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阿拉善蒙古族傳統服飾

2020-12-21 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

蒙古族傳統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款式和顏色上有所差異。阿拉善蒙古族傳統服飾分為和碩特服飾、喀爾喀服飾、土爾扈特服飾和蒙古族穆斯林服飾,各部落服飾各具特色,蘊涵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阿拉善蒙古族傳統服飾的與眾不同之處!

阿拉善和碩特服飾

阿拉善和碩特服飾,與其他地區蒙古族服飾有著很多共同的特徵。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與遊牧遷徙過程中, 經歷了幾個世紀不同地域、文化、習俗、環境和經濟諸多因素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簡潔樸實、莊重大方的穿著風格。

配飾:頭帶、辮套

配飾:鼻煙壺、鼻煙壺袋

女士禮帽

阿拉善喀爾喀服飾

喀爾喀服飾比較傳統。因長期在阿拉善戈壁生活,男女都穿得比較寬鬆,下擺處不鑲邊,前襟上緣鑲單色窄邊,坎肩長而寬大,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於騎乘。服飾色彩使人感到色調明朗、身心歡娛,體現了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服裝的款式褒衣博帶,即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又能體現喀爾喀蒙古族寬厚大度、粗獷坦蕩的性格。

喀爾喀婦女頭飾具有古老的動物崇拜的部落文化特徵,其形狀似牛角,顯現出壯觀大氣的特徵。把頭髮從頭頂分成兩股,用類似水膠的黏合物粘成像盤羊角狀造型,用若干發卡固定頭髮。

阿拉善土爾扈特服飾

土爾扈特服飾,一般袍襟右側系扣、身肥、小馬蹄袖,腰間束以各色綢帶,領子、馬蹄袖均用庫錦。土爾扈特蒙古族由於歷史、自然、地理、氣候等方面原因,與同為阿拉善這片富饒、遼闊熱土上的和碩特、喀爾喀等兄弟部落在服飾上不盡相同。

土爾扈特服飾馬蹄袖小,而喀爾喀服飾馬蹄袖大;土爾扈特服飾男式袍兩側開小衩,而和碩特服飾男式袍左右下擺開大衩;土爾扈特服飾男式袍鑲沿單式寬邊,而喀爾喀服飾男式袍則鑲有雙邊(一細一寬);土爾扈特服飾寬暢肥大,而和碩特服飾緊身合體;土爾扈特婦女不可穿坎肩,和碩特婦女則能穿。

蒙古族穆斯林服飾

在阿拉善左旗東北部,生活著一個獨特民族群體,他們住蒙古包,穿蒙古袍,通用蒙古族語言文字,是地道的蒙古民族。但他們卻有別於蒙古族對喇嘛教的信仰,而信仰伊斯蘭教,不念喇嘛經,而念《古蘭經》,這一族群被學者們稱做「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穆斯林」。

蒙古族穆斯林有自己適合於生活需要的服裝,即右衽、斜襟、高領、長袖、寬大、鑲邊、下擺不開叉的長袍。他們喜歡用對比強烈的、鮮豔奪目的顏色。無論男女均喜歡扎鮮豔的綢腰帶,並視為上身重要的裝飾物。蒙古族穆斯林婦女將兩條髮辮披於後背,左右兩鬢各垂三條珍珠串鏈。前額嵌有一塊金屬質方形八角具有宗教色彩的圖案,其中橫排鑲有三顆大紅珊瑚珠子。

阿拉善蒙古族傳統服飾

各具特色的民族盛裝

既是部落文化的縮影

又是民族發展的歷史痕跡……

華美的阿拉善蒙古族傳統服飾

哪一款是你的最愛呢?

來源:阿拉善廣播電視臺 阿左旗文化館

責任編輯:張金芳

相關焦點

  • 霓裳|烏拉特蒙古族服飾
    烏拉特,一個能工巧匠的蒙古族部落,在360多年前,由呼倫貝爾大草原遷徙至封賞之地烏拉特草原,在漫長的歲月裡,用他們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獨特、優秀而燦爛的民俗文化。烏拉特蒙古族服飾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中華民族服飾林裡獨佔一席。
  • 霓裳|獨具特色的布裡亞特蒙古族服飾!
    布裡亞特蒙古族的服飾有自己獨特的款式風格,尤其他們的紅纓帽和婦女長袍的分割式結構保留著部落和姓氏的服飾特點。保留有蒙古帝國時代蒙古族服飾的諸多特點,因此,他們的服飾明顯區別於其它地區蒙古民族服飾。布裡亞特蒙古族為了尊重和紀念部落聯盟,以帽頂象徵太陽,以帽纓象徵陽光。浩利布利亞特人的帽子縫有11道橫線或13道橫線,他們認為這代表著11個父系氏族或13個父系氏族的姓氏。阿古布裡亞特人的帽子縫有8道橫線,他們認為這代表著8個父系氏族的姓氏。有的帽子縫有32道橫線,據說這代表著浩利和秸利泰布裡亞特32個父系氏族的姓氏。
  • 2020年蒙古族服飾也太___了!
    蒙古族服飾美!要什麼理由!「對稱與均衡」 蒙古族傳統服飾以袍服為主 但新款的設計,褪去了部分厚重感
  • 霓裳|帶您領略烏珠穆沁蒙古族服飾文化!
    服飾介紹烏拉蓋草原上的牧民多屬於烏珠穆沁部落蒙古族,民族服飾多採用繡有紋飾的 紅、綠、藍等多種顏色的綢緞製成,領口和袖口寬大並裝飾有各類吉祥圖案。蒙古族服飾華麗、美觀、別具一格。首飾、長袍、腰帶、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四個主要部分。服飾文化蒙古袍兩袖長而寬大,領子較高,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裝飾。男袍多為藍色、棕色;女袍多為紅色、綠色、紫色。
  • 通遼市首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培訓班開班,傳統文化激發出新活力!
    為提高我市蒙古族服裝服飾行業設計製作水平,挖掘蒙古族服裝服飾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服裝服飾企業競爭力,拉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6月28日,由通遼市委宣傳部、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市婦女聯合會、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共同主辦,通遼蒙古族服裝服飾協會承辦的通遼市首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製作理論培訓班正式開班
  • 蒙古族部落婦女系列(金絲彩巖手工藝作品)
    蒙古族服飾,是蒙古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上古到蒙古汗國,從元、明、清至今,隨著歷史的發展,歷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製工藝等方面,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
  • 最炫民族風:扎魯特旗冬季傳統服飾驚豔全場,摘得桂冠!
    最炫民族風:扎魯特旗冬季傳統服飾驚豔全場,摘得桂冠!」為主題,為期5天的十七屆內蒙古服裝服飾藝術節在通遼市盛大開幕,作為藝術節核心內容的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大賽在通遼碧桂園鳳凰園酒店開賽。
  • 秉承初心做蒙古族服飾的傳承者——偉金高娃
    秉承初心做蒙古族服飾的傳承者——偉金高娃 2020-12-06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學校專訪-- 蒙古孩子新吉祥三寶:騎馬射箭3D One
    其中3D設計是創客教育、STEAM 教育的核心基礎內容,更是未來創新創造的重要生產工具,在STEAM浪潮的影響下,內蒙湧現出一大批3D創客設計小高手,內蒙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學校就是其中一所較為典型的例子,該校是如何開展3D列印設計課程?下面筆者帶著疑問,特此專訪該校信息技術教師、i3DOne官方認證創客導師楠頂老師:  1.楠頂老師好,請您簡單介紹下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學校以及您本人?
  • 霓裳羽衣 千載尋夢
    將漢服作為日常服飾,是她們宣傳漢服文化的途徑,更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習慣。今天,小編特地採訪了我校霓裳漢服社代表"霓小裳",請霓小裳來為我們講述「漢服那些事兒」。小編:首先想問一個困惑小編很久的問題:什麼是漢服呢?
  • 蒙古族服裝服飾本月中旬亮相法國羅浮宮
    9月11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婦聯獲悉,9月中旬,蒙古族服裝服飾將亮相法國羅浮宮。  內蒙古自治區婦聯副主席鄭劍虹介紹,參展的蒙古族服裝服飾作品全部由婦女製作完成,設計精緻,雍容華美,體現了蒙古族服飾時尚化、生活化的發展趨勢。
  • 自治區文旅廳調研鄂前旗蒙古族服裝服飾產業發展情況
    傳統服飾文化為促進民族服裝服飾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服裝行業龍頭企業與民族文化資源相融合,6月3日,自治區文旅廳、市文旅局深入鄂託克前旗,就鄂託克前旗蒙古族服裝服飾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鄂前旗文旅局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陪同調研
  • 帶你近距離感受,蒙古族服飾的文化之美
    身為內蒙古人,對於蒙古族豐富漂亮的服飾欣賞,只限於舞臺和影視劇中,以前從未近距離感受過其中之華麗和高貴。這次有幸來到昭君博物院的青冢藏墨館,一睹蒙古族服飾展中的每一件服裝服飾珍品,每一件都在講述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演變和文化傳承,可謂件件皆藝術。
  • 蒙古族服飾細品味
    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頭飾、首飾、帽子、蒙古袍、腰帶、坎肩、配飾和蒙古靴。頭飾,俗稱頭戴,蒙古語稱為「陶勒蓋伊甲斯勒」,是蒙古族已婚婦女的專利,也是蒙古族服飾中最華彩的部分。蒙古族婦女頭飾幾乎成為一種禮器。如果家中要來客人,女主人是一定要將頭飾裝扮整齊才會見客的;丈夫從遠方歸家,也要戴好頭飾出門迎接;參加別人的婚禮和祭奠活動,頭飾更是不可缺少,否則,會被視為失禮。過去,蒙古婦女一般多戴首飾,女子幾乎人人都扎了耳眼兒,未婚戴小耳環,已婚要戴大銀耳環,大的寶石項鍊。
  • 常州大學舉辦第十三屆「鳳舞霓裳」環保服飾設計大賽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傳承匠心精神,展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11月20日晚,由常州大學團委主辦,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承辦的第十三屆「鳳舞霓裳」環保服飾大賽在輔樓大廳順利舉辦。常州大學團委副書記史鋆、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婧應邀出席大賽,各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院校兩級學生組織負責人以及校友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 央視等多家媒體報導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精品亮相巴黎
    「絲路繡夢 巾幗匠心」中國內蒙古民族服裝服飾藝術精品展9月17-18日亮相法國巴黎,為當地觀眾帶來70套內蒙古民族服裝服飾,其中既有傳統服裝,也有融入現代元素的嶄新設計,絢麗多彩的內蒙古民族服裝服飾,給時尚之都帶來濃濃的內蒙古氣息
  • 探訪蒙古族傳統角弓製作技藝
    探訪蒙古族傳統角弓製作技藝 (1/6) "← →"翻頁
  • 敦煌遺韻、雅魯藏布、草原霓裳……13場非遺服裝秀碰撞現代時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齊元皎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錦繡中華——2019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 系列活動將於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景山公園舉辦。觀眾將在秀臺上看到中華非遺文化與服裝設計的融合,少數民族服飾與現代時尚的交錯。
  • 雲南和四川交界處的瀘沽湖畔少數民族服飾
    ▲瀘沽湖在瀘沽湖的周邊地區主要居住著摩梭族、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共居住著蒙古族等7個民族,大約有13,000人,美麗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民族風情使其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瀘沽湖畔居民住宅在2006年10月,雲南省寧蒗縣舉行50周年慶大型活動,需要定製涼山型彝族服飾、傈僳族服飾和摩梭族服飾,交由霓裳民族服飾替其製作完成。
  • 雲繡霓裳民族服飾才藝暨世界旅遊辣媽大賽等你來
    新聞發布會現場(供圖)新聞發布會現場(供圖)9月13日,記者從2020宣字火腿杯雲繡霓裳民族服飾才藝暨世界旅遊辣媽大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9月1日至10月30日,雲繡霓裳民族服飾才藝暨世界旅遊辣媽大賽將進行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