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4日,那天全人類都在關注哈勃望遠鏡的發射過程,終不辱使命,發射成功!如今,一晃即是30年,哈勃望遠鏡,你還好嗎?
望遠鏡的誕生
夜晚星光璀璨,在地球之外的太空裡有什麼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無數天文學家。上個世紀,人們無法觀測天空,對天空抱有很大的幻想。直到伽利略製作出了極其簡易的望遠鏡後,人類才窺探了夢想中的天空。從那以後,望遠鏡就成為了人們探索天空的必須工具。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望遠鏡的發明才造就了現在百花齊放的天文學。望遠鏡因為伽利略誕生了,而人類也因為望遠鏡見識了美麗壯觀的宇宙。隨著科技的發展,望遠鏡也在不斷的進化,才有了後來的不平凡的「少年」——哈勃望遠鏡!
望遠鏡的局限
當望遠鏡的放大倍數越來越高,人們想要觀測的距離越來越遠,渴望看到更加清晰的圖像時,才突然醒悟,這一切多麼可笑。可笑自己對地球的無知,可笑自己的渺小。望遠鏡可以不斷改良,但觀測環境不能,當在地面觀測達到極限的時候,人們觀測的星空也變得有限。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大氣層!大氣層是保護地球而存在的,但是對於觀測星空來說卻是最大的障礙。
大氣層很不穩定,會造成星光閃爍,就好像我們平常說的:「一閃一閃亮晶晶」。當大氣層將紫外線和紅外線吸收後,我們觀測的星空就變得「渾濁不堪」。有時忽明忽現,有時乾脆消失。為了尋找解決辦法,天文學家曾經不斷地變換方位,尋找大氣層最薄的地區進行觀察,但結果都不盡人意。凡事終有解決辦法,這得感謝一個人,他是《飛往星際空間的火箭》的作者——赫爾曼·奧特伯。
解決之法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赫爾曼·奧特伯,他是一位「火箭師傅」,他提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想法:將望遠鏡送上太空!確實,將火箭送上太空就可以解決地面觀測極限的問題了。美國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對此還闡述了太空望遠鏡的優勢:清晰度無限上升;可以全天候工作而且還是全波段接收。人們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宇宙景觀!不過,想要將望遠鏡送上太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當時二戰才結束不久,百廢待興,資金缺乏,技術該需要攻克,我們能做到嗎?
哈勃望遠鏡的誕生
母親懷胎十月生下可愛的寶寶,這是偉大,但同樣是辛苦,尤其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疼痛無止盡的襲來,母親「咬牙切齒」,費盡全身力氣終於將孩子送到這個世界中,那一刻所有人都是開心興奮的。哈勃望遠鏡就是我們「孩子」。
1962年,人們再一次提到太空望遠鏡,並且也希望能夠製造出一個巨型望遠鏡供人類研究星空,於是乎這個項目就成立。在這過程中,以美國宇航局(NASA)為主導,這是因為當時航空領域最發達的就是美國。項目成立,便是要解決經費問題。誰也不想在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就面臨沒錢買奶粉的局面。但為了湊齊哈勃望遠鏡的奶粉錢也是費了很大力氣。
1969年,阿波羅登月成功,NASA在航空領域的經費就開始大幅度縮減,因此哈勃望遠鏡即將面臨夭折的地步。為了挽救哈勃望遠鏡的項目,無數天文學家開始拜訪各國政界要領,希望能得到資金的支持,不斷地向外界介紹太空望遠鏡的優勢和好處。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總算成功了。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比如說望遠鏡的口徑需要減小,各種儀器設備都要降低要求。
起名
太空望遠鏡項目正式成立,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孩子」出生了,出生後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取名字,該取什麼好呢?這大型的望遠鏡是用於觀測星空的,那麼就用證實了其他星系存在的人的名字吧!於是,它有名字了——哈勃!美國天文學家艾德溫·哈勃,不僅發現了其他星系還提出了宇宙膨脹假說,是當之無愧的天文學之父,正是他開拓了星空知識,它能夠被安上哈勃這個名字是它的榮幸。
哈勃的成長
在金錢到位之後,就是不斷給「孩子」為奶粉,到底用什麼牌子的奶粉呢?這下難倒了很多科學家,在太空的環境中,要怎麼送哈勃望遠鏡上太空呢?後來美國宇航局提出了採用太空梭模型,後來證實這個想法最聰明。於是便開始有條不紊進行製造,各部件的製造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終於在1985年12月,哈勃望遠鏡的各部分都已經製造完成。
哈勃發射
人們已經計劃好了在1986年10月發射哈勃望遠鏡。可是意外卻發生了。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空中爆炸,導致7名太空人死亡,這件事對NASA打擊很大,也讓無人開始質疑NASA的能力。於是,NASA的所有太空梭都被迫停飛,其中就包括哈勃望遠鏡,這位苦苦等待飛翔的「少年」。
「百因必有果」,在不斷的檢查下,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是o形橡膠發生了變化,導致核洩漏發生爆炸。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NASA從不服輸,在調整心態後,對太空梭進行了檢測和改造。這位「少年」迎來了飛翔的時機。在1990年4月24日,「少年」坐在太空梭上出發了。
如今,「少年」已經30歲了,已經步入中年,在這段時間裡,他為人類拍下了很多珍貴的照片,讓我們見識到了更加美麗的星空。「少年」真的長大了,我們為你高興,但更想對你說一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