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0日是母親節,許多媽媽都收到了自家娃的禮物,或驚喜、或感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母親節裡表達愛意的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有傳統的送花、寫信,也有新穎的自製視頻、約會,我們一起來盤點,大家是如何向母親「花式說愛」。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羅娜張玲
浪漫派
自製視頻,母親節也要過得有儀式感
5月10日早晨,剛起床的市民暨誠姿便看到客廳擺放了一束美麗的鮮花,卡片上還寫著「所謂的新鮮感,不是和未知的人做同樣的事,而是和已知的人去體驗未知的人生。小仙女,中午老地方見哦!」
「特別的日子,一大早就能收到兒子送的溫馨禮物,感覺很甜蜜。」暨誠姿在朋友圈分享道。
暨誠姿的兒子李駿越今年18歲,除了買花,他還將媽媽的照片和自己的成長照片製成了視頻,配上音樂《聽媽媽的話》,這份浪漫又暖心的禮物,讓暨誠姿感動不已。「每年母親節和媽媽的生日我都會準備禮物。」李駿越說,所謂的「老地方」,是城區的一家西餐廳,這是他和媽媽之間特別的儀式感。
「媽媽最近工作壓力很大,很辛苦,我就想給她製造一些驚喜與浪漫,讓她開心、快樂。」李駿越說。
「我兒子一直很懂事。」暨誠姿回憶道:「我們吃完午飯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個殘疾人在賣自己創作的字畫,我兒子出於敬佩買了一幅作品,寫上『奮鬥的樣子』幾個字,說要提醒自己努力奮鬥。」
暖心派
為媽媽烹飪愛心早餐、挽髮髻
「今天早上起床時發現孩子也已經起床了,沒想到是為了給我做早餐。」市民李女士說,母親節這天,她兒子正好放假,雖然心中期待能收到小禮物,但萬萬沒想到能吃到兒子親手做的早餐。
「我家孩子才上小學,平時也沒學過做飯!」一開始,李女士還試圖勸阻孩子,沒想到,孩子卻是卯足了勁想要為媽媽做一份愛心早餐。「他還挺有信心,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好。」欣慰又無奈,李女士只好同意讓孩子做早餐。很快,孩子就端著雞蛋和牛奶上桌了。「真沒想到,味道還不錯呢!我的孩子長大了。」
除了烹飪早餐,有的孩子則是通過「巧手」為媽媽送上節日祝福。5月10日下午3時,集裡街道龔家橋社區君悅商圈黨群服務中心,一場別具特色的「為媽媽挽髮髻」活動,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
「小心,那邊鬆了!」「哎呀,橡皮筋掉地上了!」……孩子們給媽媽挽髮髻時問題百出,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許多媽媽忍俊不禁。市民劉曉不停摸著自己頭上那個「奇怪」的髮髻,臉上卻笑容滿滿,不管孩子的「作品」的水平如何,這都是孩子的心意,她甜在心裡。
藉此機會,龔家橋社區還舉辦了「我想對媽媽說」「我和媽媽一起拍照」等活動,引發親子互動高潮,受到了家長們一致好評。
龔家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娟表示,轄區內有四五名此前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社區和君悅商圈黨總支還會給她們送上一份母親節禮物和節日祝福。
豪放派
包個大紅包用愛為媽媽買單
對於許多已經就業的年輕人而言,為媽媽挑選禮物可是道難題。「我給媽媽送過很多禮物,有護膚品、衣服、包包等,可是媽媽每次都是嘴上說喜歡,卻沒見她用,如果問起,就說捨不得用。」市民小可(化名)無奈地說。
這兩年,小可換了一種策略——直接送紅包。「並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覺得既然買不到媽媽真正喜歡的禮物,倒不如讓她自己去買。」小可說。
記者調查發現,選擇發紅包給媽媽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朋友圈裡更是有不少媽媽「曬」出自己收到的紅包。「其實不論多少,都是孩子的一片心意,讓我們知道自己也是被孩子愛著的。」網友「菊子」說。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