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師服務團」在凱創包裝印刷小微園設立「發票代開點」。義烏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義烏1月6日電 (記者 奚金燕)「多虧了園區稅務師的提醒和幫助,我們公司修復了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發票領用也不再受份數限制。」
近日,在浙江省義烏市廿三裡飾品創業園內經營的趙老闆通過駐園稅務師岑璐寒的指導,修復了企業納稅信用,並藉助電子稅務局「網申郵送」服務一次性申領了50份增值稅專用發票。
稅務師岑寒璐指導小微企業在線提交企業信用修復申請。義烏宣傳部供圖
這是義烏「三師助企無微不至」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義烏小微企業眾多,佔民營企業總數的90%以上,但同時也存在治理結構不夠完善、財務管理欠規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等問題。
尤其是2020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受產業鏈、供應鏈、銷售市場不穩定等多重因素制約,小微企業面臨管理成本、銷售訂單、員工隊伍等方面的壓力不斷加大。
為此,義烏市委兩新工委堅持以黨建為統領,牽頭啟動「三師助企無微不至」專項行動,215名律師、會計師、稅務師等「三師」專業力量組團結對該市54家小微企業園、3200多家入園企業,開展穩企賦能、助力化危為機的專項服務。
趙老闆就是此次行動的受益者之一,其企業因為前期財務人員調整,未及時申報企業稅費被納入「非正常戶」管理,降低了企業納稅信用等級,限制了領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量,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不小麻煩。
在岑璐寒的專業指導下,企業通過浙江省電子稅務局提交了納稅信用修復的申請,稅務部門當天下午就通過了企業提交的申請,修復了企業納稅信用等級,取消了發票領用限制。
「三師服務團」成員向企業解讀指導常見法律問題。義烏宣傳部供圖
結合廣大中小企業日常業務忙、時間緊、抽不開身等特點,義烏市委兩新工委還開發了「三師助企碼上辦」微信功能,方便中小企業有了困難問題可以隨時隨地「碼」上提問。通過線上點對點的問題交辦、限時辦理、反饋評價的完整閉環,節省對接時間,提升問題解決效率,以「最小打擾」提供「最大服務」。
「我手機上時不時會有企業在『碼上辦』平臺給我提問題的簡訊提醒,我也總是在第一時間給企業回復解答,對於一些疑難問題,再利用空餘時間上門跟進服務。每次看到自己專長能夠幫助到企業,贏得企業的信任,內心還是有點小興奮的。」岑璐寒說,目前其已通過「碼上辦」為企業解決問題12個,滿意率為100%。
「我們不是單打獨鬥,背後還有組織力量在支撐。」岑璐寒坦言,「除『三師』專業問題外,其他類型問題我們都可以協助收集反映。」
在「三師助企」專項行動中,除了給54個小微園配備「三師」服務團外,還增配了黨建指導員、駐企服務員、金融專員等「三員」力量以及「X」個部門專業服務團,將「三師助企碼上辦」平臺連結「企業問題直通碼」,依託數位化手段,將「三師」外的問題實時交辦給「X」個部門專業服務團,全面打通企業訴求和服務資源間的壁壘,真正實現「問題收集無遺漏、難題化解無盲區」。
「我們寓黨建引領於服務,積極整合資源,集成發揮律師、會計師、稅務師等專業力量,通過數字賦能,有效對接企業訴求,開展精準服務,在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同時,也給企業傳送溫暖,提振信心,讓小微企業不再『微小』。」義烏市委兩新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自「三師助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義烏已累計為小微園區送上法律體檢、財務諮詢、稅費指導等公益服務115場,線上線下幫助小微企業解決稅務金融、法律風險等問題3823個,開出「法治體檢單」278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