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電動車的發展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催生了一批新能源的品牌,出於技術不足等原因,在使用中會發現車輛有不少的問題。目前電池仍然是電動車的主要突破方向,此前夏天的到來電池自燃的機率上升,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然而除了自燃外,電池的一些問題也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近日,汽車投訴網收到了來自候女士的投訴,其車輛在路上突然斷電,這麼危險的事情竟然已經出現了多次,使其恐懼不已。
侯女士車輛為2017款北汽EC180靈秀版,購於2018年9月3日,雖然車輛是來自大品牌的北汽新能源,問題卻不少。所有的問題,侯女士都記錄在案,第一次的斷電就是在2019年8月3日,車輛使用還不足一年時間,此後便毛病不斷。
2019年11月15日,更換了充電器;2020年2月3日,車輛開始充不滿電,公裡數顯示最多續航裡程為176公裡;到了4月16日,續航裡程變為了173公裡;5月30日,在續航裡程顯示為40公裡的時候,下一分鐘續航直接掉到了0公裡;7月27日,在續航顯示為40公裡時,車輛瞬間沒電;9月22日,續航顯示134公裡,同樣瞬間沒電。
侯女士的車輛從第一次斷電開始,電池便開始衰減,並且最後電量出現斷崖式的消耗,這就讓用戶陷入了用電焦慮,不清楚車輛到底還能行駛多少公裡。車輛被拖到4S店後,給出的答覆只有等待電池廠家到來。自此並沒有給出更多的信息給侯小姐,甚至連什麼時候能拿到車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就這樣從9月22日一直至出稿日。
4S店方面沒有告知侯小姐車輛故障的原因,編者在網上收集到其故障可能,早在2017年EC180車型就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電池會出現瞬間掉電的故障。EC180的部分車輛,電池包裡的電芯存在容量/內阻/電壓的一致性問題,充電和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充電不實、突然掉電、虛電等現象,需要更換個別問題電芯。
這問題的出現就是電池裡採用的電芯參差不齊,部分劣質的電芯性能不能達到預計的標準,所以導致了電池包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北汽新能源理應對此類車型進行公開召回,而非發現一輛修一輛。
如此態度,也許會導致北汽新能源的口碑崩塌,而如今其銷量也似乎已經出現了端倪。在10月12日晚,北汽藍谷發布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9月份銷量為2245輛,同比下降77.57%,上年同期銷量為10009輛;1-9月累計銷量為21086輛,同比下降78.57%。9月份產量221輛,同比下降93.54%;1-9月,累計產量9877輛,同比下降56.59%。從北汽藍谷今年產銷來看,產銷量已連續9個月下滑,近兩個月產量較少,幾近停產狀態,總產量只有去年一半水準。
早些年來,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全靠出租和出行公司,隨著這些年北汽新能源的保有量增加,車輛與售後的問題也被無限放大,為此不僅失去了大批採購客戶,而且個人客戶也流失嚴重,再加上新車型遲遲無果,以及高層變動,直接讓北汽新能源銷量跌入「低谷」。
總結:
遇見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積極地處理問題。這些年來北汽新能源銷量在節節敗退,面對著同樣參差不齊的電動車市場,明顯還沒能找到如何能夠脫穎而出的方法。事實上,售後服務便是北汽新能源未能做好的其中一點,這些明顯的電池缺陷為何不進行公開召回,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未來的北汽新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