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很是重視,及早將孩子送到興趣班,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等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有更好的進步,在學校學習更多的東西,一方面又擔心孩子被欺負、表現不好等。
一周前,幼兒園老師找小周談話,說她家孩子在學校裡比較調皮,和其他小夥伴玩耍時,總會搶對方的玩具,吃飯時也不老師等。
這讓小周很鬱悶,兒子在家裡表現一直很乖巧,讓他做啥就做啥,十分懂事,看自己累了,兒子還會給自己捶背。至於老師眼裡的兒子,為什麼和自己眼裡的兒子完全不同,這讓他想不通。
小周擔心孩子在家裡是偽裝的,也會留意他的變化,但一直沒什麼反常行為。反而,在一次接孩子放學時,小周發現班級裡另一個孩子的媽媽給老師塞紅包。儘管老師一直表示出拒絕的樣子,但他的眼睛卻在觀望附近有沒有攝像頭。
到了後來,老師總會在班級群裡拿學生對比,小周兒子被點名多次,時間長了兒子不願意上學。等小周問了情況後,才知自家孩子被老師和學生「孤立」。
小周對此很是氣憤,她本想和老師理論,誰知閨蜜卻表示,如今幼兒園「潛規則」已形成風氣,就算找了老師也沒用,反而會讓孩子受難。
那麼,幼兒園都有哪些「潛規則」?
1、送禮
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在學校裡表現不好,總想著給老師送禮,讓老師對孩子多上點心。也有一些老師,為讓家長送禮,故意刁難孩子。因此孩子表現不好時,家長別一味責備他們,可能是自己沒送禮。
2、有色眼鏡
儘管幼兒園的孩子沒有金錢觀,也沒有什麼攀比心理,但老師卻有不同的想法。如果父母穿著上沒講究,或老師得知孩子家庭條件不好,就會帶有色眼鏡看待孩子,動不動就會責罵孩子。
3、看人下菜碟
很多老師都有這個習慣,他們除了打量孩子的父母外,也會看這個孩子的情況如何,比如說長得好看嗎?小嘴甜不甜?學習能力怎麼樣?
而那些優秀的孩子,總會獲得老師的格外偏愛。
想要避開潛規則,可以選擇將孩子送到公辦幼兒園,畢竟這些幼兒園的規章制度比較嚴格,對老師的要求高。平日裡,家長儘量別和孩子有過多的互動,在教育孩子上也要嚴格,約束孩子的行為。
幼兒園本該是孩子鍛鍊能力、培養獨立精神的地方,希望「潛規則」別出現在幼兒園,讓孩子快樂無憂的成長,讓他們今後更健康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