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有兩家精釀啤酒較受歡迎,基本都是採用「前店後廠」的模式經營。
對很多球迷來說,熬夜看世界盃自然少不了啤酒。和大街小巷充斥的扎啤相比,精釀原漿成了不少球迷「新寵」。有些市民為了喝精釀原漿從外地託人郵寄,而本土精釀原漿卻少人問津。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如今散發著濃濃麥芽香味的本土原漿啤酒卻顯得有些尷尬。
為喝地道原漿,有市民從外地託人郵寄
在小清河北岸的一家啤酒主題餐廳,市民姬女士是這裡的常客,吸引她的是這裡自釀的原漿啤酒。2年前,姬女士來到黃臺家居廣場工作,由於離這家酒館比較近,她喜愛上了這裡的啤酒。
和姬女士一樣喜歡喝精釀啤酒的市民還有不少,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濟南哪裡能買到地道的精釀啤酒。市民王樂已經喝了多年啤酒,「前兩年接觸到了泰山產的原漿,感覺不錯,之後我都會定期託朋友從泰安給我捎過來。」王樂說,由於原漿啤酒保質期很短,所以市面上賣得很少,為了喝到地道的原漿,他不得不找朋友幫忙。
其實咱濟南也產精釀原漿
其實,想喝地道的原漿不必費這麼大勁。據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有四五家原漿釀造企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高登堡和古堡,但由於宣傳不夠,大部分市民並不知道。「精釀原漿口味醇厚,但偏高的價格影響了它的推廣。」該負責人說,一邊是愛喝原漿的市民四處尋找,一邊是釀造企業不太注重推廣,所以導致了供求不對稱。
「原漿啤酒確實比扎啤好喝,可原漿二十多元一杯,扎啤才兩塊錢一杯,這可是十倍的差價,天天喝誰能喝得起?」市民李先生表示。
價格偏高,本地原漿只能「按需生產」
據了解,濟南啤酒市場飽和度很高,扎啤銷售量巨大,天氣炎熱時每天甚至能賣出五百噸,而價格偏高的精釀原漿卻只能「按需生產」。山東高登堡啤酒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登堡啤酒很受顧客歡迎,但售價的確不菲,一升要賣20多元。
說到價格高,總經理戚鵬也很無奈,他說,酒廠生產啤酒成本很高,釀酒所需的啤酒花、麥芽糖、酵母菌都是國外進口的,對水質也有極高要求,而為了保持啤酒口感,在貯存方面也有溫度要求,再加上稅收等各項費用,利潤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可觀。「我們廠基本根據訂單確定月生產計劃,每個月的產量都不同,有時一個月沒接到訂單也是可能的。再者,因為生產成本在這擺著,通過拼價格等商業競爭方式爭取消費者,時間一久酒廠還真吃不消。」
對此,堤口古堡大酒店釀酒師程照猛也深有同感:「啤酒銷量也根據季節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夏天大家都喜歡喝啤酒,到九月以後啤酒會慢慢淡出酒桌。」
專家: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營銷很重要
好酒為何不好賣?齊魯工業大學中德啤酒技術中心副教授董小雷認為,任何一項產品被認可都需要一個過程,原漿啤酒也不例外。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還要把握市場規律,做好營銷戰略。「消費者喝的啤酒多了,通過比較才能知道好壞。隨著消費者這方面知識的積累和增長,會慢慢認可並接受原漿啤酒的營養價值和獨特口感;同時,企業應做好品牌宣傳工作,現在很多消費者對產品都不了解,又如何讓他們購買產品?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啤酒廠都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應,因此濟南本土啤酒企業也應通過品牌宣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為了提高銷量,不少酒廠也使出渾身解數。除了向各大酒店兜售,自己也辦起了飯店酒店二合一的啤酒花園,甚至在網上同步銷售,同城配送。
營銷專家劉洋是多個餐飲企業的顧問,對此,他表示:「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企業不主動出擊,只能『踏入銷量小—不賺錢—不敢推廣—銷量小』的怪圈。各個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全渠道營銷,打造品牌的同時,也能提高產品銷量,進而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