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針對孩子的作業問題做了一系列新規定。
其中,關於禁止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的規定,迎來了家長的一片歡呼聲。
另外,還提到要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作業。
該怎樣布置創新性的實踐作業,一些地方的學校,已經做好了表率。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一小學,為了讓孩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珍惜勞動的成果,每周給學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業」——勞動。學校每周給家長一份勞動清單,清單上有掃地拖地、擦桌子、洗碗、收拾房間、洗襪子、幹農活等勞動項目。孩子參與了哪些,參與時間有多長,家長監督,打鉤、標註,籤字,上交。
浙江開化朝陽小學,老師則帶領學生一起動手製作當地特產,番薯粉、馬金老豆腐、開化蘇莊炊粉等美食,學生以前愛吃,現在喜歡學著做。
北京市海澱區一小學,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打理菜園。這裡的每位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一米菜園」,在為期三個月的責任期內,播種、除草、除蟲、施肥、採摘……都需要學生親手來做。在田間地頭做作業的學生,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農作物生長知識,還學會了珍惜和感恩。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通過勞動,不僅可以認識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這些學校特殊的勞動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學會勞動。勞動是每個人一生當中都必不可少、不得不做的事情。
另外,在一些學校,學生的作業登記本上,除了語數英的作業之外,還多了體育作業!
廣州的一所小學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發布了不同項目不同強度的體育作業。
如三四年級的作業就有「一分鐘跳繩測試(2次)」「一分鐘仰臥起坐」「高抬腿30秒×2」「俯臥支撐30秒×2」「坐位體前屈3次」等不同的運動項目。
周一到周五,作業花式不同。周末還有自選項目,例如遠足、爬山、跑步、親子活動等。
最近,教育部明確體育中考實現全覆蓋,明年起絕大多數省份體育在中考中的分值會增加。
再想考個好學校,只會學習可不行,體育必須得引起重視。
學校布置了體育作業,還需要家長的重視和配合。
因為體育課就和語文、數學、外語課一樣,體育課上學的健康知識和基本運動技能,不通過作業練習不好掌握。
總的來說,創新作業形式是為了將學生從題海中拉出來,為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留出更多時間。
你還知道有哪些創新的作業形式,一起留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