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完美的女性,每個人的標準也不一樣。比起普通人的心中所想,我們更想知道明星的心中,完美的女性有什麼不一樣?
一次張譯在節目中,主持人問他:心中的完美女性是什麼樣子?或者是誰?他回答的很樸實,很率真:如果說是文學作品裡的女性,那麼他心中的完美女性就是薛寶釵。
張譯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實在,很接地氣。做客那期節目時,他已經成婚多年。按理說,這公開做節目,肯定是會被老婆看到的,如果不說自己的老婆是完美的女性,那麼回家不得跪搓衣板嗎?
男人寵愛自己的老婆,把她們稱為完美女人的大有人在。明星做秀時,也時常如此。
也許他能如此坦誠的說,跟他的良好的婚姻狀態有莫大的關係。因為幸福,所以生活中不存在隱瞞,不存在哄騙;因為幸福,所以才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從另外一個方面講,也許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是虛構的,所以和真實的人不存在可比性。畢竟,人無完人。
02
關於薛寶釵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當中與林黛玉並列為首。人長得漂亮,大方得體,處事穩妥,內斂,一個被定義為封建社會下的淑女形象。
王熙鳳曾評價她:「不幹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正是這一評價,被很多人認為薛寶釵這個人物形象,功利心中,城府很深;她被認為是活脫脫一個受封建思想殘害的一位女子。
但真相是這樣的嗎?
薛寶釵,生在名門望族,自小也算是嬌生慣養。父親在世時,對她尤其寵愛,讓她讀書識字,而其才學比哥哥要高十倍。自小讀書識字,同時也「雜學旁收」,對於文學、藝術、歷史、醫學以至諸子百家、佛學經典,都有廣泛的涉獵。
如果不是父親早逝,哥哥因被母親嬌寵的不成大器,她也不會過早幫忙打理家事。
而這些日常經驗在旁人看來就是功利心重,特別是住進大觀園,跟一堆沒有多少社會閱歷的姑娘們在一起,更顯得身上的世俗味道頗重。
在整個賈府,除了賈寶玉,就屬林黛玉最得老祖宗歡心。可即便是這樣,薛寶釵還是憑藉自身出色的處事能力,和當仁不讓的才學贏得眾人的認可。
03
賈寶玉抗拒薛寶釵
從丫鬟說的話中就註定了他們是天賜良緣:
薛寶釵身邊的丫鬟鶯兒笑道,寶二爺寶玉上的字和姑娘的正好是一對:寶釵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與賈寶玉隨身所載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恰好是一對,寓意金玉姻緣。《紅樓夢》
可對此,賈寶玉內心卻是特別抗拒,有一次自己睡夢中無意間說出:「說什麼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賈寶玉心裡是特別愛林黛玉的,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出。
其實,可以理解。以賈寶玉的身世,從小到大都像是生長在溫室中的花朵,從來沒有經歷過什麼風吹雨打,甚至連作為父母的一點擔當的體驗也沒有。而林黛玉雖然也是寄人籬下,但由於祖母的疼愛也算是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只有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是一類人,一類不適合活在凡塵煙火中的人。
所以,從心裡他是抗拒向現實妥協的。
而跟林黛玉相比,薛寶釵就明顯地社會了很多。正是這種社會屬性,是他不願意面對的。而後來賈府的落魄,徹底擊垮了他的心裡童話。那時,才能發覺寶釵對於他的鞭策,希望他做的事,都是基於社會生存的現實。
只能說,他一直生活在人為營造的完美環境中,人的心理年齡發育不成熟。
04
娶妻當娶薛寶釵
毫無疑問,薛寶釵符合了大眾關於一個家庭婦女的所有想像:美麗大方,勤儉持家,為人處事得體,跟他人關係融洽。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喜歡林黛玉類型的。以前是因為別人說,林黛玉是最好的,因為賈寶玉喜歡,而薛寶釵是賈寶玉不喜歡的。不得不說年幼無知,容易讓別人的判斷誤導,所以一直以為薛寶釵就是一個封建禮教犧牲品的女子。而其實,她是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造就的一個堅貞出色的女子。
年輕時,也許因為男人都愛裝大頭,愛逞英雄,所以自然喜歡柔弱的,看起來柔情似水的人。
而人到中年才發現,原來我們所要追求的其實是薛寶釵這樣的好老婆。
都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是耍流氓,可是如果結婚不是以愛的方式的話,那不是相當於賈寶玉娶了薛寶釵嗎?
而基於現實的考量,亦或是這麼多年的生活閱歷,才發現,不管怎麼樣,娶妻當娶薛寶釵。
也許是,張譯接受採訪時的年紀,已經差不多人到中年,結婚也有很多個年頭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體會。也許是自己也到了這個年紀,有了一定的生活經歷,才會有同感。
你們心中的完美女性或者是老婆是不是這樣的呢?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