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這是一個很早的案例,7年的感情付之一炬。再次驗證了喜歡是吸引,相愛是來自心底的承諾,喜歡很容易,相愛很難。
讓我們撿起滿地的雞毛來恢復一下事情的經過。一對戀人都已經到了30歲,相戀了整整7年,開始談婚論嫁。男生家裡的條件在大城市首付房子很吃力,女生家裡的條件根本幫不上忙。
當然都想結婚,女生攤牌,彩禮免了,其它的什麼都不要,但是要在本地買套房加上自己的名字才嫁。不買房就分手,找個本地有房的男人嫁了。
她認為房子是婚姻的基礎條件,結婚不求大富大貴但必須有一個自己的窩,不接受租房結婚。
男生沒說什麼,四處借錢交了首付,接下來房價開始暴漲,女生很高興每天笑得很開心,各種秀恩愛,秀幸福,充滿了對婚姻的暢想。
在這美好的憧憬之中,男生卻突然提出分手,一年以後找了個年輕的女大學生結婚了,娶妻生子,現在看起來一家人挺幸福。
女生一直相親,一直不成功,至今單身,已經到了34歲的年齡。為此,她一直耿耿於懷,經常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痛罵前男友忘恩負義。
兩個人都是初戀在一起走過了這麼多年,彼此用自己的青春走過了最艱苦的歲月,當初是自己逼著他買房才有了他的今天,如今他卻狠心拋棄自己。
男生回復了一次就不再理會了,也算是對當時堅決要分手的解釋:不離不棄是相互的,當時我沒房,很窮的時候你揚言要和我分手去找一個有房的,七年的感情抵不過一套房子,讓我很痛心,也認清了你,現在我有房了也可以甩了你。
當時你不想掏一分錢就想要房子的一半,這個算計對你太值了。戀愛期間我認為對你問心無愧,我的青春也同樣耗費了七年時間。
最後女生通過相親閃婚了一個40歲本地有房的離婚男人,男方看著挺老實的,女生也不再繼續宣洩自己的負能量,打算認認真真的過自己的日子。
故事到這裡結束了,男生繼續一家幸福的生活,女生也開始過自己的日子,一切都回歸於正常。
我們希望看到是這一對七年的戀人最後應該走在一起才是幸福的,這也是他們相戀七年雙方都希望的結果。但時運不齊命運多舛,一旦兩人的價值發生了偏差,戀情也隨著告一段落。
現在大部分女生都有一個向上擇偶的觀念,向男生索要房子,是很多女生結婚的一個硬性條件,想要一個家能夠理解,可憐的是相戀七年直到最後才說出自己的標準,讓男生從此顛覆了對女生的認知。
心裡有了隔閡,但是還是想要在一起,為了結婚不是為了愛,當時的被逼無奈成就了今天的價值不菲,自己的價值得到了飛速的提升,於是男生可以掌握自己的主動權了。
我們經常說求人不如求己,如果對方想要給,他自己就給了,不想給即使求了也沒用,說不定以後還會因此有是非,這在感情中很多地方都能體現到。
任何人都不願意受到逼迫,站在男生的角度,是女生先不仁再有我的不義,當聽到她那樣說的時候,我們之間就沒有感情了,為了能夠結婚我迫不得已要買房。
後來房子升值了,這增大了自己擇偶的籌碼,但是對女生最後的感覺一直停留在逼迫那個階段,沒有感情了所以放棄了女生。對男生來說完全是為了自己,這確實是自私的。
站在女生的角度沒房就分手,誰也不耽誤誰,七年的感情也沒有什麼,如果有房了就嫁,同樣不顧及對方的感受,而且是臨近結婚才突然提出來,這不得不得讓男生寒心。
兩人的感情在這一時刻已經開始變味了,男生不得不屈從現實,這成了他心裡的一道陰影,一旦事情出現轉機終於發洩了出來。
兩人的感情不再有了,即使擁有了房子又怎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傷疤日久天長會好起來,可是那道深深的疤痕卻是永遠痛苦的回憶。
牽手需要兩人共同付出很多,鬆開只需要一個人有了念想就足夠了。如果彼此僅僅是喜歡,達不到愛的標準,相處時間久又有什麼用。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對方的愛,卻不想著付出自己的愛,缺愛是因為沒有去愛,得不到也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