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又貪婪:回顧2019年度之最——7個金屬的黑洞發現

2020-12-17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一個對黑洞來說非常重要的年份。隨著地球上的人們擁有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張黑洞照片,這些令人迷惑的怪獸終於在4月份顯示出了真面目。天文學家們使用事件視界望遠鏡最終為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實物證據。位於M87星系,這一質量比太陽大65億倍的黑洞展示了它閃光的,紅色且發熱的壯觀景象。

科學家們藉助更強大的望遠鏡和先進科技,得到了這些意外的發現,同時,他們也回答了舊的問題並且提出了新的問題。

基於這些新的觀測事實,科學家們對這一點很確定:黑洞有時可以表現得很奇怪。在黑洞周的慶祝會上,我們簡要回顧一些今年觀測到的最古怪的,最不同尋常的行為,包括飢餓的黑洞,迷惑恆星使之圍繞他們旋轉的黑洞,還有其他一些相關的古怪行為。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天文科學部項目主任喬·佩謝博士,解釋了我們對黑洞更多的了解是如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得到史無前例並且通常令人困惑的觀測結果的。

「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觀測領域,」佩謝告訴天文在線。「我們正看見之前從未見過的,因此我們也有了更多的問題。」

圖解:正在吞噬恆星的黑洞 圖源:businessinsider

7.我們所處星系的黑洞可能正變得更加飢餓

我們從離地球不太遠的一個黑洞出發,它位於距離銀河系中心僅26,000光年的地方。5月13日,天文學家們觀測到這一黑洞周圍的區域亮度是之前最亮時的兩倍。

亮度的突然猛增顯示,許多星際氣體和塵埃掉入了黑洞的中心,並被其消耗了,量如此之多,世所罕見。這使得我們銀河系的黑洞得到了一個不好的名聲,它在變得更加飢餓。

儘管如此,我們仍需更多的觀測數據來證明,這到底是一次偶然事件還是說,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實際上正在擴大胃口為了吞噬更多的宇宙物質。

圍繞在超級黑洞附近的塵埃和氣體之環幾乎延展了一千光年

6.一個非常,非常大的超級黑洞

我們已經知道超級黑洞都很大,但在8月份,在南智利使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它們中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這個超級黑洞位於星系NGC 3258的中心,距離地球10億光年左右,它的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的22.5億倍。

「我們不確定超級黑洞是怎麼變得那麼大,」佩謝說。

科學家們仍然不清楚這些巨大的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達到那樣的大小需要十億年不到的時間。

5.早期宇宙中被隱藏的黑洞

黑洞最罕見的發現之一是,科學家團隊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在氣體雲團的後面,發現了這個神秘隱藏著的巨獸。報告說,這個黑洞在宇宙大爆炸後的不到10億年就誕生了,現在已有接近1300億歲。

在他們成長的早期階段,黑洞吸收周圍的物質以獲取養分時,濃密的氣體不斷形成,黑洞一般隱藏在那團氣體之後。這些氣體雲使得觀察成長中的黑洞變得更加困難,所以得到一個隱藏黑洞的真面貌是對致力於黑洞研究科學家們很好的獎勵,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黑洞的形成。

4.矮星系中的小型黑洞VS有超級大型黑洞的小型星系

黑洞通常被想像為在巨大星系中心燃燒著明亮的大質量物體。但是今年的兩個連續發現顯示黑洞有各種尺寸,它們的宿主星系也是如此。

科學家們測量了附近的一個比他們一開始預期小40倍——質量只有太陽10,000倍的矮星系。普遍認為大小與銀河系類似或比銀河系大的星系中心有超級黑洞,但科學家對更小的星系中的黑洞及其是否存在了解不多。

第二個發現更是增添了疑團:一個矮星系之前在它的中心孕育一個超級黑洞。長久以來,天文學家們相信黑洞的大小與所在星系大小有關,所在星系越大,黑洞越大。但這種反常的組合——僅有銀河系3%大小的星系中存在一個質量超過太陽一百萬倍的黑洞,推翻了所有過去的認知。

3.宇宙物質圍繞著這個黑洞晃動

觀測一個距離地球8,000光年臨近星系黑洞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很奇怪的事情。快速移動且灼熱的星際物質噴射流從黑洞附近的區域噴射出來,幾分鐘之內那些噴射物就會不斷晃動並且轉換方向。

天文學家團隊使用國家科學基地的超長基線陣列(VLBA)觀測到黑洞吞噬附近恆星上的物質。那些物質圍繞黑洞不斷形成緻密的盤狀物,越靠近黑洞中心越變得熾熱。黑洞的萬有引力拉力如此之強大,甚而拖動周圍的空間。

根據廣義相對論,如黑洞這般的大質量物體可以使周圍的時間和空間發生扭曲。因為黑洞的轉向軸與它的伴星自轉軌道不在同一平面上,進而拉動周圍的時空,形成具有識別特徵的晃動。

2.有嚴格進食計劃的黑洞

如果說我們現在對黑洞有一件確定的事,那就是它們非常反覆無常。但這個25億光年之外的黑洞卻不是這樣,它一天「進食」三次。即使以人類的標準來看,也是一個有規律的計劃。

每隔9年,這個黑洞就會享用一頓大餐——大約有1萬億兆磅重的星際物質,相當於4個月球的重量。

科學家團隊首先通過從GSN 069星系爆發的比平常亮20倍的一系列X射線注意到了這種奇怪的行為。

1.這個挨餓的黑洞不再飢餓了

另一方面,低發光度的星系裡的黑洞,人們通常相信是在「挨餓」的,因為他們的宿主星系缺少一種足夠強的萬有引力拉力去提供宇宙物質,使黑洞「大吃一頓」。

但是,在螺旋星系NGC 3147中心的黑洞,處於13億光年外,科學家觀察到它周圍有一個薄的盤狀物圍繞旋轉,類似於在異常大的星系中觀察到的盤狀物。

科學家們本來選擇去觀察這個星系是為了證明他們關於「挨餓」黑洞的理論,結果發現它的「食譜」很健康。

這證明這個黑洞畢竟沒有在節食。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Passant Rabie-臨風笛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飢餓又貪婪,危險而誘人,盤點2019年的七個神奇黑洞
    讓我們為黑洞周慶祝這神秘的宇宙天體!對黑洞來說,2019年是相當重要的一年。2019年4月,這些神秘的怪物終於露面了,這是地球上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通過視界望遠鏡,天文學家終於向世界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物理證據。
  • 《科學》雜誌把黑洞的發現評為2019年度科學突破
    視界望遠鏡(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在2019年春天拍攝到一張超大質量黑洞的照片,並揭示了在已知宇宙中最黑和最難以解釋的現象,《科學》雜誌稱其為「2019年度科學突破
  • 回望2019:那些關於黑洞的7大科學發現
    正如你所知,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它的密度非常高,這也導致了它的引力出奇的大,乃至於連光都無法在黑洞的引力下逃逸。黑洞存在於宇宙的意義似乎就是:沒完沒了地吞噬一切。如果你能靠近黑洞,結局就是被瞬間撕碎,或者是變成一根頭髮絲。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關於黑洞的7大發現。
  • 「貪婪」的黑洞,如何將恆星扭曲成「義大利麵條」?
    「貪婪」的黑洞,如何將恆星扭曲成「義大利麵條」?「貪婪」天體,它可以吞噬任何遊蕩在其巨大引力附近的物體。同時,由於力的強度與距離成正比,天體面對黑洞的部分受到的引力往往比面對遠方的一側強得多。這樣一來,天體就會像義大利麵條一樣被拉長,這也被稱為「義大利麵條化」,科學上也稱之為潮汐破壞事件(TDE)。從理論上,當一顆不幸的恆星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遊蕩時,黑洞的極端引力可以將恆星分解成稀薄的物質流,同時,具有能量的耀斑會被釋放出來,使得天文學家可以探測到。
  • 2019年天文領域大事件回顧
    這一年,與引力波有關的研究依然炙手可熱,人們在探索重元素產生之謎與緻密星併合的現象方面又有新進展:丹麥天文學家在兩顆中子星併合之後的「灰燼」裡找到了鍶元素存在的證據;中國團隊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後可能形成大質量磁星的證據;引力波探測器LIGO可能發現了黑洞與中子星併合發出的引力波。
  • 貪婪與恐懼:澳大利亞股市一年回顧與展望
    中新社·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2019~2020財年已經塵埃落定,澳大利亞股市在一年時間裡下挫10.9%,創2011~2012財年以來最差表現。歷史不會重複,但總是驚人的相似。在2020~2021財年開啟之際,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或許對投資者大有裨益。
  • 《科學》公布2019年度十大突破!桂冠得主: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
    近日,《科學》雜誌公布2019年度十大突破,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照片被評為最重要的年度突破。讓我們「看到」黑暗本圖模擬了在Messier87中心黑洞周圍旋轉的物質,它們正以不同波長散發輻射。巨大的黑洞無處不在,有些甚至像我們的太陽系一樣大,我們卻未曾看見。
  • 2019王者榮耀年度皮膚回顧
    2019王者榮耀年度皮膚回顧 今年其實和大家討論了很多的問題,包括遊戲的打法、皮膚的測評、以及kpl比賽的一些分析
  • 2019年年度回顧:最值得推薦的6款PS4遊戲,冷飯炒的好玩家也買單!
    經過前面的《2019年年度回顧:最值得推薦的5款Nintendo Switch獨佔遊戲,經典系列推新遊!》和《2019年年度回顧:最值得推薦的5款PC遊戲,《只狼:影逝二度》帶你重新認識「死」字怎麼寫!》,現在再來看看索尼的PS4主機上有哪些遊戲值得推薦,其實在去年索尼第一方遊戲並不多,第三方遊戲非常多,一起來看看吧!
  • 回顧:2019年,M87星系的出現,讓黑洞這個詞引爆網際網路
    在2019年4月,科學家們解決了長期以來看似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給黑洞拍了一張照片。它不僅僅是一個科學裡程碑,是第一張我們拍到的黑洞照片,而且還是大規模全球性勞動的果實。這是值得每一份稱奇和讚賞的東西。
  • 十個天文故事講述2019(下)
    因為耗資巨大,整個阿波羅登月計劃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在1972年的時候就停止了。但是回顧整個計劃,無論是從科學,還是從社會的角度而言,都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回顧2019:科學家們拍攝到的人類第一幅黑洞影像
    黑洞看上去是什麼樣的?什麼望遠鏡能做這樣的觀察?觀測中可能遇到什麼問題?2019年4月10日,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們正鼓足幹勁,大膽嘗試拍攝第一張黑洞圖像。這一大膽的想法需要國際合作來構建一架口徑如地球大小的望遠鏡,並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引力的認識。
  • 諾獎宇宙學家談黑洞最新發現:未來五到十年都會是熱門研究領域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事件回顧 ·2019年5月21日,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它的歐洲同行室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了一個信號,近日,研究人員正式宣布此次的發現「GW190521」是迄今為止探測到一對黑洞之間最響亮
  • 從A到Z 26個字母回顧2019這些轟動世界的"大新聞」
    即將告別2019年,讓我們通過從A到Z的26個字母,回顧今年國際舞臺發生的「大新聞」。A: Amazon Forest Fire (亞馬孫森林火災)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熱帶雨林今年夏天發生特大森林火災,持續時間超過3周。
  • 重大發現!繼黑洞圖像公布後,又一關於黑洞的稀有圖像發布
    2019年4月10日,世界第一次看到了黑洞的圖像,巨大的黑色被明亮的光暈包圍,這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同樣用於捕捉標誌性圖像的望遠鏡現在也獲得了一份稀有的圖像——強大的等離子體射流從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附近發射出來,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億倍。
  • 回顧丨2019年天府文創城年度關鍵詞,請查收!
    回顧丨2019年天府文創城年度關鍵詞,請查收!年度關鍵詞天府文創城2019年已經結束細數這一年徵程回顧這一年的汗水和努力你們的年度關鍵詞是什麼而天府文創城的在這裡這一年,這些人這些事,這些瞬間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發現在宇宙誕生後12億年左右的時間內就出現了超大質量黑洞負責本項研究的科學家來自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研究的方向為對宇宙209個星系的早期X射線信號進行了研究,這些早期黑洞與當前宇宙中的黑洞一樣,都會在吸積盤附近將物體加熱到數百萬攝氏度,並在兩極釋放出強大的噴流,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特徵來探測早期宇宙中的黑洞。
  • 長沙市2019年「十大年度新聞事件」回顧
    &nbsp&nbsp&nbsp&nbsp奮鬥新時代 實幹譜華章&nbsp&nbsp&nbsp&nbsp長沙晚報記者帶您回顧長沙市2019年「十大年度新聞事件」&nbsp&nbsp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怡球金屬資源再生(中國)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報告摘要
    本期擬籤字註冊會計師:姓名鄭珊杉,註冊會計師,2011年開始從事審計業務,至今參與過多家企業改制上市審計、上市公司年度審計等工作,有證券服務業務從業經驗,無兼職。  2.上述相關人員的獨立性和誠信記錄情況。  上述人員能夠在執行本項目審計工作時保持獨立性,近三年未發現其存在不良誠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