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遇到回南天的這一兩個月,超級令人煩惱!玻璃窗就像水簾洞一樣。到處都是溼漉漉的。
這兩天起床一打開窗就看到這個景象!!
再走出門兩步就會發現陰雨連綿的天氣。
特別是路面狀況,很差。導致我差點就因為公交遲到了!!
南方的小夥伴們遇到回南天該怎麼辦呢?
拒做「溼人」,防潮祛溼有辦法!
回南天來了,又到一年內褲告急季,其實,在潮溼天,家居、衣服、身體祛溼都有好辦法!
家居防潮除黴
1
緊閉門窗
當潮溼的回南天來襲時,千萬要記得緊閉家中的窗戶,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防潮的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溼度較午間更高。在轉吹北風的時侯將門窗打開。
特別注意:中午有陽光也別開南窗。有些人以為中午陽光明媚,可以開窗通風,這種做法並不能緩解潮溼現象。中午是室外氣溫最高的時候,室內外溫差也最大,這個時候通風,有時會引致室內地面、牆面水汽凝結更加嚴重。另外,煮飯或洗完澡,記得要把廚房門和廁所門帶上,並開抽風機,減少水分進入客廳。
2
鋪報紙
除了防止開門開窗以外,在地上還有桌子上鋪報紙吸溼也是很好的做法。把用過的舊報紙鋪在地板上桌子上,尤其是門口等容易溼的地方更應該多鋪兩層。
3
配置除溼劑
乾燥劑主要分為除溼盒和除溼袋兩種,可根據空間需求選擇類型與數量。不過,除溼能力較弱,主要是針對衣櫃、櫥櫃等較小的空間。小編家裡也放了許多除溼盒,下圖就是除溼成果。
3個除溼盒放衣櫃,使用一個月後滿是水
除溼原理:鎖溼紙吸收空氣中的溼氣,並鎖住溼氣不回滲。溼氣與除溼顆粒產生反應,逐漸形成液體。除溼顆粒主要成分是氯化鈣,它在潮溼的空氣中很容易潮解,從汙水粉末變成晶體,最後變成溶液。
4
購買電吹風或乾濕機
用電吹風乾燥衣被,或購買乾衣機。衣被潮溼,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溼氣還會侵襲老人、小孩以及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身體健康。
5
開啟家電待機狀態
在溼氣較重時,可讓家電進入待機狀態,機器內部處於工作狀態的零件會散發一定的熱量,有助於驅散機器體內的潮氣,防止電器短路。
6
點蠟燭
點蠟燭可以讓水汽沒辦法凝結,從而讓室內溼度減低。
7
購買除溼機
除溼機屬於價格較貴的家電,一般進口品牌或合資品牌的零售價都在3000元以上,國產品牌的價格則在1500元左右。
空調可讓室內「冬暖夏涼」之外,還兼職「抽溼」功能。空調的除溼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製冷模式,二是獨立除溼模式。
除溼原理:第一,製冷模式。第二,獨立除溼模式。
室內是除溼了,但晾在陽臺的衣服不幹怎麼辦?別怕,還是有辦法的!
陰溼天氣晾衫招數!
1、把洗好甩幹(或盡力擰乾)的衣服,疊好,用毛巾包起來,然後放在冰箱的冷凍室裡凍7、8個小時後取出,展開,晾到外面或陽臺上,這樣晾的衣服幹得快而且不會有黴味、臭味。
2、用乾淨的大號黑色垃圾袋(或者用黑色棉布,因為透氣性更好),剪開到足以遮蓋衣物的尺寸,用夾子夾好,掛在有光線並通風的地方就好了。黑色能吸收熱量及紫外線,並有殺菌功能,並不會出現捂壞的情況,比自然晾曬乾得快,特別適合在陰雨天晾衣服用。
3、把鐵絲衣架兩端1/3處用力向前彎曲,衣架變成立體的,晾曬衣服時,前、後身就不會貼在一起,衣物內側通風可以大大縮短晾曬的時間,陰雨天晾衣服可以快速晾乾。
晾衣有黴味、臭味怎麼辦?
陰乾的衣服有臭味,說明衣服沒有洗乾淨,並且沒有及時晾曬,附在衣服上的黴菌大量繁殖,排出酸性物質,產生異味。
有以下幾種處理辦法:
用吹風機冷風把衣服吹15分鐘,風可以去除黴味;
放在有水蒸汽的地方,比如剛洗過澡的浴室,也可以有效去除衣服上的異味;
清水中加入兩勺白醋和半袋牛奶,把有味的衣服放進去浸泡10分鐘,然後清洗可以去除異味。
溼瀝瀝瀝瀝溼瀝瀝溼瀝瀝瀝瀝瀝,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這樣的方法真的有嗎?您可別不相信!我們只需要用熱水來拖地,裡面再放一點別的東西就可以了。讓地板幹得快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麼呢?它就是——食鹽!
操作方法很簡單!首先,我們把水加熱,等它變成不會燙手的溫度就可以了,這時的水溫大概是40攝氏度。
接著,我們往水裡加入一勺鹽,稍稍攪拌,等到鹽充分溶解以後,就可以開始拖地了。
將拖把用熱鹽水浸溼,儘可能地擰乾,把地板拖乾淨。
1分鐘後,我們把使用冷水拖地的地板磚和使用鹽水拖地的地板磚做了一個對比。您瞧,左邊的紙巾擦拭冷水拖地區域後,整張紙都皺起來了,而右邊的這張紙在熱鹽水拖過的地板上擦拭後,一點水痕都沒有,和新的一樣!
為什麼熱鹽水能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呢?這是因為液體的揮發速度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揮發速度越快,用溫水拖地地板自然幹得快了。而且食鹽裡的氯化鎂和氯化鈣很吸水,它們在地板上乾燥了之後又變成小顆粒,可以讓地面保持乾燥的時間延長哦!怎麼樣?神奇吧?!
那麼…底褲不幹也要用鹽來洗對吧?
滾!!還嫌你那底褲不夠鹹對吧?!
溼漉漉的回南天對咱們的身體也會有一定影響,在回南天裡也要注意養生和保健!
飲食祛溼
專家介紹,環境潮溼人也會受內傷變「溼人」,出現身體倦怠、胸悶、腹瀉、食慾差等「過溼」症狀。「溼人們」還愛發溼疹,出現關節疼痛,鑑於廣東人愛煲湯煲粥的習慣,推薦大家在材料中加入玉米、薏米、芡實、扁豆,這類食材有除溼功效。
少食:蝦蟹、芒果、榴槤等溼熱、滯膩之物
多食:扁豆、玉米、鯉魚、鯽魚、芡實等祛溼之物。
體內祛溼好食材
茯苓茅根煲豬瘦肉
【食材】
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
將各物分別洗淨。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
祛溼除困、清熱解毒。
四花燉瘦肉
【食材】
雞蛋花8朵,木棉花半朵,金銀花5g,槐花5g,薏米10g,蜜棗2粒,瘦肉150g,水300ml
【做法】
隔水慢燉3小時以上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祛溼安神,消積化滯!適合節日腸胃調理,下雨天預防感冒。
山藥茨實薏米湯
【食材】
懷山藥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
先用水浸泡懷山藥,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汙並斬件,茨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
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溼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溼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綿茵陳煲鯽魚湯
【食材】
綿茵陳30克、蜜棗2個、鯽魚1條、生薑3片(2-3人量)
【做法】
先將綿茵陳、清洗後浸泡片刻;鯽魚去腮、去內臟、刮鱗、刮去腹腔內黑膜後洗淨,放至鍋裡加少量油略煎至兩面魚身金黃色;將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武火煲10~15分鐘後改文火煲1小時左右,調入適量食鹽調味,飲湯吃魚肉。
【功效】
具有祛溼、養肝健脾的作用。適合溼氣重、易疲勞,肝火旺盛的人食用。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食材】
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
首先將赤小豆洗淨,冬瓜洗淨,連皮切,生魚洗淨,宰淨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然後將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用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
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溼,消腫解毒的作用,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苡仁冬瓜鴨肉湯
【材料】
苡仁30克,芡實20克,陳皮6克,鴨肉、連皮冬瓜各250克,生薑、精鹽、胡椒粉、植物油適量。
【做法】
將苡仁、芡實、陳皮加適量清水浸半小時備用。將鴨肉去皮去脂肪洗淨,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成塊狀,與生薑一起放入燒熱的油鍋中略炒,然後加入苡仁、芡實、陳皮、精鹽、胡椒粉,加適量水煮湯,煮約45分鐘後加入連皮冬瓜再煮15分鐘即可。
【功效】
健脾去溼,利水消腫,理氣化痰。
四季燉瘦肉水
【食材】
新鮮豬後腿肉200g,淮山芡實粉40g,桂圓肉3粒,杞子10粒,雞蛋一隻,水300ml。
【做法】
將豬腿肉剁茸與淮山芡實粉、雞蛋拌勻,放入燉盅內加入凍水、杞子、桂圓肉,隔水燉足4小時即可。
【功效】
湯清無油,清香清雅,可健脾益胃,安撫五臟,提供免疫力。適合老人家及小朋友、體虛多病人士長期調理。
淮山薏仁瘦肉湯
【材料】
白茯苓8克,薏仁10克,扁豆10克,淮山10克,大棗10克,豬瘦肉100克
【做法】
豬瘦肉切塊,其他材料洗淨一起放入煲內,加入400毫升清水,大火煲滾後,小火煲9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白茯苓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薏仁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的作用,扁豆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的功效。淮山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的作用。此湯具有較好的健脾祛溼作用,尤其適合過敏性體質、溼氣較重的人飲用。
趕緊轉給廣州的小夥伴對付回南天這個磨人的小妖精!!
來源:新浪博客、廣州日報、廣州天氣、南方都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