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會帶來新的造富機會。
如PC網際網路時代,有了網際網路以後,人們就開始在網上工作、線上購物,於是電商的紅利誕生了。
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手機上,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於是就產生了社交化零售模式。
那麼在未來的3-5年,普通人如何抓在市場的不斷變化中,抓住新的紅利呢?請看下面的內容。
1、認清社區電商模式
2、抓住社交電商紅利
3、新個體的盈利模式
一
什麼是社交化零售?顧名思義,就是依託社交媒體平臺與粉絲、用戶之間產生的交易關係。
那麼在2020年,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化零售模式,就數社區電商。今年網際網路前五的具體公司,都在布局社群電商模式。如阿里、美團、京東、拼夕夕、滴滴。
因為線上的流量消失以後,所有的網絡公司,都想通過下線作為入口。
所以入局社區電商,以生鮮果蔬產品為主,就可以通過剛需、高頻的消費作為入口,搶佔更多用戶資源。
社區電商在未來的5-10年,都將成為新的紅利。
如果社區店、寶媽等人群,現在加入社區電商平臺,就可以在紅利中分得一杯羹。
不過這種社區電商模式,雖然是紅利,但非常局限,一個小區只能有1個團長。而且團長的角色更多是社區店主。
因為社群店主,本身都有場地,可以通過下線作為入口,社群作為營銷場景,通過平臺賦能獲取更多的流量和業績。
那麼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如何在社交化零售時代,搶佔紅利呢?必須認清社交電商的趨勢。
二
社區電商與社交電商的區別是什麼呢?
社區電商是以社區為中心,社群為銷售場景,通過團長作為分享傳播,產生銷售裂變。
社交電商是以社交關係鏈為流量入口,社交空間為銷售場景,通過用戶與用戶直接的分享傳播,實現銷售裂變。
也就是說社區電商只局限於社區,而社交電商可以在任意的社交化場景,去實現盈利。
那麼社交電商具體該怎麼落地呢?今天我們從平臺維度和個體兩個維度去做深度的剖析。
從平臺維度來說,可以打造低價拼團社交電商模式、內容社交電商模式、自營式社交電商模式。
低價拼團社交電商,是依託S2B2C模式,針對的是三四線以及鄉村人群。
S端平臺對上需要整合上遊資源。就是可以與各大品牌合作,幫助她們清理尾貨。
因為每個品牌,每年都會積累大量的庫存,所以通過社交零售模式,可以通過低價拼團,快速銷售產品。
而且這種低價拼團的社交電商平臺,不但可以直接銷售給需求人群,也可以通過分享經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分享傳播中。
自營式社交電商模式,更多針對的是品牌商或者廠家,打造的垂直化的社交電商模式。
如我們是做化妝品的,可以依託小程序在社交場景,打造屬於自己的雲商城,把產品直接銷售給用戶。同時也可以藉助用戶,產生分享傳播,實現銷售裂變。
如老帶新可以獲得獎勵,老用戶分享傳播,產生交易以後可以獲取15%左右的銷售分潤。
內容社交電商,是以社交媒體平臺的生態,為自媒體作者、行業的意見領袖,提供粉絲變現的供應鏈。
這種模式可以直接入住到短視頻、圖文、直播等多種平臺,開通分銷小店,讓更多的達人參與銷售,實現利益共享。
相當於把傳統的經銷商模式,變成了個體為銷售單位,通過內容帶貨的方式實現變現。這種模式適合有供應鏈整合能力的企業去運營。
三
傳統的電商模式,更多針對的是消費市場,運用的是公司加團隊的經營方式,通過銷售去賺錢。
社交電商模式,則針對的是創業市場,運用的是平臺加個人的經營模式。可以運用上述的方式,通過平臺賦能,藉助更多新個體實現創業。
同時個體也是一個經營單位,可以通過私域流量、社交關係、社群營銷、粉絲變現實現盈利。
如有內容生產能力的自媒體作者,可以入住到社交媒體平臺,用內容為粉絲提供解決方案,通過內容帶貨實現變現。
那麼對於有社群經營能力的個體來說,可以直接入住到低價拼團、自營式社交電商平臺。
這樣可以為社群的成員推薦、優惠折扣的商品、拼團活動,實現持續的盈利。
在社交電商時代,如果不會內容生產,不懂社群運營,該如何賺錢呢?
只要你有碎片時間、有手機,就可以通過在社交媒體平臺、在好友圈、在親友群、為潛在的需求者,提供內容、解決方案、優惠活動獲取報酬。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會有很多疑問,平臺具體每一步該如何搭建社交電商平臺,個人又該如何做粉絲運營,生存內容呢?請點擊下方的專欄,查看更多社交電商運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