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頒布的《少子化社會對策白皮書》,其中一條對策就是開發AI婚戀系統,將有結婚意願的年輕人資料進行收集(包括年齡、住址、年薪等資料),然後作出匹配。 看過對方的資料,覺得滿意,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私人的聊天、約會。
也就是說,日本政府將「談戀愛」這種情感向的社交行為,簡化、歸整到了「流水線模式」。從輸入自己的資料開始,你就進入了生產線,隨著一步一步的機械化操作,你會作為「產品」被分揀機器人帶到預期的目的地。 這個流程聽著像是快遞包裹的挑揀中心,實則具現化後確是如此。
為什麼要出臺這樣的政策?
據日本官方調查資料顯示:受訪的3980名未婚男女(20-40歲範圍)中,有46.8%的人認為「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是未結婚的主要原因——寧缺毋濫,寧願單身,也不願將就。
26.6%的人回答「沒有足夠的錢結婚」。在日本,結婚也是需要花費一大筆錢。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社會的就業壓力過大,很多日本年輕人喜歡租房、蝸居,辛苦一天掙的錢僅僅是養活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顧家。
還有24%的人回答:「無法與異性好好交往」。
或是出於工作纏身、事業正在上升期等因素,又或是因為社恐,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使這些年輕人很難與異性交好,常常處於被動、劣勢的狀態。
總而言之,日本的年輕人在在面對生活的巨大壓力下,對「談戀愛」也只能是想想了。
在國內,我們憑藉著強大的社交軟體不斷地突破著各種枷鎖,而且的交友方式多種多樣,並且效率也是極高...(滑稽) 例如前幾年大火的微信搖一搖、漂流瓶(涉黃下架了),陌陌、探探(涉黃整改)等社交app,變著花樣拓寬年輕人社交渠道,還有相對大型的婚戀網站,如百合網、世紀佳緣等等,但因審核機制不夠完善,經常鬧出一些小插曲。
其實當我看到這條消息後,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畫面是一部動漫。
沒錯,就是這部日漫——《禁止戀愛的世界》。
點擊在線觀看
故事設定在未來的日本,一到16歲,結婚對象就會由政府強制指定。
也就是我們朝思暮想的的國家發配媳婦!
通過高科技進行精密計算後,挑選出無論是從相貌、性格、愛好,都契合度非常高的一對男女,強制性讓他們談戀愛。
但男主卻在國家發配媳婦前,有了心儀的對象!
這也就引發了一個矛盾——到底是政府發的媳婦好呢,還是自己找的媳婦更合適呢?
重點來了!
作者TM的壓根就沒想過這個問題,直接雙收算了!
深藏功與名而且還說出了這種厚顏無恥之話...(滑稽)
之前說出「你們倆我都要」的前輩,墳頭草已經等身高了吧?
雖然這部動漫的結尾相對膚淺,且違背了一夫一妻制,但作品本身折射出的正是日本如今社會的現狀。
裡面包含了日本年輕人對「戀愛」觀的渴望和消極的雙重矛盾,又假想了不久後的未來,日本所發生的巨大改變。
「怎麼說呢,這部作品,夾在現實與未來之間吧,看起來雖然不太現實,但又似乎有那麼點真實感吧...」漫畫作者武佐緒坦言。
關於日本施行的這條政策,能不能提升結婚率,筆者認為是有所幫助的,但作用並不會太大,因為改變一個人的婚姻觀念是長久的過程,而且說到底,造成結婚率低下的原因還是出自於社會的問題。
目前這套系統還處於推廣和試水階段,與《禁止戀愛的世界》所不同的是,它不是強制性的,最終要不要結婚,權利還是在你手裡。
但不可否認的是,假如日本的年齡結構即將崩潰,這條政策會不會變成強制性,還真不好說了!
強♂硬給各位姥爺奉上一波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