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抹醬油牙膏?這些日常偏方究竟對不對

2021-02-26 掌上棲霞


夏季來臨,燙傷增多。一歲半男童不小心被開水燙傷右半邊身體,爺爺想起曾在網上看過的一個方子,便依葫蘆畫瓢,給孫子裹上麵粉療傷。結果不僅傷勢沒緩解,還導致孫子腳底的表皮層全部脫落,送診後醫生都喊苦,稱難處理。

家住武漢市漢口百步亭的鐺鐺一歲半了,剛學會走路對什麼都好奇。3日中午,爺爺在廚房做飯,奶奶去上廁所,不到2分鐘的時間,鐺鐺就跑到餐桌旁,踮起小腳伸手去夠桌上的東西。剛從廁所出來的奶奶,正好看到他把放在桌上的開水瓶拉了下來。開水灑出來,將鐺鐺的右手臂、右胸、右腿和右腳都燙傷了。爺爺奶奶慌忙跑過來,鐺鐺疼得哭天喊地。

爺爺想到網上曾看到一個偏方說麵粉能治燙傷,便把鐺鐺的衣服褲子脫了後,將麵粉塗裹在被燙傷的部位。

沒想到10分鐘後,鐺鐺還是疼得直哭,爺爺奶奶這才趕緊將他送到醫院。

在醫院整形科,醫生診斷鐺鐺為淺二度燙傷,也許是爺爺在給鐺鐺塗裹麵粉時用力有點大,他腳底的表皮層已全部脫落了。醫生只得將麵粉清理掉,再進行燙傷對症處理。

「用麵粉治燙傷根本不靠譜,反倒給治療帶來很多問題,傷口很不好處理。」醫生嘆氣對爺爺奶奶說。

皮膚被燙傷後,應該及時進行冷療帶走熱力,麵粉的儲熱量很小,無法有效吸收熱量,起不到冷療的作用。同時,麵粉上的細菌還可能造成傷口感染,且燙傷後因為有液體滲出,如果傷口上敷了麵粉,容易變成糨糊狀,粘在傷口上,把創面的實際情況給遮蓋掉,不僅給傷口的清洗和消毒帶來不便,還可能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

記者3日從醫院了解到,僅整形科一周就收治了10名燒燙傷患者,其中一半是兒童。讓醫生感到揪心的是,大部分燙傷患者第一時間根本不知道正確的處理方法,很多人還盲目相信網上言論,用一些不靠譜的偏方處理,結果導致二次傷害。

對於燙傷,民間的方法多如牛毛,常見的比如塗牙膏、醬油、菜油、風油精等,但這些都是不科學的↓↓↓

民間流行的塗抹醬油、醋、牙膏等措施,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並加重燒傷深度。有些父母在孩子被燙傷後,馬上扯下寶寶衣服,將孩子的幼嫩皮膚一併「撕下」,這種急救措施只會加重病情。另外,塗些藥粉類似偏方的,尤其是帶顏色的,塗了之後不僅有感染的風險,而且還不利於醫生觀察患處,日後清理傷口也比較困難。

正確做法↓↓↓

俗稱「一衝二脫三泡四蓋五送」:

首先是「衝」:用流動水衝洗;

其次是「脫」:在水中小心剪開脫去衣服,否則,衣服上的熱度得不到散發 而繼續作用 於創面,會使創面加深;

接著是「泡」:在冷水中持續浸泡至少30分鐘;

然後是「蓋」:用乾淨毛巾等覆蓋燙處;

最後是「送」:儘快送醫院。

除此之外,這些「治病」的土方子,其實都有很大問題,請大家千萬注意:

高燒酒精降溫——少兒不宜

嬰幼兒發燒相對較為常見,不少家長因為「是藥三分毒」的說法,不給孩子吃退燒藥,而是選擇使用酒精擦身的物理降溫法。但物理降溫並不適用所有發燒病人,而且,使用酒精給孩子擦拭更是存在隱患。

這個方法僅限於16周歲以上的成人發熱是可以用酒精擦浴物理降溫的,而16周歲以下的兒童酒精擦浴容易導致體溫驟降出現休克,當身體發熱時,酒精很快會被吸收,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孩子發燒38℃以下的低熱可用溫水擦浴,擦洗孩子的四肢、頸部、腋下和腹股溝利於降 溫。也可採用額頭貼敷退熱貼或涼毛巾等降溫,多飲溫開水,高熱不退時不可「捂汗」。成人可以用稀釋後的酒精降溫。醫用酒精的乙醇濃度為75%,高燒時用它 擦拭身體降溫,需要稀釋到25%—50%,大致等於一份醫用酒精加相同量的水;兌水時水溫稍高於體溫,以用手腕內側試水覺得不燙為原則;擦拭時最好選用一小塊全棉的紗布,吸水性好,摩擦力適中,用酒精蘸溼後擰至半乾後擦拭身體。


快看看以下錯誤偏方,你還在用嗎?

昏迷掐人中——然並卵


在很多影視劇中,一個人因生氣而激動昏厥倒下,旁人習慣性地去掐人中,很快倒下的人就慢慢甦醒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掐人中並不能夠起到急救的作用,掐不對反而會害人。掐人中也只是起到了一個疼痛刺激的作用,對患者的意識有判斷價值,沒有救 治價值。很 多人掐人中一旦掐得不對路,往往會造成致命性錯誤。有的用指甲掐,結果導致皮膚損壞,將關注點只放在掐人中的效果上,而忽略了核心救援措施,從而延誤治療。

正確做法↓↓↓

當遭遇突然昏迷病人時,正確的方法是發現有人倒地昏迷,確認環境安全,上前拍肩大聲喊叫患者,如無反應,則觀察呼吸(胸廓是否有起伏),如 呼吸正常,則給予穩定側臥位,密切觀察呼吸,等待急救車;如無反應且無呼吸,則給予心肺復甦或單純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到達。切記,不要耽擱撥打120 急救電話,避免錯過搶救時機。

魚刺卡喉喝醋吞飯糰

醋只能在咽喉停留幾秒,基本上不可能達到軟化魚刺的效果,大量飲醋反而會導致胃部不適。吞飯糰可能導致魚刺刺傷喉嚨,甚至刺破食道,引起感染,都可能危及當事人的性命。

正確做法:咳嗽嘔吐

卡刺應該及時用力咳嗽,還可以用手指刺激舌根部,通過嘔吐把魚刺衝出來。如果這些方法都沒效果,應該馬上就醫。

仰頭舉手止鼻血

流鼻血時千萬別仰頭!這個做法不僅不能止血,還有可能讓血液倒流到食道和腸胃,嚴重時還有可能將血液吸入氣管和肺內,堵塞氣道!

正確做法:捏緊患側鼻翼

流鼻血時應該馬上坐下,頭向前,然後在頭部或脖子上敷上冷毛巾。也可以在鼻孔中塞上棉球,然後捏緊鼻翼。

腹瀉吃大蒜

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經常吃大蒜確實能有效抑制腸道的有害病菌。但如果在腹瀉時食用大蒜,加重對腸壁的刺激,從而加重腹瀉。

何首烏黑髮

民間常用酒蒸首烏、首烏燉雞進補。可實際上,何首烏含有大黃酚,過量服用會中毒,損害肝臟和致使食道出血。嚴重的會出現痙攣、抽搐,甚至呼吸麻痺等症狀。

千萬不要盲目運用偏方治病,

去醫院及時就醫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來源:湖北經視】

相關焦點

  • 燙傷後塗醬油、抹鹽、塗牙膏?都不對!多少人被「偏方」坑慘了!
    很多人一發生燙傷,就急著塗抹萬花油、康瑞保軟膏等外用藥,或者用牙膏塗抹創面,這些做法並不可取。如果燙傷面有破損,塗抹這些藥物反而可能加深創面,誘發感染,不利於傷面癒合。除了這些,日常老人孩子不小心燒傷燙傷,還有千奇百怪的「土方法」,這些土方法都是百害無一利的,那麼,面對燒燙傷,大家該如何正確處理?一、塗牙膏?NO!
  • 塗醬油治燙傷?塗牙膏消炎?這些偏方到底有沒有用
    很多人一發生燙傷,就急著塗抹萬花油、康瑞保軟膏等外用藥,或者用牙膏塗抹創面,這些做法並不可取。如果燙傷面有破損,塗抹這些藥物反而可能加深創面,誘發感染,不利於傷面癒合。塗牙膏?NO!醬油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水、鹽、大豆提取物、胺基酸、糖分等,這些東西在使用過程中會有微生物繁殖。如果在燙傷皮膚表面塗抹醬油,不但無法達到減輕疼痛或者消炎,只會把醬油裡的微生物或細菌帶到創面,形成交叉感染,最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 【遼西國藥】燙傷了,塗牙膏、抹醬油管用嗎?
    燙傷後,塗抹牙膏有用嗎?不小心被燙傷了,很多人都會選擇將牙膏塗抹在被燙傷的部位,以緩解疼痛、治療燙傷。這真的有用嗎?燙傷後塗抹牙膏是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願意用的一個方法,覺得塗上牙膏之後,在牙膏裡的薄荷或一些中藥成分作用下,會有清涼的感覺,但實際上這樣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牙膏是用於清潔牙齒的化工類產品,沒有控制感染或者治療燙傷的作用。如果燙傷稍微嚴重一些,比如燙傷已經起水泡了、皮膚表面特別紅腫、病人感覺劇烈疼痛,那就絕對不能抹牙膏,建議還是馬上去醫院就診。
  • 燙傷就敷冰塊、塗牙膏、抹醬油?這些土方法可別再亂用了!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童建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皮膚燙傷的情況,尤其是在夏天。 燙傷後不要驚慌失措,根據燙傷的嚴重程度,選擇恰當的現場處理方式,將有助於減少疼痛,防止傷情的進展。
  • 牙膏?醬油?燙傷做這四件事,否則後果很嚴重!
    在小女孩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這還得從幾天前說起。糖糖一家住在成都金堂縣淮口鎮農村,事發當日糖糖媽媽準備給她洗澡,燒好的開水放在一旁,媽媽轉身拿毛巾,而就在此時意外卻突然發生了。熱水瓶被打翻後,在地上玩耍的糖糖被嚴重燙傷。由於當地並未有燒燙傷專科醫院,在轉診過程中,耽擱5個多小時,糖糖才被緊急送入成都市二醫院燒傷整形外科。當時糖糖的情況很不樂觀。
  • 知名女星意外燙傷!放過醬油牙膏吧,這5個字才救命!
    此時應將燙傷部位用清潔的流動冷水衝洗10-30分鐘。如果不對燙傷部位緊急降溫,燙傷等級有可能會惡化。衝水的時候,不要把水龍頭直接對準燙傷部位,最好衝在傷口一側,讓水流到燙傷處,以防止水流壓力過大對創面造成傷害。
  • 燙傷後,可以塗牙膏、蜂蜜、醬油?NO!
    燙傷後,可以塗牙膏、蜂蜜、醬油?NO!生活中隨手可見的這些物品,用來處理燙傷有效嗎?❹ 不建議自行戳破水皰,易引發感染,除非有醫學背景且有條件進行無菌操作。燙傷後,為啥不能塗牙膏、蜂蜜、醬油等物品?
  • 遭遇燙傷,警惕「偏方」!教你正確的應急處理!
    審核專家:林小青皮膚科主治醫師生活中難免會受點小傷,例如燙傷就是我們日常最容易遭受的傷痛之一。近日,新聞中提到一名1歲的女童被開水燙傷,而保姆在應急處理的時候卻錯誤地用「偏方」——使用雞蛋清塗抹,導致女孩遭到二次傷害,面臨可能留疤的情況。
  • 不小心燙傷了怎麼辦?千萬不要自行亂塗牙膏等東西!
    燙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件小事。比如自己在倒開水的時候,如果不注意的話,就非常容易地被開水燙傷。有的時候桌子上一杯茶水不小心碰倒也會燙傷自己。別看燙傷·小,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經常可以碰到的。大家都知道我們在燙傷以後一定要趕快處理,因為被燙以後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很容易加重傷情。
  • 燙傷後抹醬油抹鹽抹牙膏?都不對
    很多人遇到燙傷都不懂得如何處理,特別是父母遇到孩子燙傷了,就特別慌張。有的人會用民間流傳的一些燒傷處理方法,比如往傷口上塗抹醬油、抹鹽,甚至抹牙膏,或者往傷口上去塗酒精,甚至抹碘酊等消毒液消毒,對此,專家表示,這些處理方法都是錯誤的。
  • 燙傷後抹醬油抹鹽抹牙膏?都不對!
    很多人遇到燙傷都不懂得如何處理,特別是父母遇到孩子燙傷了,就特別慌張。有的人會用民間流傳的一些燒傷處理方法,比如往傷口上塗抹醬油、抹鹽,甚至抹牙膏,或者往傷口上去塗酒精,甚至抹碘酊等消毒液消毒,對此,專家表示,這些處理方法都是錯誤的。
  • 【資訊】燙傷後還在塗牙膏、抹醬油嗎?小心適得其反!
    謠言:出現燒傷、燙傷,可以塗抹牙膏。真相:不要這麼做。遇到燒傷、燙傷,應該立刻離開熱源,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接著,可以對損傷情況盡情簡單評估。評估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燒傷的深度,一個損傷的廣度。燒燙傷分級(圖片來源:americancpr.com)當然,一般家庭燒燙傷以輕度損傷為主,程度淺、面積小。可以用大量自來水進行衝洗,時間應該在20分鐘以上。衝洗一方面可以減少痛感,另一方面,可以遏制組織腫脹,避免傷情蔓延。之後,保持清潔,如果痛得厲害,可以吃一點鎮痛藥,比如布洛芬,待其自愈即可。在燙傷部位塗上牙膏,會立刻感覺清涼舒適。
  • 牙膏能治燙傷,還能祛痘止癢?這些都不對!
    首先,口腔中的細菌和皮膚上的細菌不一樣,靠牙膏治痘痘,沒用!而且大多數的牙膏都含有氟和摩擦劑,反而會刺激皮膚,痘痘越來越嚴重,甚至留下難易消除的痘印。輕微燙傷後抹牙膏是民間最廣為流傳的錯誤方法!對燙傷的皮膚來說,牙膏不僅沒有治療作用,反而會汙染創面,增加感染風險!除了牙膏之外,民間高手們常用的醬油、食鹽、香油等通通都不能用來塗抹燙傷後的皮膚!
  • 燙傷怎麼止痛 燙傷後,可以塗牙膏、蜂蜜、醬油?不!你要記住的是這5步
    燙傷怎麼止痛燙傷怎麼止痛燙傷怎麼止痛杯子不穩定嘿。沸騰的水很燙。
  • 燙傷後,應立即塗抹牙膏、醬油?別再繼續了,所謂的土方法不管用
    比如說倒個開水,就把腳給燙傷了,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被燙傷以後,皮膚會起泡,也會有強烈的疼痛感。為了可以緩解皮膚不適,減少給皮膚帶來損傷,有的人就會做出應急處理。受到傳統做法的影響,被燙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找牙膏,或者是醬油,覺得塗上它們,就可以緩解情況。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的嗎?下面就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 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每到冬天,家家戶戶都備著熱水,打開了取暖設備,這些冬天的小美好,也恰巧藏著安全隱患。冬天就是燙傷的高發季,尤其以兒童居多。今年4歲的樂樂,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又處在好奇心強的年紀。晚上洗澡時,媽媽給她放好水,調好水溫,把她放到浴盆裡,然後去拿浴巾。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每到冬天,家家戶戶都備著熱水,打開了取暖設備,這些冬天的小美好,也恰巧藏著安全隱患。冬天就是燙傷的高發季,尤其以兒童居多。今年4歲的樂樂,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又處在好奇心強的年紀。晚上洗澡時,媽媽給她放好水,調好水溫,把她放到浴盆裡,然後去拿浴巾。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每到冬天,家家戶戶都備著熱水,打開了取暖設備,這些冬天的小美好,也恰巧藏著安全隱患。冬天就是燙傷的高發季,尤其以兒童居多。今年4歲的樂樂,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又處在好奇心強的年紀。晚上洗澡時,媽媽給她放好水,調好水溫,把她放到浴盆裡,然後去拿浴巾。
  • 燙傷後,可以塗牙膏、蜂蜜、醬油?不!你要記住的是這5步
    燙傷有輕有重,輕者可能只是輕微皮膚發紅,不做任何處理,亦會自行恢復;重者除了皮膚出現紅腫、水皰、脫皮等表面症狀外,還可能導致感染和休克。這是因為皮膚作為身體屏障,一旦遭到破壞,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感染,嚴重燙傷後體液大量丟失,易引起休克。最嚴重,傷及皮下組織,脂肪、肌肉甚至骨頭,大部分創面後期需要植皮治療。
  • 又不是吃烤鴨,燙傷別再抹醬油啦!
    當發生 Ⅲ° 燙傷時,需立即前往醫院,以免深度燙傷帶來的體液損失等,產生危及生命等不良後果。那當燒燙傷事件真正發生時,該怎麼辦呢?此時,一定要牢記「衝、脫、泡、蓋、送」燒燙傷急救五字訣。燙傷後最緊迫的只有兩個字:降溫。如果不對燙傷部位緊急降溫,原本輕度的燙傷可能變成中度,中度的可能發展成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