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工業品跨境電商項目落戶上海自貿區,貿易創新帶來逆勢增長

2020-12-26 澎湃新聞

國內首個工業品跨境電商項目落戶上海自貿區,貿易創新帶來逆勢增長

2020-05-10 0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國內首個工業品跨境電商項目在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正式上線,今後買晶片也能像買衣服、化妝品一樣,享受網上下單,全球發貨,快遞到家的便利。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貿易進入「冰河期」,但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得益於貿易模式的不斷創新,一季度完成進出口額2474.7億元,同比增長3.1%,在全國、全市外貿進出口出現下降的形勢下取得了逆勢增長。

跨境貿易平臺「化整為零」

在傳統集成電路領域,大批量晶片採購是主要的貿易形式。然而,受疫情衝擊,大件貨物運輸在全球各地都遇到困難,導致集成電路進出口出現下滑。面對新的變局,上海自貿區保稅區找到了一條「化整為零」的貿易新模式。原來,對全球中小企業來說,每一次對晶片的採購需求,數量不一定很多,但對晶片尺寸、功能的要求卻很高。「我們能不能借鑑跨境電商的方式,為全球中小企業採購晶片建設一個統一的網絡平臺,客戶只要在家上網下單,就能從保稅區域採購到各種規格的晶片,哪怕是買一兩片晶片,也能以最快速度包郵到家。」上海自貿區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說,這一設想與企業謀求創新,突圍求變的想法一拍即合。很快,全球知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日本近鐵公司就在機場保稅區建成了這樣一個專門用於半導體晶片全球跨境採購的倉庫和網站。

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上海地區的客戶只要當天下單,就能實現當天送達,而國內其他地區的客戶,也能在第二天收到所購買的晶片。儘管是上線首日,但短短幾個小時,平臺接到來自全球各地的訂單已經有近100單。「其實,晶片跨境批發和零售的市場都是很大的,一些科研機構、小微科技公司,在產品研發中都需要採購少量晶片用作實驗,我們希望能把這個平臺,做成集成電路領域的淘寶。」近鐵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化整為零」的跨境貿易平臺,為機場綜保區打造成為集成電路配套產業特色園區增添了新的動能,而這同時離不開監管模式的創新。保稅區管理局機場辦主任施惠良說,過去海關監管偏重於道口實物檢查,如今採用信息化手段,海關可以做到對跨境倉庫裡的每一個晶片實現在線監管,這就為集成電路貿易創造了新的機會和可能,這也是保稅區域在疫情期間鼓勵企業模式創新、功能升級的又一典型案例。

跨國公司紛紛增資擴容

同樣是在集成電路領域,有的企業「化整為零」,也有企業進一步做大保稅區的分撥中心,走起了集約化的道路。同樣在昨天,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與近鐵國際物流(中國)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作為國際知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近鐵將幫助德國英飛凌公司在機場保稅區建設全球分撥中心,把原來分散在亞洲各地的分撥功能整合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近鐵物流公司董事長平沼浩說,英飛凌之所以把全球分撥中心選在上海,就是看中了這裡的營商環境和辦事效率。據悉,到明年,英飛凌全球分撥中心佔地將超過1.2萬平方米,每個月的物流訂單將超過1.5萬單,客戶遍及全世界。

今年以來,保稅區域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積極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創造機遇,做到了招商不打烊、服務不掉線、項目不止步、發展不停歇。一季度,保稅區域集成電路進出口額達到583.9億元,增長34.3%,佔保稅區域23.6%。得益於區域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制度保障,西門子數字醫療、百濟神州等企業紛紛決定增資擴容。

如今,保稅區域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在利勃海爾中國區總部大樓項目現場,工地上施工車輛往來穿梭。利勃海爾中國區總部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總建築面積超2萬平方米,預計將於2021年交付,建成後年產值可達20億元。利勃海爾表示,當前的疫情更像是一個減速帶,公司第二季度將做好資源整合,疫情結束後加速恢復,預計2020年業績增長10%左右。不久前,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會員商店也落子保稅區域,將在區域打造一家中國旗艦店,建築總體量約7萬平方米,預計於2021年內開業,建成後將是山姆在中國運營的最大獨棟建築以及全國首家旗艦店。

解放日報、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

原標題:《國內首個工業品跨境電商項目落戶上海自貿區,貿易創新帶來逆勢增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打造五大特色產業 構築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
    (以下簡稱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充分釋放自貿試驗區戰略紅利,重點發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位造等五大產業,積極推進動能變革,以產業優勢實現項目和企業加速集聚,引領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國際貿易方面,原油期貨保稅交割業務正式啟動,181萬桶阿曼原油在青島自貿片區進行實物交割;完成全國首票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擁有全國60%的20號膠期貨指定交割倉庫,核定庫容26萬噸、佔全國總庫容的70%;創新「線上下單,線下體驗」跨境電商新模式;獲批全國首批二手車出口試點,順利完成兩批二手車出口。
  • 跨境電商打破外貿增長「天花板」
    疫情之下,今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2.7萬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整體規模就已超過1萬億元,52.8%的高速增長成為中國跨境電商逆勢增長的新註腳,為外貿進出口回穩作出突出貢獻。預計今後跨境電商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成為中國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 平潭首個跨境電商出口國內集運倉開倉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9月25日訊 據平潭網消息 位於海壇片區井邊路的平潭首個跨境電商出口國內集運倉——華信集運倉9月23日舉行開倉儀式,標誌著平潭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生態圈產業建設進一步升級。當天,在華信集運倉內,貨架上擺滿了包裹,籤收入庫區、分揀上架區、大件入庫區、合包打包區的工作人員有序分工,將從國內各地寄過來的包裹進行集包。這些集包後的包裹將通過跨境電商通關模式,發往臺灣消費者的手中。
  • 跨境電商逆勢上升,小象優品上半年海淘業務增長超過100%
    跨境電商逆勢上升,小象優品上半年海淘業務增長超過100% 跨境電商是國際貿易的新業態,正在重塑全球經貿新規則
  •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發展5年成績單亮眼
    截止目前,深圳海關已推出了62項自貿區創新舉措,有30項已納入省級以上複製推廣經驗,其中「入境維修『1+2+3』模式」「先放行後改單作業」「保稅燃料油跨港區供應模式」納入了國務院複製推廣經驗,「深港跨境電商質量安全試驗區建設」納入商務部等14個相關部門複製推廣經驗,還有18項納入廣東省複製推廣經驗,8項納入廣東省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案例。
  • 跨境電商站上風口 義烏以數字賦能服貿打造五大「千億級」
    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跨境電商的滲透率明顯提速,也讓早早布局跨境電商的企業率先站上了「風口」。從2004年就瞄準跨境電商業務的義烏市嚴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遊俊,今年在東南亞市場收穫了同比去年增長了3倍的出口額。經過幾年的耕耘,遊俊他們本身在東南亞的市場就在逐年增長,而今年無疑是漲幅最大的一年。
  • 融e購跨境貿易平臺「深圳名企館」啟動,為跨境B2B電商提供「深圳...
    這也是中國工商銀行於11月在上海進博會發布融e購跨境貿易平臺後,在此基礎上打造的首個區域特色平臺。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深圳市貿促委及中國工商銀行相關代表出席了啟動儀式。本次啟動儀式還有跨境貿易企業和相關商、協會等150餘名代表參加。中國工商銀行秉承「匯全球商機,享智慧金融」的服務理念,於11月在上海進博會發布了融e購跨境貿易平臺。
  • 融入雙循環 開放再出發丨180多個韓資項目「安家」落戶
    中韓煙臺產業園是全市首個國家級國別特色園區,承擔著對接中韓發展戰略,打造高端產業發展平臺的重要職責。啟動建設以來,疊加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煙臺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國家戰略,中韓煙臺產業園搭平臺、引項目、育產業、促交流,收效頗豐。
  • 常熟:「外援」跨境直播 「好賣家」全球速賣
    這場跨境直播是常熟服裝城亮出的重磅大招。今年5月,被稱為「國際版淘寶」的阿里巴巴速賣通江蘇首個跨境產業帶專區落戶常熟,開啟「產業帶+跨境電商」新模式。常熟依託速賣通平臺流量扶持,助力服裝產業帶轉型升級,在為商家提供直播場地、專項資金扶持的基礎上,加碼推出平臺入駐、培訓、人才輸出、辦公場地等「一站式」本地化服務,助力企業貨賣全球、品牌出海。
  • 從無到有 瑞安跨境電商園成就80後90後的創新創業夢
    畢業後,憑興趣在杭州做過寵物交易,2018年進入國內電商領域,通過給機構供貨推廣、網紅直播帶貨,箱包、膠鞋等銷售總流水近1億元。  在創出「一晚上直播銷售六七百萬元」「一天為一家鞋企解決6萬雙庫存鞋銷路」的同時,又認為國內市場「同質品殺價」「庫存壓力大」,2019年底開始掘金跨境電商。  做跨境,他走的也不是尋常路。
  • "上海模式"被多地複製:自貿區式"保稅店"大潮來臨?
    對此,新上任的廣州市商務委員會主任肖振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是新的業態,也是未來的大方向,廣州作為試點,在符合海關規定、依法監管的前提下,要鼓勵企業創新,但有些做法還需完善。  今年廣州還有幾家跨境電商體驗店的開張計劃?肖振宇表示沒有數量限制,目前有很多體驗店正在籌備,未來會有更多店鋪出現。
  • 奮力打造自貿區「海滄樣本」
    五年的厚積薄發,積蓄了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海滄臺商投資區多區疊加的優勢,也有「保稅+」「網際網路++」等改革創新元素,更有中歐(廈門)班列國家物流新通道及進口酒平臺、黃金產業園、跨境電商、青創基地、整車口岸、燕窩平臺等「一通道六平臺」建設。
  • 這些重大平臺相繼落戶 煙臺對外開放優勢疊加
    180多個韓資項目落戶 中韓兩國共建園區201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中韓(煙臺)產業園,是全省首個國家級國別特色園區。三年來,我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突破口,瞄準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等六大新興產業,頒發了全國首張「跨國辦」營業證照,引進了全省首個韓資獨資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首家韓資律師事務所、首家韓資獨資旅行社和全市首個中韓跨境電商平臺等一批「首字號」項目。
  • 行雲跨境周訊:武漢「解封」當月跨境電商進口增長62.9%
    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提升國際貨運能力。推進新一輪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籌辦好第三屆進博會,積極擴大進口,發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場。積極利用外資。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 聊城智匯谷·阿里雲創學院企業家遊學青島 感受跨境貿易的智慧化升級
    朱思奕老師對自由貿易園區建設非常贊同。她指出自由貿易園區給跨境貿易帶來很多利好。比如進口商品更加便宜、放心,自貿區內設立進口商品直銷店,價格比市場便宜10%至30%;看病費用有望下降,老百姓不出國門就可以體驗外資醫院的醫療服務;就職外企機會越來越多;自貿區內創業門檻更低,有很多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
  • 貿易行業:跨境電商迎來出海黃金時代
    新冠疫情加速海外電商滲透率提升,跨境出口電商高景氣有望延續  自6月以來,我國外貿出口連續實現同比正增長,伴隨海外經濟進一步修復,海外訂單增加有望繼續支撐出口上行趨勢,中長期RCEP協議也有望進一步鞏固我國供應鏈優勢、支撐出口量增長,首次給予「貿易」板塊增持評級。
  • 開放「接力」 布局未來——透視上海利用外資金額逆勢上揚現象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周蕊、吳宇統計顯示,在疫情影響下,今年一季度上海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3月增長20.8%。利用外資金額的逆勢增長,說明以上海為代表的部分國內地區,正成為跨國公司產業鏈布局的重要選擇地和國際資本的避風港之一。
  • 跨境貿易、旅遊業和航空業迎來利好,出口或增長6.5%
    將極大地促進自貿區內國家間的自由貿易往來,說白了,就是做生意更加方便了。 跨境電商受益 跨境電商涉及多鏈條多環節運營,RCEP協議的籤署利好跨境電商多個環節,包括降低甚至消除了郵政小包徵收關稅的風險、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而降低企業的匯兌風險、降低海外物流倉儲建設成本等
  • 威富通與渣打銀行籤署戰略合作,探索一站式跨境電商收款服務
    據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其中出口增長28.7%,進口增長24.4%,展現出逆勢上揚的強勁態勢,遠高於外貿整體增速。作為新型貿易業態,跨境電商具備全球性、即時性、無紙化、快速演進的特徵,為外貿企業應對疫情衝擊發揮了積極作用。
  • 外貿進出口連創新高 青島開放高地全面隆起
    280億美元,超額完成150億美元的規劃目標功能區建設□已建成上合示範區多式聯運中心,開行國際國內班列17條;建成3萬平方米青島·上合國家客廳,累計籤約落戶67個境內外項目、總投資1500億元□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承擔的106項試點任務已實施98項,總結形成68項制度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