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陀山的溫柔秋日,禪庭信步,且聽風吟與鐘聲!

2020-12-13 騰訊網

9月初秋,

普陀山進入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候。

秋風送爽,藍天白雲,澄淨海水...

美好得令人欣喜,叫人感動。

秋天來了,普陀山的寺廟更美了!

去寺廟裡來一場「心的放鬆」,

看著檀香嫋嫋,聽著陣陣梵音,

在悠揚鐘聲下,尋找安寧祥和...

這些靜謐的寺廟等你打卡!

普濟禪寺

普濟禪寺,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中最大的寺院,供奉觀音大士的主剎。

寺廟的獨特之處在規劃布局和建築設計上的獨具匠心,沿中軸線上依次築有正山門、天王殿、圓通殿、藏經樓等建築,堪稱「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是中國寺院建築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築的重要遺存。

秋日的普濟禪寺,古樹參天,禪院幽深,禪意滿滿,一縷香菸繚繞,萬般塵埃等閒。放下手機,在那聲聲悠揚的禪音中,將煩惱、焦慮、悲傷、壓力一一倒空,沉靜一顆浮躁的心。

法雨禪寺

法雨寺,又稱作「後寺」,其規模僅次於「前寺」普濟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賜「天華法雨」額,遂稱法雨禪寺。

全寺依山取勢,分列六層臺基上,入山門依次升級這種層層拔高式布局,不僅精緻恢弘,也體現了相當程度上的建築美學。

拾階而上至寺廟,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浸潤著佛法禪音,自有一種慈悲氣魄,心靈仿佛在一瞬間得到了淨化。

慧濟禪寺

慧濟寺,深藏於森林之中,以幽靜稱絕。該寺因山制宜,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條平行線上,與左右廂房相擁,頗有浙東園林建築風格,為其它禪林所少見。

大雄寶殿用主殿頂用天藍、淡綠、鵝黃、紫紅等彩色琉璃瓦蓋成,陽光之下光芒四射,形成「佛光普照」奇景,煞是壯觀。

踏入寺廟,便從瑣碎的世俗裡逃離,走進一片聖潔的天地之中。慧濟禪寺在這個美麗的秋天,正等著遊人來一場世間最美的修行。

寶陀禪寺

寶陀講寺,興建於1999年11月6日,選址普陀山廬幹庵舊址,位於萬佛塔對面,是普陀山上近些年新修的一處寺院。

整個寺院依山而建,仿清朝皇家風格的建築配上大理石的臺階,恢弘大氣。其中軸線主體建築為牌樓、鐘鼓樓、天王殿、圓通寶殿等,多採用北方明清宮廷式建築風格,東西兩側建築除戒壇殿外,方丈院、庫房、僧寮等則採用南方古建築風格。

秋日裡走進寺廟,讓清風滌蕩你的肺腑,讓天籟波動你的心音,暫時忘卻俗世生活的壓力和憂愁,用短暫的身心放空來療愈自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在普陀山的溫柔秋日,

邀您共賞最美的禪寺風景!

圖/豆芽部落 吳盛

關注「普陀山文化旅遊」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經典句子摘抄:且聽風吟,靜待花開
    《且聽風吟》 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發表於1979年。它也是作者的成名作,這部作品的問世改變了村上的命運,使他走上了作家之路。作者在他快要30歲的時候給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且聽風吟,靜待花開。下面,讓我們一同欣賞書中的經典語句吧,也許有些淡淡的憂傷,但是,在村上的句子裡,似乎我們可以稍微放慢前進的腳步,靜靜感受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
  • 《且聽風吟》:縱使一直在失去,人生也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
    最近無意聽到温嵐唱的一首歌《夏天的風》,其中有句歌詞特別有意思:「溫柔懶懶的海風,吹到高高的山峰,溫的風,山的峰,吹成了山風。」這句歌詞隱晦得顯出了「温嵐」這個名字,也體現了一種趣味,原來感受著大自然的風景,亦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即使只是能簡單地聯想到名字,但那也是顯露一個人存在於世上的證明。
  • 村上春樹成名作《且聽風吟》——被放大的作品
    (驍騎原創)本來我想把兩本書放到一起說,一是因為都是村上春樹的作品,第二我認為《且聽風吟》被放大了;另一本《天黑以後》被嚴重低估!之所以這樣說,除了我不知深淺狂妄自大之外,還有些別的原因。今天先說說《且聽風吟》。
  • 蓮風搖曳四海崇 記者探尋「海天佛國」普陀山
    普陀山寺廟的一角(圖片由普陀山朱家尖管委會提供)梵宇林石、寺塔崖刻、鐘聲濤音……在1390座島嶼組成的舟山群島中,普陀山是一個面積不到12平方千米的小島,但卻因其山海美景與佛教人文相依相伴,充滿著神秘的色彩。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
  • 第二夜:且聽風吟
    今天鬥膽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村上春樹的處女作《且聽風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一個酒吧老闆成功轉型成為知名的作家? 「故事從1970年8月8日開始,結束於18天後,即同年的8月26日。」20世紀60年代與70年代的日本剛結束二戰,舉國上下百廢待興,政治間風起雲湧。
  • 【食譜】夏日午餐,且聽風吟
    只有知了的叫聲,一切都安靜下來,夏天,就是躺在涼蓆上,任由暖風吹進來,最好,旁邊放著一盆切好的西瓜,西瓜的香味一陣一陣飄來這才是記憶中夏天的味道,青草,西瓜,涼蓆的清香不需要油膩的食物,一切清新起來,心情也舒爽,且聽風吟
  • 《且聽風吟》:靈魂深處的「天空之城」
    為了能讀懂村上,我竭盡所能去尋找他的所有作品,經過細心的挑選,我還是決定拜讀他的處女作《且聽風吟》。開始閱讀的時候,由於作品的整體內容跳躍性很大,給人一種隨意之感,故而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也並不能將自己沉浸在作品中,甚至一度懷疑作品的可讀性。
  • 舟山普陀山:在素食餐廳,來一場舌尖上的朝聖
    懷著虔誠,千裡迢迢來到普陀山。這不僅是朝佛的信仰之旅,也是舌尖的朝聖之旅。來普陀山,怎能不品嘗一次素食?尤其是當「食素」這一超脫而慈悲的行為,發生在山海之間、佛門淨地,儀式感便油然而生。普陀山普濟寺素德福餐廳,便為素食者提供了別樣的儀式感。海天佛國,山海之間皆淨地,普陀山上,素德福裡有清歡。
  • 6月2日起寺廟恢復開放,想到了就來普陀山吧
    六月的普陀山即將進入梅雨時節暑氣漸起一切都慢慢好起來了關閉多日的寺廟也將於6月2日正式重開慢慢拾階而上穿過一個又一個殿堂又好似是穿過一層又一層的煩惱從圍牆那邊傳出低沉的誦經聲偶爾帶著一陣沉悶的鐘聲一切回歸到了原來的模樣
  • 從《且聽風吟》,看村上春樹初期作品所呈現出的個人文學藝術特色
    《且聽風吟》這部小說所體現的獨特寫作技巧,無疑都成為了村上春樹後期作品的源頭與雛形;無論是作品中清爽簡潔的語言風格,還是作品表現出的「村上春樹式」的疏離感,幽默感,都構成了村上春樹作品的基本情調。小說所呈現出簡潔明快,爽淨直白的語言風格村上春樹在這部《且聽風吟》這部小說裡將貼裹在語言周身的各種贅物全部衝洗乾淨,使其一絲不掛的,然後再排列好,拋出去。
  • 「普陀山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普陀山三寶」,久負盛名,那你知道是哪三寶嗎?01多寶塔多寶塔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建築物,且原貌保持最為完整。02九龍藻井九龍藻井位於普陀山法雨禪寺的九龍殿內,說起它的來歷,還得追溯到清康熙年間。擁有400多年歷史的楊枝觀音碑,與普陀山有著難解之緣,明萬曆十六年,侯繼高順遊普陀山,虔心祈禱,將自己珍藏多年的閻立本的觀音像勒於石,植於寶陀寺(今普濟禪寺)前殿。
  • 浙江普陀山重新開放,朝聖普陀山,那些拜佛「禁忌」您還記得嗎?
    最近幾個月來,國內不少旅遊景區都陸續對遊客開放,不過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浙江省內的所有的古剎寺院還處於關閉狀態,但是從6月2日起,省內所有寺院都將重新有序開放,這當然也包括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著觀音菩薩道場之稱的,普陀山,這對一些常年會去普陀山祈福禮佛的遊客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 且聽風吟|親情、友情還有愛情的疏離感,是維持關係穩定的方法?
    《且聽風吟》的作者是村上春樹,如果你要了解村上春樹,那麼就要從這邊小說開始,《且聽風吟》是村上春樹的青春小說處女作,這部小說描述的是一個簡單輕盈的青春故事,小說以第一人稱「我」作為口述,描述了我離開東京學校回到老家神戶的18天裡發生的事情。
  •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這一生,風雨兼程,而孤獨不過是一種常態
    合上《且聽風吟》,似乎被卷進去了一種莫名的情緒,青春歲月裡的孤獨、無奈和無法言明的不安。
  • 趁陽光 感受宜昌秋日的溫柔
    在王安石的筆下,秋日的多情唯美的。即便是一幅畫也難刻畫這自然的秋景。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而範仲淹覺得晴空下的秋日是多情的寒煙陣陣,斜陽無限!
  • 普陀山日記|山上的人,島上的人
    普陀山有很多有意思的人,開元觀堂酒店的花工老夏肯定是一個,他也是我在普陀山上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早上九點鐘,在酒店門口看到老夏的時候,他已經工作了兩個多小時。他今天的任務是要把寶庫裡的盆栽全部鋪到正門口兩邊的小道上。掄起鋤頭,把土鬆了,再把一串紅、瓜葉菊等盆栽的小盆摘掉,埋到土裡。根莖不能離土,持續保證養分,再把土填平。
  • 【大理國撒歡指南】之 且聽風吟 下關城
    因地處風口,為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中的「風」景。這風亦有來由,話說從前的從前,蒼山斜陽峰住著一隻通體雪白的狐狸姐姐,因機緣巧合愛上一位白族書生。終於忍不住日夜思君,便化作美女下山去尋書生與之相戀。不料此事被羅荃寺法師得知,不願其婚配,便將書生打入洱海。白狐姐姐為救郎君,匆匆趕去南海找觀音菩薩求助,菩薩念其一片真情,給了六個風瓶讓她吹乾洱海水救郎君。
  • 普陀山觀音法界年內開園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道慈大和尚主持會議(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舟山市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周開龍講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2020年8月27日下午,普陀山佛教協會在普濟禪寺內壇會議室召開了會長辦公會議和常務理事會,研究普陀山佛協進一步深化規範管理工作舉措
  • 國慶,背反城市喧嚷,一起去鼓山上聽禪聽風
    秋日的暖陽在樹影間搖曳,城市的喧囂與嘈雜早已被拋在了腦後。除卻風聲,一切都很靜,很靜,林中鳥鳴啁啾,依稀間還有秋蟬之語。逃離塵網,與世隔絕,生活壓力下逼仄的心神被風劈出豁口,小徑化作通衢。在殿前,雙手合十,虔誠地許一個願,發現心境從未像此刻這般靜且淨。寺裡的鐘聲悠遠綿長,猶如可以穿山越嶺一般。
  • 村上春樹語錄,打動每一個孤獨的人:且聽風吟,靜待花開
    ——《且聽風吟》26.世上所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某個寶貴的東西,但能找到的人不多。即便幸運地找到了,那東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損傷。但是,我們必須繼續尋求。因為不這麼做,活著的意義就不復存在。——《無比蕪雜的心緒》27.且聽風吟,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