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對於愛美的人兒來說,簡直是傍身神器。
無論皮膚出了什麼狀況,都會不自覺地想用它救急。
那它到底是個啥?真有這麼神奇的作用?
玻尿酸,又叫透明質酸,大量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和真皮層中,是一種透明的膠狀物質,吸水能力很強,是皮膚的保溼因子。
它有強大的吸水能力,能吸收自己體積 500 倍的水分,在肌膚表面形成透明膠體,起到鎖水保溼的作用,使皮膚豐滿、減輕乾燥導致的皺紋。隨著年齡的增長,玻尿酸流失的速度比生長速度快,皮膚也會漸漸變得缺乏水分。
一般市面上的玻尿酸原液,屬於化妝品範疇,可以直接使用,因為濃度並不高。而專業的醫用類玻尿酸原液,會根據分子大小、濃度和注射部位的不同來進行皮下注射,達到補水效果,亦或者進行局部部位的微整和塑形的作用。
作為外用的皮膚保溼成分來,玻尿酸是比較安全的。除了一些皮膚病患者或皮膚有破潰的人,在使用上基本沒有任何禁忌。
但是,不管是什麼先進成分的化妝品,通常都不可能及至真皮部分,尤其是透明質酸這樣分子量大的,僅僅依靠外用塗抹,是完全無法進入皮膚內部的。外用的玻尿酸只能增加皮膚表面透明質酸的含量,溼潤角質層,起到滋潤、保溼的作用,不可能額外「補水」。
所以有些人可能會發現,使用玻尿酸產品過一段時間後,臉上可以搓出「泥」來,這就是失水乾燥了的玻尿酸。
因此,玻尿酸並不適合單獨作為保溼產品使用。最好和化妝水一起使用,再搭配含有油脂的保養品,保溼效果會事半功倍。
通常情況下,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會穩固整齊地排列,角質細胞之間有角質細胞間脂質,可以穩固角質,與角質層形成保護屏障。同時,毛孔內的皮脂腺會分泌皮脂,與汗水混合乳化後,在角質外形成一層疏水薄膜,並能滋潤角質層,讓角質層柔軟、排列整齊,使保護屏障更完整。
但是,如果角質層乾燥萎縮,排列紊亂,就無法有效留住水分,要是再加上皮脂分泌不足,水分蒸發的速度就更快了。這時皮膚就會出現乾燥問題。
首先需要明白一點,皮膚內的水分並不是從外面得來的,而是靠飲食的吸收利用,所以多喝水是硬道理。
其次,要做好皮膚保溼,就需要在皮膚表面形成封閉的薄膜。
能幫助皮膚保溼的通常是以下三種成分:
油脂:在皮膚表面塗抹一層油脂,可以穩定地覆蓋皮膚,形成封閉式型態,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皮膚內的水分向外蒸發。同時,油脂還能軟化角質,使角質排列整齊。
親水型高分子:一些親水型的高分子成分,如玻尿酸、膠原蛋白或多醣體等在吸水後,塗抹於皮膚表面,也可以降低水分蒸發。
水分:角質層的最佳含水量為 10%~30% ,在皮膚表面塗抹水分也可以使角質吸水柔軟,讓角質排列更整齊緊密,將水分留在皮膚內。所以,塗抹一些含水量高的保溼產品也會有一定效果。
因此,一個良好的保溼產品,配方組成應該具有下列成分:
封閉成分:常見的動植油脂、礦物油及人工合成脂或高分子成膜成分,如玻尿酸或膠原蛋白,可在皮膚表面形成封閉性薄膜。
潤膚成分:常見的動植油脂、礦物油及人工合成脂,可軟化角質。
鎖水成分:多元醇,如甘油、山梨醇或丙二醇,可與皮膚內水分結合,降低水分子蒸發速度。
小分子吸水成分:如尿素、乳酸、果酸或維生素原 B5 等,可將真皮層水分吸引至表皮層。
最後建議大家,無論使用哪一種保溼產品,使用時一定要均勻塗抹,厚度一定要足夠,儘量完全覆蓋皮膚,才能達到較好的保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