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說:「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梵谷的代表作《星月夜》也是如此能撼動人的藝術品,文森特·梵谷是現代藝術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畫作《星月夜》創作於梵谷動蕩的生命末期,在這幅畫裡,梵谷用深藍和明亮的黃色描繪出想像中的星空,牢牢吸引著所有觀賞者的目光。
梵谷的藝術歷程
提到梵谷,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可能是他割掉自己耳朵的瘋狂舉動,這是1888年保羅·高更和他同住後兩人發生矛盾,梵谷出於失望和愧疚而做出的舉動,這個行為標誌著困擾他直到生命盡頭的抑鬱症的開始。
但是,真正了解梵谷的人,不會就此膚淺地認定他就是瘋子,了解梵谷,就會知道他是個飽受折磨、但卻被誤解的藝術家。實際上的梵谷勤奮、虔誠,熱愛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一個有天賦、肯努力的人,他在藝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短短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創作出了大量充滿情感、視覺衝擊力的畫作。
梵谷主要是自學成才,他創作了2000多幅油畫、水彩畫、素描和速寫,這些作品在他去世後才變得炙手可熱。他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他闡述了自己對藝術的想法:「總是繼續經常行走,熱愛自然,因為這是學習更好地理解藝術的真正途徑。」
梵谷在信上寫道:「畫家理解自然,熱愛自然,並教我們去看。」19世紀後期,風景仍然是藝術的熱門題材,在對現代城市不滿的部分情緒的驅動下,許多藝術家尋找類似世外桃源的地方,在那裡他們直接觀察自然,將心理和精神共鳴注入到他們的作品中。
梵谷就特別喜歡那些在鄉村田野裡工作的農民,他早期的作品描繪了許多荷蘭農民的肖像和農村風景。正是自然,以及與自然密切相處的人們,首先激起了梵谷的藝術傾向,而在這一點上,他並不孤獨。
1886年,梵谷移居巴黎,在那裡,他接觸到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作品,以及喬治·修拉的點彩主義創作。受這些藝術家和諧的色彩搭配和自由的顏料使用的啟發,他亮化了自己的調色板,放鬆了筆觸,個人色彩特徵也越來越明顯。
他在巴黎形成的風格一直延續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這種風格被稱為後印象主義,這個領域的藝術家們,受到光與色的啟發,通過大膽的色彩和富有表現力的象徵性的圖像,來表達他們對世界的情感和心理反應,並將繪畫的形和色發揮到極致。
梵谷的星空
《夜間的露天咖啡座》
到了1888年,梵谷又回到了法國的鄉間,並在這裡待到去世。在鄉間的日子裡,梵谷創作了那幅著名的《星月夜》,然而在《星月夜》創作之前,梵谷已經畫過幾幅星空圖了,《夜間的露天咖啡座》是他在1888年9月創作的一幅畫布油彩畫,是梵谷星光三部曲的第一部。
他在阿爾勒一家咖啡館的煤氣燈露臺上,就地取材,在黑暗中畫出了這幅畫,最吸引眼球的是暖黃色、綠色和橙色與星空的深藍色之間的強烈對比,而背景中房屋的深藍色又加強了這種對比。梵谷對這種效果很滿意,他在給妹妹的信上說:「我非常喜歡在夜晚現場作畫。」
《星月夜》的創作靈感與表現力
1889年5月,梵谷再次精神崩潰,來到聖雷米療養院,他在那裡度過了12個月的時間,以尋求擺脫精神疾病的折磨。《星月夜》是梵谷在1889年6月中旬創作的,那個時候他望著精神病院的窗外景色,產生了靈感。
他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說到:「今天早上,我在日出前很久就從窗口看到了鄉村,除了晨星,什麼都沒有,晨星看起來非常大。」這是《星月夜》的創作靈感。他所說的窗口是聖雷米療養院的窗口,他在那裡一邊繼續進行藝術創作,一邊從情感的痛苦中尋求喘息的機會。
這雖然是幅夜空圖,但卻是梵谷在白天的幾次創作中,在完全不同的氣氛條件下完成的。畫面以月亮和滿天的星星為主,夜空佔據畫面四分之三的面積,梵谷誇張而捲曲的筆觸顯得動蕩不安,甚至是激動,強烈的漩渦圖案像波浪一樣在滾動。畫面中遍布著明亮的球體——包括最右邊的新月,以及那顯然晨星金星,它們的周圍都環繞著白光和黃光。
在這富有表現力的夜空下,是一個安靜的村莊,可以看到被房屋圍繞著的一座教堂,教堂的尖頂在背景中起伏的藍黑色山巒上急劇上升。而一棵柏樹卻遮住了下面的村莊,這棵柏樹位於這幅畫的前景,它的形態就像火焰一樣,延伸到畫布的頂部邊緣。
梵谷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我想用它們(柏樹)來做一些事情,就像向日葵的畫布一樣,因為令我驚訝的是,還沒有人像我看到的那樣畫它們。它的線條和比例都很美,就像埃及的方尖碑,綠色有一種獨特的品質。」
梵谷創作的《星月夜》根據他的直接觀察以及他的想像、記憶和情感創作的,右面彎彎的明月和左邊中間的金星預示著現代繪畫對情緒、表達、象徵和情感的新擁抱。梵谷在聖雷米嘗試著使用色彩和筆觸,許多作品都是由優美的造型和旋轉的線條組成的,有節奏的波浪形筆觸的合理放置,給畫作帶來了巨大的活力。
這幅畫既平衡又有表現力,梵谷在構圖上有序地擺放柏樹、尖塔和中央星雲的位置,並用繁多的短筆畫和厚厚的顏料將其襯託得搖曳生姿。鮮豔的藍色和黃色展示了梵谷的視覺與他所設計的新繪畫方式的緊密關係,這樣的視覺對比組合,具有一種神秘感。
梵谷給夜晚和自然賦予了一種情感語言,使它們遠離了實際的表象,他曾寫道:「我對自己說,為什麼蒼穹中的光點要比法國地圖上的黑點更不容易被我們接近呢?就像我們坐火車去塔拉斯康或魯昂一樣,我們帶著死亡去看星星。」對他來說,夜晚「比白天更有生命力,色彩更豐富。」
毫無疑問,梵谷的《星月夜》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畫面璀璨鮮豔又充滿了神秘感,有一種炫目的躍動感。雖然不同的人對梵谷的星空畫有不同的理解,但梵谷那種大膽張揚地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的筆觸,對藝術無比的執著和忠誠,卻觸動著每一個追求美感、在藝術道路上探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