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忠:堅持「雙A」戰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創新生態

2021-01-11 人民網

  11月12日, 2020上海鯤鵬生態夥伴大會在徐匯區盛大舉行。「很高興上海鯤鵬生態夥伴大會這次選擇在上海、在徐匯召開,這個選擇無疑是最正確的和最合適的。」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在致辭中的自豪與自信溢於言表。

  

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在大會上致辭

  「雙A」戰略,全力打造高質量的新增長極

  為什麼是徐匯?方世忠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道出了原委。徐匯文化底蘊深厚,徐匯有1000多年的龍華古寺、700多年的黃道婆文化、400多年的徐家匯文明、100多年的上海工業文明,是上海中西文化的交匯地,也是海派文化的發源地。同時,徐匯創新資源豐厚,是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匯集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等121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上海交大等18所高等院校以及國家級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工作或居住在徐匯的兩院院士就有108名。

方世忠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

  「無論是從底蘊傳承、要素資源,還是產業功能上來說,文化和科技都是徐匯最亮眼的城區名片。所以我們堅持從自己最有優勢、最有資源的領域入手,提出了『ART&AI』雙A發展戰略。」方世忠說,「這既是我們順應發展浪潮、搶佔產業潮頭的必由之路,也是對接國家戰略、構築獨特優勢的主動之舉。」

  據方世忠介紹,「雙A」戰略中,一個A是AI——人工智慧,徐匯在全市率先發布了AI新高地建設「T計劃」,重點打造西岸智塔(AI Tower)和北楊人工智慧小鎮(AI Town)「雙T」載體。目前已集聚了期智研究院、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和樹圖區塊鏈研究院,以及阿里、騰訊、網易、商湯、依圖等300餘家人工智慧研發機構和標杆企業,初步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的產業生態和企業集群,人工智慧相關產出增幅連續兩年超過30%,徐匯人工智慧產業集群成為上海唯一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並獲國務院表彰。

  另一個A是ART——當代藝術,徐匯實施「西岸計劃」,推進美術館大道建設,集聚了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西岸美術館、西岸大劇院和油罐藝術中心在內的20餘座高品質文化場館。上個月,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上海新地標「西岸藝島ART Tower」正式啟用,與相距不足百米的「西岸智塔AI Tower」交相輝映。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上海國際文物交易中心先後落戶西岸藝島,線上展示交易系統也同步上線,去年以「藝術西岸、聯動全城」為主題,實現了「百場活動、百億貨值」的成果,助力上海打造千億級規模的藝術品交易市場。

  

西岸藝島(Art Tower)已成為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新地標

  而落實「雙A」發展戰略的核心區就在徐匯濱江。這裡曾是上海近代民族工業的搖籃之一,也是建國後上海很長一段時期重要的「鐵、煤、砂、油」大工業廠區。2008年,上海舉辦世博會讓徐匯濱江獲得了華麗轉身的機遇。這幾年,徐匯濱江圍繞「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的目標願景,按照規劃引領、文化先導、生態優先、科創主導的發展理念,正在從工業鏽帶轉變為生態秀帶和生活秀帶,正在從工業鏽帶轉變為創意秀帶和創新秀帶。

  面向未來,方世忠說,徐匯將在「雙A」戰略的引領下,聚焦人工智慧、生命健康、藝術傳媒、科技金融四大特色產業集群,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藝術與科技、金融相融合,生產與生活、生態相融合,加快建設「一港一谷一城一灣一倉」五大各百萬體量標杆項目,讓西岸傳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西岸楓林灣和西岸創藝倉,成為全球城市卓越水岸這條金鍊上的五顆璀璨「珍珠」,加快打造徐匯濱江高質量增長極,成為集中展現徐匯創新濃度、經濟密度、營商溫度的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攜手華為,協力打造最領先的科創生態

  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與徐匯結緣。2020年11月12日舉行的上海鯤鵬生態夥伴大會上,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正式入駐西岸智塔,徐匯攜手華為啟動共建,雙方合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正式啟用

  攜手鯤鵬,方世忠充滿自豪和期許。「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是上海首家基於鯤鵬技術的新計算產業生態發展基地,具有領先的核心技術和完善的產業生態鏈整合能力。未來,將以數字經濟底座服務國家安全戰略、產業升級布局價值高地、人才聚集打造創新平臺為目標,推進鯤鵬生態賦能平臺、轉型支撐平臺、產業創新驗證平臺、產業人才培養集聚平臺、實踐成果展示平臺等五大平臺和產業落地孵化器建設。」

  方世忠坦言,徐匯將與鯤鵬著重在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一是發揮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技術優勢;二是依託徐匯「四大」資源的集聚優勢;三是主動放大產業高端人才的引領優勢。「我對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深耕徐匯、發展壯大充滿信心。期待雙方能夠緊密聯合、優勢互補,攜手打造上海乃至全國領先的技術創新的新生態、新標杆、新高地。」

  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落戶的西岸智塔,可以說是上海人工智慧產業地圖上的一個地標,也是徐匯搶佔人工智慧發展風口的一個見證。「徐匯始終與AI一起奔跑。三年多以來,我們堅守初心、保持耐心、展現雄心,聚力做到『四個強化』,徐匯人工智慧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

  

西岸智塔(AI Tower)已成為上海人工智慧產業的新地標

  方世忠介紹了「四個強化」的具體內容。一是強化先發優勢,早在2017年徐匯就搶下先手棋,在全市率先提出打造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慧高地的新地標和核心區的AI發展願景,目前已成為上海人工智慧產業地圖「人字形」布局的交匯點;二是強化集聚效應,聚焦「雙T」載體,重點打造西岸智慧谷品牌,以120萬平方米的西岸智塔為例,已落戶21家人工智慧企業,匯集1位圖靈獎得主、6位院士、150餘位博士和3000名技術人員,可說是迷你版的「垂直矽谷」;三是強化品牌引領,堅持把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作為行業對話的「新平臺」、投資環境的「放大器」和優質資源的「引力場」;四是強化場景應用,聚焦「AI+垂直細分領域」,持續創新5G+AI示範應用,每年推出一批應用場景項目,推動更多人工智慧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在徐匯率先「試水」。

  「作為人工智慧的先行者與探索者,徐匯下好了先手棋,我們更要做強後續力,讓人工智慧的『頭雁』效應更加凸顯、充分釋放。」方世忠強調,面向未來,徐匯將圍繞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慧高地總目標,立足「雙A」戰略,著力打造最精準高效的AI生態、最開放創新的AI平臺、最高端集聚的AI產業、最智慧共享的AI城區,實現「從有到優」的新跨越。

  建設「兩網」,聚力打造最智慧的卓越城區

  城市治理軟實力,也是營商硬環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上海全力推進的「兩張網」建設,正助力上海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

  對此,方世忠認為,「一網統管」和「一網通辦」兩張網建設是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和建設智慧城市的牛鼻子工作。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徐匯堅持理念轉變和體制改革並重,從政府部門為中心轉變為市民企業為中心,實現了「進一網、能通辦;來一窗、能辦成」。作為上海「一網統管」建設先行區,圍繞「高效處置一件事」,徐匯把握以人為本、整體政府、智慧治理的核心要義,通過技術賦能,推動城市治理實現「三個轉變」,即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互動型轉變,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

  

      

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政務大廳和城運中心指揮大廳

  如今,徐匯「一網統管」建設經歷了1.0版、2.0版,目前剛剛完成了從2.0到3.0的迭代升級,突出全域感知、全息智研、全程協同、全時響應,初步構建了「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一雲匯數據、一人通全崗」的城市治理體系。

  3.0版的「一網統管」有哪些特點?方世忠給記者作了詳細介紹——

  聚焦實戰管用,明確了區級城運平臺和大平安、大建管、大市場、大民生領域深化應用的「一梁四柱」平臺架構,區城運中心和區應急聯動指揮中心平戰聯動、晝夜銜接,形成了統一指揮、數據共享、實時調度、處置及時的城市運維體系。

  聚焦基層愛用,歸集市、區以及社會第三方數據,打造釋放算力算法、支撐智慧網格的「超級工廠」城運中臺,重點研發了平安指數、風貌保護、營商服務、精準救助、民意分析等應用場景,推動條塊管理隊伍向網格單元集中,真正實現「格中有人、人能管事」,今年全區通過移動端和智能感知設備上報的網格案事件分別較上年增加了12.1%和34.9%。

  聚焦群眾受用,疫情期間火線開發「匯治理」疫情防控系統,累計訪問次數破億,並成為全區統一移動端入口。在此基礎上,推出涵蓋全區近萬家沿街店鋪的智慧商鋪「匯商碼」,賦能市場監管和企業服務。同時,開發「12345」熱線智能感知系統,用數據分析代替經驗判斷,「12345」熱線處置考評始終排名全市前列。

  方世忠表示,接下來,徐匯將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堅持「應用為要、管用為王」,按照「三級平臺、五級應用」架構,進一步做實做強街鎮城運平臺功能,力求在最低的層級、最短的時間,以最小的成本,解決最大的關鍵問題,實現最佳的綜合效益。同時,抓住「兩網」建設的契機,讓數字政府建設與數字社會、數字產業發展相互賦能,充分運用並釋放數據產能,加快城區數位化轉型,推動徐匯邁向「卓而獨特、越而勝己」的卓越城區。

(責編:畢磊、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 奮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
    比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方面,綿陽是成渝地區的第三大經濟體;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面,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R&D經費支出(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居全國城市前列;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方面,綿陽一直是國家改革重要的布局地,國務院目前向全國推廣的56條全面創新改革經驗,綿陽就貢獻了9條;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方面,綿陽有著優良的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營商環境第三方測評在省內名列前茅
  • 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制高點 上海打造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
    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會長、東軟集團副總裁邢波表示,金融科技已成為產業數位化轉型的新武器,也是踐行普惠金融、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引擎,「不斷發展的產業變革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模式,為金融科技的反芻創新構建了良好生態。」
  • 海能達榮獲"2020行業影響力品牌獎" 堅持「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
    海能達憑藉堅定了極「質」的產品研發理念、堅持自主創新、堅持做客戶最信賴的產品榮獲本次峰會2020行業影響力品牌獎項,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 周炎周總現場接受大會媒體採訪,進行了深度分享:1、海能達獲得了本屆峰會行業影響力品牌獎,請問公司能夠成長為全球專網行業裡有影響力的品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 重慶璧山:傾力打造「1+3+N」創新體系 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小氣候」
    全區科技創新大會暨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動員大會的召開,更是吹響了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的號角。璧山高新區作為全區工業經濟的「頂梁柱」,是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稅收最重要的來源。如何搶抓重大戰略機遇集中期,傾力打造「1+3+N」的創新體系,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小氣候」,加快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璧山報邀請到璧山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志鳴進行探討。
  • 北京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文化節慶活動,助力國際交往中心...
    北京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文化節慶活動,助力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發展 2020-09-27 15: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西安高新區:廣聚人才資源創新,打造硬科技「名片」
    今年6月15日,高新區全面啟動創建首個國家級硬科技創新示範區,繪就了「五年三步走」的發展藍圖,明確到2025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硬科技示範區戰略目標,致力當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一突出引育用留,著力打造絲路人才特區
  • 騰訊課堂首屆生態峰會在汕頭舉辦,全方位戰略升級打造終身教育新生態
    此次峰會聯合主辦方汕頭華僑試驗區是以「文化」為特色的國家級戰略平臺,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將圍繞教育產業落地合作展開。這次合作既是出自雙方的的共同戰略願景,也是順應產業升級趨勢,以創新創業拉動就業。
  •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直播平臺
    支持直播電商做大做強,上海又有創新舉措。日前,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發布促進上海市直播電商創新發展措施,提出要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平臺,培育優質MCN(Multi-Channel Network,新的網紅經濟運作模式)機構,同時加強對直播電商人才的培訓,推薦符合要求的直播人才納入人才工作重點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目錄。
  • 聯想戰略籤約維諦技術(Vertiv)共同構建新型ICT基礎設施服務生態
    聯想集團與維諦技術(Vertiv)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戴煒表示,維諦技術(Vertiv)是全球ICT行業關鍵基礎設施整體解決方案及一體化服務的主流供應商,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和技術優勢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外交思想,堅定維護多邊主義,與各方一道落實好《巴黎協定》,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巴黎協定》於發展中國家有利,於全球可持續發展有益,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協定確定的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與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選擇相一致。
  • 廣汽新能源打造北京車展科技秀,全球首發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
    但在純電動技術領域,中國車企與國際車企處於同一起跑線,並已實現部分技術的全球領先。廣汽新能源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打造世界級產品和服務,為用戶帶來「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在純電動力系統的研發應用上,致力於推進系統集成化,實現小型化、輕量化的產品迭代。
  • 【好書推薦】陳少民的《戰略高地》:關於全球競爭與創新
    現在每一家半導體公司,一出生就站上了全球競爭的舞臺,在這個強敵環伺的紅海戰場,在這個具有戰略基石意義的行業,半導體不僅是公司之間的戰鬥,更是國與國之間的硬實力對壘。半導體行業的全球競爭在中國加入之前,已經隨著IT信息技術產業的高速發展持續了很多年。太陽底下無新事。
  • 創新技術 堅守品質 楚環科技榮獲「VOCs治理影響力企業」
    北極星VOCs在線訊:2020年11月底,北極星環保網、北極星大氣網隆重開啟「2020『北極星杯』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評選」。活動歷時2個多月,從報名初選到入圍企業公示,到投票、公布獲獎名單,再到最後頒獎典禮,杭州楚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藉出色的廢氣惡臭治理業績和良好的品牌信譽在眾多參選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VOCs治理影響力企業」獎項。
  • 全球頂尖數據分析企業來了!SAS廣州數字生態創新中心在黃埔開業
    6月28日,全球第一的數據分析企業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設在黃埔區廣州科學城的數字生態創新中心開業。SAS中國區副總裁何巍表示,該中心是SAS在華第一個坐落於一線城市的創新中心,希望進一步將其定義為「SAS加速賦能產業」的旗艦店,依託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的產業布局和科技創新政策,通過具有專業運營經驗的運營合作夥伴,聚力打造數字生態產業新標杆。
  • 上海: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平臺,培育優質MCN
    措施中提出,要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平臺。該措施包括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直播電商平臺,推動國內外頭部平臺在滬設立功能性總部,培育一批生活服務、工業品、農產品等專業直播電商平臺。一、支持直播電商主體做大做強(一)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平臺發揮上海電子商務發展的規模效應和創新示範作用,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直播電商平臺,推動國內外頭部平臺在滬設立功能性總部,培育一批生活服務、工業品、農產品等專業直播電商平臺。
  • 漢高向戰略合作夥伴萬華化學頒發全球創新獎
    上海2020年11月13日 /美通社/ -- 漢高粘合劑技術業務部向其戰略合作夥伴、全球領先的聚氨酯生產商萬華化學頒發了年度供應商創新獎,以表彰其與漢高貫穿價值鏈的密切的成功合作。萬華化學總部位於煙臺,是第一家獲得漢高粘合劑技術業務部供應商創新獎的中國公司。
  •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讓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起飛跳躍」,從過去...
    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徵六號,具有把500公斤載荷送到700公裡軌道的能力;中國原創、國際首個抗老年痴呆藥物「九期一」,打破該領域近20年來沒有新藥上市的局面;國內首款商業化下肢外骨骼機器人Fourier X1,可以感知人的運動意圖,幫助有肢體運動障礙的用戶像普通人一樣邁步行走……在位於上海浦東丹桂路的張江科學城展示廳,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記錄著張江高科技園區自1992
  • 總建築面積約63萬平方米 兩江協同創新區面向全球徵集概念性建築方案
    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兩江新區將於11月20日啟動兩江協同創新區概念性建築方案設計國際徵集活動,以「產業協同、人才協同、生活協同、生態協同」為主題,向全球徵集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建築方案,本次國際徵集包括3個項目,總計容建築面積約63萬平方米。
  • 艾佳生活攜手加拿大房佳佳,「人工智慧」技術戰略布局全球
    2014年年底,艾佳生活成立,在國內首個研發出真正以技術為驅動之一的網際網路家居生態平臺。這是國內傳統家居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從融資時估值10億,到2016年訂單額17.6億,到今年的訂單額100億。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持續地實踐、優化、創新,為其帶來了網際網路倍增效應。
  • 北京市朝陽區副區長:鳳鳴計劃培育一批具全球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
    暴劍表示,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彰顯了創新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