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布克心語:相信每位寶媽對《好餓的毛毛蟲》這本繪本並不陌生,甚至倒背如流,它曾被翻譯成47種語言版本,銷售超過3000萬冊,可謂名聲大震!但是,寶媽們對它的作者艾瑞·卡爾(Eric Carle)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拼貼畫風格繪本—艾瑞·卡爾(Eric Carle)繪本大師及其創作。
生平簡介:
艾瑞·卡爾(Eric Carle) 在192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席哈克斯城,父母是德國人,6歲後隨父母回德國定居,1929 年跟著家人到德國,在那裡接受過一些教育,在他十二歲那年,他到一個農場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夏天,在那裡他看到了牛、豬、蜂窩和幾隻雞,或許是和這些動物相處愉快的經驗讓艾瑞·卡爾喜歡用動物做為圖畫書的主角來說故事。
1952年Eric Carle 回到美國發展,受到當時設計大師李歐·李奧尼的賞識,影響了他的童書創作生涯,39歲時創作了第一本圖畫書《1,2,3 TO THE ZOO》即獲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圖書展設計大獎。推薦他到紐約時報工作,發揮他美術與廣告設計的長才。從此以後,Eric Carle像個童心未泯的老頑童,自由灑脫地大玩色彩的遊戲,他視每一張自製的色紙為獨立的藝術作品,他的童話都是以拼貼的風格來呈現,故事簡潔輕快,其實大多是來自家族裡的親情和童年的願望。
Eric Carle 的圖畫書中,反映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單純、稚情、願望和歡樂。毫無疑問,Eric Carle 的創作成功,寓教育於藝術,讓孩子長出一雙充滿想像力的翅膀,更為孩子開啟一扇美麗的世界之窗。其創作70餘本有趣、美麗、附想像力的作品,榮獲多項世界著名兒童文學獎,他個人也因為在幼兒文學、教育上的貢獻受到肯定,獲得許多世界兒童組織的榮譽獎項。
艾瑞·卡爾說:「我嘗試用我的書來為家與學校的鴻溝搭建一座橋梁。」
(」With manyof my books I attempt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這也是他為兒童創作的另一個目標。因為「家」對孩子來說是熟悉的,在家裡,孩子可以輕鬆的玩、快樂的成長。但是進入「學校」後,孩子開始正式學習,要承擔成績的壓力,因此,艾瑞·卡爾希望藉由有趣的故事、會說話的圖片、淺顯易懂的文字,建立起家和學校間的橋梁,讓孩子在剛踏入學校的初步學習變得有趣且輕鬆,幫助他們習慣並愛上學習!
2002年,他回到美國五十年以後,成立了「艾瑞·卡爾圖畫書美術館」(The Eric CarleMuseum of Picture Book Art)在麻蕯諸塞州的安姆赫斯特市正式開幕。來到這裡的訪客不論老少都能看到艾瑞·卡爾的作品,也有機會欣賞到世界各地優秀童書插畫家的原畫。
作品成長簡介:
39歲的 Eric Carle 獨自自創作了《123 To The Zoo 》,摸索著如何成為一個繪本作家。
1967年,當身兼作家、編輯、教育家的比爾·馬丁(Bill Martin)先生,要求艾瑞·卡爾為他的新書《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配上插畫,他開始創作童書。這是第一次艾瑞·卡爾為孩子作畫,創作過程中,他用吸引孩子、鮮豔且大膽的造型與色塊,自由的揮灑、作畫。簡潔的文字,配上他鮮明活潑的插圖,讓孩子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想像與創意能夠無限延伸。
1969年,40歲那一年,他設計了一隻大吃特吃的書蟲, 吃穿了書頁上的洞洞,他拿去和安·班納杜斯分享,班納杜斯沉思了一會兒說:「毛毛蟲如何呢?」這一句話,促成童書出版史上一本經典之作的誕生--《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這只可愛毛毛蟲驚奇蛻變的生長曆程,讓孩子去感受、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
1971年出版的《神秘的生日禮物》全彩圖頁,加上各種圖案的裁切設計,引導學齡前的孩子全心融入這場魅力四射的探險裡。
1973年出版的《Have You Seen My Cat?你看到我的貓嗎?》裡面,他寫到:「貓有很多種,但牠們都屬於同一家族。如同有各式各樣的人,他們全是一個家庭的一份子。」充分表達出他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1973年出版的《看的見的歌》輕鬆又富深意的繪本,以顏色的特質做為繪本內容的主要特色,也是一種視覺主軸的構想。
1975—1984年《拼拼湊湊的變色龍》,他常到動物園為動物寫生,有一次他看到一隻變色龍停在一根樹枝上,變色龍沒什麼表情,只除了寶石似的亮亮的眼睛。他就想:「如果變色龍不只會變色,還會變其他的,會怎麼樣呢?」後來累積了與孩子的經驗,並結合對變色龍的觀察,這隻《拼拼湊湊的變色龍》就誕生了。
1997年,他又以孩子喜愛模仿的特性創作了《From Head to Toe 從頭動到腳》,表達出人類與動物之間微妙的連結與情感。
2000年出版的《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袋鼠也有媽媽嗎?》,艾瑞·卡爾借著媽媽與孩子間的對話,呈現不同動物與牠們母親之間的親子之愛,再次強調人類與動物、大自然的親密關聯,讓孩子認識這個溫暖且美麗的世界。
2001年《你要去那裡?去看我的朋友》,兩位藝術家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會面臨許多的挑戰,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自主性,想要表現出對於藝術、設計、布局、印刷的手法,以及對故事的節奏與流暢性等想法,必須尊重合作對象的手法,讓作品維持藝術上的協調與自然。
2004年的《海馬先生》艾瑞·卡爾運用他最擅長的彩繪拼貼法,訴說一個海洋世界中奶爸們的故事。
2005年《10隻橡皮小鴨》,真實故事發生在1992年,在海上流浪的橡皮鴨,有些玩具遊過白令海峽,經過冰山,繞過格陵蘭島北邊,進入大西洋,有些玩具後來被發現,艾瑞·卡爾忍不住要將這一則新聞報導寫成故事。
艾瑞·卡爾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他說:「作繪本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幫助孩子渡過一個成長中很困難的階段,也就是從家庭進入學校,從玩具到書。」其實也對,小孩本來在家裡,整天跟玩具在一起要不就是計算機網路遊戲,然後要到學校裡,整天跟著書在一起,對孩子來講不僅是認知的改變,還有情感上的挑戰,因為整個生活內容都改變了,變的活潑有色彩,對語言能力、想像創造上極有幫助。
艾瑞·卡爾在設計繪本的時候,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一個特質,就是變成「可以讀的玩具,可以玩的書」,把玩具跟書這兩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其實就是趣味跟學習結合在一起的概念,去幫助孩子渡過這樣的階段,所以繪本是以小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幫助小孩去認識跟他們相關的事物,重要的是可以邊看書邊玩書,達到親子同樂共享的時刻,順著時代的進步,愈來愈重視親子閱讀,希望將這種閱讀的氣氛帶給周遭的朋友。
艾瑞·卡爾的代表作
My Very First啟蒙教育系列
艾瑞·卡爾的My VeryFirst啟蒙教育系列叢書,書中的插畫色彩鮮豔的,印刷採用的是極富創造力的拆分頁。
這個系列共包含8本紙板書,分別是形狀、數字、單詞、顏色及動物的家園、叫聲、食物、行為認知啟蒙紙板書。每本書的每一頁都分為上下部分,適合初學這些類型詞彙的小孩子閱讀,小寶貝要自己找到相對應的單詞和圖片。
BrownBear系列繪本
這四本繪本主題形似,分別是:
1、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2、Polar Bear, Polar Bear, What Do You Hear?
3、Panda Bear, Panda Bear, What Do You See?
4、Baby Bear Baby Bear What Do You See?
四個故事都是美國著名兒童作家Bill Martin Jr.的故事,再配以繪本家艾瑞·卡爾的插畫。故事均用了重疊句,朗朗上口,極富韻味,畫風獨特簡約,深受孩子喜愛。
除了以上經典的代表作,EricCarle還有其它幾十本繪本,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繪本大師獨特的拼貼畫風格吧!
摘自 The Tiny Seed
摘自The Mixed-Up Chameleon
摘自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摘自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
摘自Polar Bear, Polar Bear, What Do You Hear?
摘自My Very First Book of Animal Homes
摘自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行業
在這裡您不孤單,因為我們有
近十年繪本閱讀推廣沉澱
全國近500家分站傾情付出
我們願意和您一起
分享我們的成果
播撒幸福的種子
皮克布克繪本王國
幫您輕鬆實現創業夢想!
皮克布克官網:www.pkbkok.com
加盟熱線:
400-018-0887 / 010-56171585 / 010-80307825
QQ:2851816312 / 2851816314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享閱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