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品牌有德國式的務實與堅持,就像格拉蘇地原創GLASHUTTE ORIGINAL此款議員世界時間腕錶Senator Cosmopolite,能夠顯示全球36地時間,遠遠超過目前絕大多數的世界時間腕錶。而從這樣的發展,多少也能感受到品牌對於生活務實使用的特色。
當然,相信此刻有人頭上立刻浮現幾個問號,忍不住想問「36地?不是只有24個時區,然後相鄰時區各相差一小時嗎?這樣36個時區,不是很多會重複?」
當然不是。
我們不妨先稍微解釋一下時區的概念,現行我們所依據的時區區分,是以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所舉辦的國際經緯度會議(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的決議為主。會議通過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Prime Meridian)為中線,東、西每十五經度分為一時區。而最終交會的180度則為換日線(Antimerdian),以此將東西半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相鄰時區間隔一小時。學校地理課大概就教到這裡,而大部分的時區功能表款也是以此為主,以有時差而無分差的理論製作,各顯身手指示不同時區時間。
然而,經緯度是不通人情的虛擬概念,人的因素永遠會帶來變化。實際執行上,時區的概念會因為地理、政治等諸多因素而受到幹擾。簡單舉例,如果一個地方正好跨在兩個時區上怎辦?這不是東山飄雨西山晴,各自隨遇而安的問題,而是總要挑選一個才不會造成混亂的共識想法。於是相差30分鐘的半時區、45分鐘的3/4時區,這類特殊時區就因為人的格式考量而出現。
因為這類半時區、3/4時區屬於特例,大多時區表款也就略而不提,但不提不表示不存在,近年有些品牌開始製作出更全面的時區表款,同樣各顯身手,而格拉蘇蒂原創在這款Senator Cosmopolite議員世界腕錶所採取的,是以單一機芯,兩組輪系的方式,讓不同時區清楚呈現。
說明概念好像有點繁雜,但表款實際表現上,無論操作、判讀都非常直覺。中央為所在地時分指示、十二點位置則是原居地時間指示。表側兩點位置的錶冠用來調整原居地時間,同時中央指針也會聯動。五點位置的錶冠則是用來單獨調整所在地時間,以十五分鐘為單位快調(日夜顯示與日期也會連動)。設定上非常的直覺也便利。
必須要說的是七點鐘位置標示著DTS與STD的兩小視窗,簡單說是所處時區的代號,但同時也象徵著格拉蘇蒂原創在回歸使用者體驗上的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