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電影和韓國的差距,或許比中國足球和韓國差距還要大

2020-12-14 懂球帝官方

首先給大家看一張電影截圖:

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某個版本的哥斯拉電影。但真實的答案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這是一部1985年上映的朝鮮電影:《平壤怪獸》。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古時候有個暴君,害怕百姓造反,把百姓的鐵器全部收走。農民沒了鐵器,就沒辦法耕種,大批餓死。一位老農去講理,但被抓進了大牢,折磨致死。臨死之前,他用泥土和米捏成了一個小怪獸,交給了探監的女兒。

女兒把泥人拿回家,有一次不慎把血滴在了泥人身上,這個小怪獸就活了。怪獸吃一切金屬製品,越長越大。最終,它參加了農民起義,攻打王宮,吃掉了軍隊的兵器,推翻了國王。但是老百姓得勝之後,怪獸還是要不停地吃鐵,成為了百姓的負擔。最終那位老農的女兒設計與它同歸於盡,還百姓一個安寧。

這部電影無論是拍攝手法、思想深度、故事邏輯上,在當時都屬於上乘水準。當然,它雖然產於朝鮮,但導演申相玉其實是個是韓國人。申相玉在1978年被朝鮮綁架,在朝鮮期間,為朝鮮執導了7部電影,1986年才借參加柏林電影節的機會逃出。他就是韓國電影在上世紀60年代進入黃金期時的代表人物。

韓國影視界也曾有失敗的「U23政策」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韓國電影的發展歷史,就十分透徹地體現了這一點。

韓國剛剛取得獨立,並且經歷了韓戰後,其影視題材打著鮮明的時代烙印。一批體現韓國人民族解放和國家光復的影視作品應運而生。但在進入60年代,國家局勢穩定後,韓國逐漸出現了以家庭題材為主的影視作品。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申相玉執導的《浪漫爸爸》。本片體現了60年代韓國中產階級在適應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比較富有生活氣息。

除了家庭題材外,韓國在60年代也推出了愛情題材、驚悚題材等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但是,韓國電影的發展也遇到過障礙。這個障礙,來自於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推出的一系列政策。

樸正熙

樸正熙當政的時候,為了保護本土電影,設置了一個電影配額制度。這個制度規定,韓國的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映一定天數的本國電影。全國的電視臺,也必須按照一定比例播放本國電影。而且,必須是有實力的製作商才能註冊電影公司,這些電影公司達不到一定程度的國產電影產量,是不能進口外國電影的。

但是,這種保護相當於在中超聯賽裡加大外援限制、設置U23政策,治標不治本,並沒有給韓國電影水平帶來實質的幫助。外國電影的進口量少了,反倒導致了外國電影的收益增加。有的電影公司為了從中獲利,甚至出現了非法出售進口外國電影配額的行為。1966年,韓國還規定,一家電影公司必須放映三部韓國電影,才能進口一部外國電影。所以某些公司就在那三部國產電影上採取完全糊弄的態度,只求數量不求質量,注意力全放到了進口外國電影上。

這種保護主義、金錢至上的口子一開,韓國電影在觀眾心裡,就成了低成本、低質量、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一旦口碑倒了,什麼政策都拯救不了票房。韓國影視界已經在他們的發展歷程中,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有用的經驗和教訓。

當然,對於那個時代韓國影視界的低迷,我們也必須將一部分原因歸咎於樸正熙時期對電影題材的過度限制。但是,無論在何時,我們都應該絕對反對將影視藝術低迷的理由全部扣在「體制」、「國情」上。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申相玉這樣優秀的導演,即使是在朝鮮,也能夠拍出《平壤怪獸》這樣的劃時代作品。

申相玉

直到樸正熙去世後的80年代,韓國電影才迎來了轉折。一些在80年代經歷了電影轉折期的年輕人,後來成長為了優秀的導演,其中包括1969年出生的奉俊昊。今天,奉俊昊憑藉自己執導的《寄生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是繼去年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之後,影史第二位以非英語片拿下該獎的導演。也是李安之後,第二位奪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

而目前中國影視界和韓國影視界的差距,比中國足球和韓國足球的差距可能更大。中國足球和韓國足球的差距,根源不在足球本身,而在思想觀念;同樣,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的差距,根源也不在電影本身,也是在思想觀念。

奉俊昊

臉譜化形象:影視藝術的致命傷

我不知道現在中國國內的小學語文教科書都在教什麼。我們那個年代,書裡經常會有革命先輩們的事跡。但那些課文並沒有把背景講清楚,老師也不會講的太明白,只告訴你課文裡的主人公幹的都是好事,他們在與壞人作鬥爭。這樣一來,許多同學分不清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反正都是好人打壞人;甚至有人認為蔣介石和日本人都是一回事,因為課本說他們都是壞人,而壞蛋都是一樣的。那個時候課本裡還會講列寧的事跡,但列寧究竟在和誰作鬥爭,為什麼要鬥爭,很多人直到小學畢業也搞不清楚。一切的一切,只是填鴨式的灌輸。

曾經有一次,老師講到了有關宋慶齡的一篇課文。宋慶齡在課本裡的形象,當然是關愛下一代的慈祥奶奶。但我們的老師多了一句嘴,告訴大家:宋慶齡的妹妹嫁給了蔣介石。同學們立即就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好人的妹妹,怎麼能嫁給壞蛋呢?

把人物臉譜化,非黑即白,這就是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這種教育明明是錯誤的,我們卻很難去改正。這或許也是教育當中的一種「懶政」,因為用這樣的教育方法,風險最小、最省事。但教育者沒有考慮到的是,一旦當接受這些教育的孩子長大,接觸到冷冰冰的現實的時候,他們會對自己以前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懷疑,進而衍生出自我懷疑。當他們的價值體系崩塌的時候,就是產生痛苦的時候。產生痛苦的人多了,這個社會就會隨之變得痛苦起來。

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年輕人不喜歡看主旋律的影視作品。但有一部劇例外:李幼斌主演的《亮劍》,在年輕人為主要用戶群體的B站上大受歡迎。當B站失去《亮劍》版權時,許多年輕用戶紛紛表達惋惜之情。他們不但喜歡看這部劇,還喜歡在網絡上分享和討論其中的情節,一些經典橋段甚至能夠全文背誦。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在主題曲《中國軍魂》奏響時,一句一句地以發彈幕的形式「合唱」,熱血沸騰。

這充分說明:題材問題,並不是某個年齡段受眾的桎梏。只要能講好故事、尊重常識、有血有肉、拒絕說教,就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同樣,在美國拍攝的抗日電影《血戰鋼鋸嶺》上映後,有一條中國的影評說:「這是我這輩子最恨日本鬼子的兩個小時」。輸出價值觀,靠的絕不是褲襠藏雷、手撕鬼子之類的超現實魔幻情節,也不是《舉起手來》中那樣臉譜化的處理方式。

我們就以奉俊昊的作品為例,看看他在表達價值觀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

你以為我在講故事,其實我在記錄歷史

奉俊昊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2003年的《殺人回憶》。這被很多人認為是韓國電影史上的最佳作品。故事的背景是真實發生的華城連環殺人案,但這部電影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不單單在敘述案件本身。它通過許多有意無意的元素和表現手法,表現了韓國社會當時的種種問題,以及韓國人當時思想中的痛苦和迷茫。

在影片中,有一位辦事不嚴謹的警官,單憑著自己的直覺辦案,他的粗暴手法一次又一次被證明是錯的;也有一位信奉科學的警官,經過一系列嚴密的推理,找出了他所認為的真兇。而他所信奉的科學:美國的DNA檢測報告,卻又親手打破了他對案件的判斷,讓他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

而這些情節,加上一系列影片的臺詞和拍攝手法,其實體現的是韓國社會由傳統走向現代過程中,民眾思想當中的糾結和痛苦。韓國傳統社會等級森嚴,嚴格區分的長幼、上下級關係,到如今還存在;而戰後受到美國的影響,韓國社會迅速西化,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思想卻無法接受百分之百地西方化。由於這個國家所經歷的獨特歷史,導致了其民族性格中彷徨和迷茫的一面,而《殺人回憶》就是借著殺人案,講述這種讓人糾結的現狀,從而引起大家的共鳴和思考。

說實話,在中國的影視界,只有賈樟柯的部分作品讓我能從其中品到一絲這樣的味道。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導演,在中國也受到了諸多的爭議。對他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他塑造了一個「擰巴的中國」,尋求著「悲天憫人的快感」,用電影傳遞一種「自我低估」的消極思想。可是,批評者們卻忘記了最基本的一點:這樣的電影,題材都來自於生活,來自於活生生的你我他之中。睜大眼睛去看、去面對,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這是人性的真實。影視藝術,不應該完全是虛假玄幻的世界。

就像正在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相信到了疫情結束之後,它也會對我們經歷過這一切的所有人產生難以磨滅的印象。短短2個多月,已經有無數讓我們難忘的事件發生。當災難降臨的時候,我們有責任一起去抗擊;當災難離開的時候,我想,影視界也有責任用自己的作品去紀念這次抗擊的過程,給後人留下警醒。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有這樣的作品。

類似的作品,韓國也早已有了。導演還是奉俊昊,他執導的《漢江怪物》,推薦給大家觀看。和《殺人回憶》不同,這部電影表現的不是一樁現實中發生的災難,但讓人看過之後,又覺得它切切實實地在自己的生活裡出現過。在這裡就不再多提,大家一看便知。

不要讓影視作品變成乾隆的詩

說到這裡,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又覺得中國電影或許並沒有我們所說的那麼脫離現實社會:那些光怪陸離、邏輯混亂、虛假尷尬、浮誇浮躁的表演,客觀上不恰恰是中國社會目前許多真實現象的體現嗎?多年以後,當我們整理中國21世紀的影視史的時候,這些「爛片」都將以一個整體的姿態,在這部史書中佔據一席之地。它體現的不是中國影視界的浮躁和墮落,而是進入網絡傳播時代後,中國影視界對快餐文化的順從和妥協。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偶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少部分作品,也不能改變這一洪流的大方向。

影視從業者們,放棄了在追求質量和迎合市場之間尋找平衡的權利;他們一味向市場實施右傾投降主義,沒有以自己的作品內容來定義這個時代,而是讓這個時代定義了自己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就像乾隆的詩: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卻讓人一首也記不住。如果真的要在行業內做出一番事業,我們還是建議,中國影視界最好能夠出產一些能夠「留得住」的作品。

當受眾關注熒幕外的花邊,多於關注電影本身;吐槽電影的作品,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對角色妝容服飾的討論,超越了對劇情的討論;影視界投資和逃稅的數額越來越大,卻年復一年出不了好內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發自內心的告訴他們一句:

你們的水平,現在看來和中國足球也沒什麼區別。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與日韓差距:差著一個孫興慜和幾個本田圭佑
    中國足球與日韓差距:差著一個孫興慜和幾個本田圭佑 西甲第24輪,塞維亞主場皮斯胡安球場,效力西甲中遊球隊西班牙人隊的武磊進球了
  • 同為經濟中心,中國的上海和韓國的首爾相比,差距有多少呢?
    相信許多人一定都知道,現在在每個國家中都有自己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這代表著這個國家政治和經濟的重要性放在哪裡,在我們中國的政治中心無疑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北京,而我們的經濟中心則是我們的上海,上海的經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國城市中經濟十分強勁的存在。
  • 中國零食,韓國零食,日本零食,這口味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中國零食,韓國零食,日本零食,這口味差的不是一般的大!當你在電腦前加班,餓了的時候,不如準備一點零食,不僅好吃,還能防餓,就是長胖。哈哈,小小的皮一下。那今天小編講的就是零食了,但是零食在各個國家也是有差異的,那幾天小編就跟大家盤點一下中國的零食跟韓國以及日本相比較,哪一種的口味比較獨特。中國零食——辣條作為最出名的中國零食,那必然要說一下辣條了,這可是零食界的「鼻祖」啊!辣條不僅是承載了大多數人的兒時記憶,更重要的還是國內國外都愛吃的美食之一。
  • 都說中國的高鐵,與韓國進行對比後,發現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都說中國的高鐵,與韓國進行對比後,發現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高鐵作為現在人們出行上班的交通工具之一,是非常方便快捷的,相比汽車來說,高鐵可以避免堵車,是比汽車還要快的交通工具。都說中國的高鐵好,與韓國進行對比後,發現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高鐵的起步對於別的國家來說,我們的國家相比來說是有點晚的,這也引起了不少國家的關注,甚至還有些人來到高鐵站與韓國的高鐵進行了對比,對比以後人們發現,中國地鐵好不是空有其談。
  • 差距真大!41歲韓國鋒霸梅開二度,中國球員喝酒蹦迪抽菸
    北京時間6月6日,韓國K聯賽迎來一場比賽,全北現代客場挑戰首爾FC,這樣一場強強對話裡,全北現代展示出了王者風範,90分鐘比賽戰罷4-1擊敗對手拿到三分,而一人則成為英雄,球隊41歲老將李同國梅開二度。
  • 看完《大贏家》對中國電影感到絕望,我們和韓國電影差距有多大?
    繼徐崢的《囧媽》之後,大鵬和柳巖的《大贏家》也以採取線上播放的形式上映了。當然這對憋了很久的觀眾而言簡直就是喜聞樂見。我個人比較認同魏君子最近說的一句話:現在這個時代就沒有「已經沒有網大這個說法了」。現在電影也不分什麼平臺了,只有好電影和爛電影的區分。
  • 東亞杯結束,韓國奪冠中國與日韓差距巨大
    東亞杯結束,韓國奪冠中國與日韓差距巨大 12月18日晚,東亞杯韓國和日本冠軍之戰。激戰90分鐘,韓國1-0拿下日本,獲得東亞杯冠軍。
  • 韓國面積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韓國和中國哪裡一樣大
    大家都知道韓國是中國鄰國,它也是一個很小的國家。與中國相比,它的佔地面積是非常小的,甚至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省。那麼你知道韓國面積相當於中國的哪個省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韓國面積相當於中國的浙江省,在其它方面與浙江省也最相似。韓國是一個半島國家,是國際公認的發達國家,全國面積10.0284萬平方公裡。
  • 都是一國首都差距咋這麼大,看看韓國的首爾,再看看中國的北京!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和形象,作為一個國家的重心和中心位置,首都城市在國際上就是世界看待一個國家的窗戶,它能夠象徵著一個國家最頂尖的實力水平。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和韓國的首都,看看都是一國首都差距咋這麼大!
  • 談談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韓國的差別
    然而,中國電影缺乏製作環節上每一環的專業人才,電影在製作過程中缺乏細密分工和整體布局,即使是大公司也非常依賴大大小小的導演工作室或者導演團隊,電影業裡其它職位並沒有被足夠重視,也沒有未來規劃,行業內專業人才缺乏培養空間,中國電影目前還是過分依賴導演、演員、製片人的個人知名度。
  • 看看韓國發達城市首爾,再看看中國上海,網友表示差距不止一點點
    由於最近韓流盛行,很多中國遊客想去韓國品嘗那裡的風景, 去過那裡的人應該對韓國的首都首爾很了解, 那裡是當地最大的城市,是當地最發達的城市, 我們中國上海不是首都,但不能忽視經濟發展的實力。那麼,看韓國發達城市首爾,看中國上海,網民:差距有點以上, 首先,韓國首爾的城市結構和我們國家的上海很相似,但是首爾的城市領土面積遠遠小於上海,首爾的領土面積為605.77平方公裡,上海的面積為6340平方公裡,可以說差了10倍左右。
  • 申花梯隊外教:中國足球正縮短與歐洲水平差距
    雖然離家很遠,但我去了中國最重要的俱樂部之一,那裡的組織結構很好,我希望我們訓練的這一代球員能成為上海申花的未來。」與歐洲足球相比,中國足球目前處於什麼水平?「中國足球與歐洲足球的水平正在逐漸接近,而且距離正在變短。他們在學校設立了足球課程,這表明了他們想要在這項運動中發展的願望。
  • 中國足球吃檸檬,韓國國奧世界第一,連續9次進軍奧運會賽場
    U23亞洲杯兩場半決賽全部結束,韓國隊跟沙特隊會師決賽,兩支球隊也提前拿下了奧運會資格,將代表亞洲出戰,而另外一個名額將在澳大利亞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誕生,誰能拿下季軍,誰就能獲得。當然,最讓人關注的是U23亞洲杯決賽,冠軍屬於誰,讓人期待。
  • 中國女足王霜和韓國女足李玟娥,誰水平更高?誰將獲得最終勝利?
    我不知道有沒有球迷知道韓國的女足球星李玟娥,因為中國絕大多數的女足球迷根本不了解足球,只是知道每天看小視頻和人云亦云的跟風瞎嚷嚷。因此中國女足的球迷基本上大多數不能說全中國女足的球員,因此筆者很沒有信心他們能夠愛知道韓國的女足球星李玟娥。
  • 同是韓國女星嫁到中國,看蔡琳與秋瓷炫現狀,差距一目了然
    雖然文化與語言之間,有一些差距,但是他們的生活,也十分的幸福。一:很多娛樂圈的明星都選擇了外國的對象,來共度餘生,就像湯唯,她就嫁給了一位韓國的導演。在韓國,明星已經成為了一個職業,沒有我們明星們這麼好的待遇。
  • 看完日本、中國、韓國的筷子後,終於明白: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中國的古人能夠想到發明筷子確實是比歐美等國家的古人要聰明得多,兩根樹枝就可以做成用餐的工具,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筷子是中國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統計,目前共有20億人在使用筷子,其中日本、中國、韓國最為流行。
  • 有種差距叫中韓化妝師,國內舞臺上的LISA和在韓國差距太大
    韓國女團blackpink不論是在韓國還是在中國國內都非常的火爆,而成員lisa則是在國內發展的相對比較好的一位。而lisa前段時間在國內錄節目時的造型,大家來品一品:很明顯的差距就可以發現,中韓化妝師的手法和風格好像完全不同,國內的造型師好像把lisa變老了五歲,更多了一些成熟感,而他本身那種比較偏向於芭比娃娃的那種甜美感覺喪失了很多。
  • 有種差距叫:中韓化妝師,國內舞臺上的LISA和在韓國差距太大
    韓國女團blackpink不論是在韓國還是在中國國內都非常的火爆,而成員Lisa則是在國內發展的相對比較好的一位。,中韓化妝師的手法和風格好像完全不同,國內的造型師好像把lisa變老了五歲,更多了一些成熟感,而他本身那種比較偏向於芭比娃娃的那種甜美感覺喪失了很多。
  • 韓國鐵帥點出中國足球問題!崔康熙:球員愛回傳,不敢對外援說不
    想必大家一定會認為來自韓國的足球教父崔康熙,他執教大連後也讓大連一方成為中超的奪冠球隊,尤其是大家對他在執教韓國全北現代的成功,讓外界對他充滿期待。而之前在接受《足球報》專訪還是暢談了中韓足球的差距,從訪談中還是能夠看到很多意義的東西。
  • 真實的韓國菜市場,和劇裡的差距太大了吧
    如果喜歡看韓劇的人,應該都知道韓國人都很喜歡吃泡菜,在韓國的餐桌上,幾乎每頓少不了泡菜。也有很多愛看韓劇的人因為韓劇而去嘗試韓國的美食。然而電視劇是電視劇,自然和現實是有所出入的,那麼真正的韓國泡菜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