡氣息。她狡詐、野蠻,但忠於自己,忠於原則,而不是在拜金主義和犬儒主義盛行的社會氛圍下裹在華服裡畏畏縮縮。卡門終死於恩人之手,不得不讓人感嘆惡女何嘗沒有高貴的品質,她著實是一朵自由的惡之花。
艾米麗冷傲固執,在父親去世後,她阻止眾人將其火化,遭情人何默伯隆拋棄後用砒霜將其毒死,從此與屍骨為伴,同床共枕四十年,與世隔絕,直到人們在她死後進入塵封已久的房間,真相才得以大白。《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國南方文學作家威廉·福克納在1930年創作的經典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南北戰爭以後格裡爾森家族的命運起伏,其中女主角艾米麗飽受父親父權主義的束縛折磨,又遭到北方人何默伯隆的拋棄,之後人格逐漸轉向怪異邪惡。艾米麗的惡女本質讓人心頭一驚,故事的結局也令人倒吸一口涼氣,但在其中我們更多感受到蛻變成惡女的順理成章,惡女替文明背負著南方貴族的衰落,背負著歷史滾滾向前。
圖中人物源自電影《奧麗芙·基特裡奇》奧麗芙人到中年,刻薄、暴躁,她拒絕道歉和一切無用的矯情,總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別人的缺點,惹得他人唯恐避之不及。她和丈夫有鬥不完的嘴,甚至當丈夫向她表達愛戀時,她要麼回以諷刺,要麼置之不理。她的粗暴也直接影響了她與兒子的關係。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她也會不動聲色地流露出對周遭世界的關懷和善意。她會毫不客氣地戳穿偽善,也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2009年的普利茲小說獎頒給了伊莉莎白·斯特勞特的《奧麗芙·基特裡奇》。正如頒獎詞所言,這部小說「具有不斷累積的情感衝擊力,女主人公奧麗芙直率潑辣、有缺點卻又令人著迷。」剝開尋常生活的龐雜與幽微,關照著每個被生活戳得千瘡百孔,卻仍心懷不舍的靈魂。奧麗芙不夠完美,但卻足夠真實,承載了複雜的人性,這也是大部分讀者最終愛上這個角色的原因。
原口元子的邪惡從她出場就顯露了出來:利用自己銀行職員的身份盜用銀行一億兩千萬日元,並在當行長要求她返還所有數額時,憑藉自己多年私下記錄的銀行內部的不光彩名單來勒索行長,最後得以輕鬆脫身,自此正式開始了她的冒險。她在銀座當起了老闆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美色搜集與金錢有關的情報,讓無數人成為自己黑色皮革手冊的犧牲者。《黑色皮革手冊》是日本作家松本清張從1978年開始連載的小說,是著名的「惡女三部曲」之一。在這個女主角懷抱野心、利用權貴的冒險故事中,你能分明感受到原口元子的利慾薰心,但也能體會到其中以惡治惡的快感,以及惡女背後的生存掙扎和她無盡的孤獨。
執行編輯: KD / WWJ / 商耳
進書友群請加小雅微信號:yazhongxiaoya
點擊【閱讀原文】看到更多好書
歡迎轉發分享~
推薦閱讀
信仰閱讀,把讀書作為方法 | 雙十一特輯
在永恆與虛無之間,找到我
詩人也談「打工人」:白天逼我們工作,夜裡逼我們睡覺
加入我們
雅眾2020秋招 | 一大波好書等你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