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加速度」 ——鄧州擘畫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2020-12-21 大河網

鄧州編外雷鋒團展覽館

河南君緣盾戶外裝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趕製訂單產品

鄧州市構林鎮敬老院老人自編自演節目《接新娘》

鄧州市十林鎮景營村無土栽培大棚內,農民正在採摘西紅柿

市民在鄧州市明珠湖親水遊玩

鄧州市杏山旅遊管理區韓營村南水北調引丹會戰博物館,吸引許多幹群前來參觀學習

鄧州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孟向東于晴王中獻

  鄧州地處河南省西南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走進新時代,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相輝映。這裡既是醫聖張仲景故裡、《嶽陽樓記》誕生地,也是國務院確定的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省直管縣(市)、省生態功能縣(市)、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全域納入《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

  這裡是中國第一雷鋒城。鄧州「編外雷鋒團」作為傳承雷鋒精神的一面旗幟,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是全國最大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組織;這裡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生態市。文明鄧州、生態鄧州、全景鄧州,「一城綠色半城水」;這裡也是一座創新之城。首創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全國推廣,四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並被寫入《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

  「十三五」以來,鄧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自身發展優勢,緊緊圍繞建設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戰略定位,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人人爭當「實幹家」,一心一意抓項目,奮力突破工業瓶頸制約、突破中心城市空間制約和功能制約、突破教育短板,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聚力三大攻堅

  不斷增強民生福祉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鄧州始終把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系統謀劃、強力推進,為人民群眾帶來實打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全員上陣、盡銳出戰,市委常委帶頭包鄉聯村聯戶,「五支隊伍」全線壓上,「萬名幹部下基層」,形成「一切為了脫貧,一切圍繞脫貧,一切服務脫貧,一切服從脫貧」的氛圍。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志智雙扶……鄧州不斷健全完善脫貧攻堅指揮體系、責任體系、督查體系、考評體系「四大體系」,確保「人人有職責、事事有人做、績效有考核、失責必追究」。壓實攻堅責任,唱響扶貧富民協奏曲。目前,全市107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在鞏固7.5萬已脫貧人口基礎上,鄧州今年年底將高質量完成剩餘3146戶、8353個貧困人口脫貧任務。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12月2日,南陽市全域黨建助力汙染防治攻堅現場會在鄧州市召開。該市將全域黨建理念融入汙染防治攻堅,市級成立汙染防治攻堅聯合黨委,牽引統抓全域黨建,構建起「市委統、鄉鎮聯、社區攏、網格兜」四級紅色主軸。吸納生態環境、水利等33個職能部門和中石化、黃志牧業等15家大型企業作為成員單位,組建揚塵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等17個專項聯合黨總支,構建起「橫向覆蓋、縱向貫通」的攻堅體系。採取「網際網路+黨建」辦法,建立全域黨建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中心,整合揚塵治理、藍天衛士等6大信息監控平臺,全面動態掌握全市環境情況。截至11月10日,該市城區空氣品質PM10平均濃度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7%,PM2.5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優良天數275天,同比增加53天。1至10月,該市出境水斷面執行Ⅲ類水質標準,省控湍河汲灘出境水斷面達標率100%,市控小草河斷面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有效防範重大風險。樹牢底線思維,確保發展大局穩定。該市安全生產、防汛救災、食品安全、信訪穩定等工作有力有效,社會和諧安定。

  優化「三農」工作

  夯實鄉村振興根基

  「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時代『三農』工作必須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來推進」……鄧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實做細「三農」工作,夯實打牢鄉村振興根基。

  落實「兩藏兩優」戰略,積極推進「四優四化」,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2019年,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建成,2020年,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開工,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40萬畝;與北京農林科學院,建成國家級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充分利用6億立方米丹江水資源,與中科院水產所、四川通威集團合作發展6萬餘畝涉水農業,年產值達1.5億元。

  數據監測、物聯網自動控制大棚內溫度、溼度、水肥滴灌用量,智能化大棚幾乎做到了無人化管理。這是在鄧州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內看到的景象,作為國家級項目,該園規劃建設智慧農業示範園、農副產品加工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三大產業板塊,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產品加工、農技展示、休閒觀光、教育培訓為支撐,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們園內種植的聖女果、羊角蜜、貝貝南瓜等有機瓜果,目前通過自建電商平臺銷往全國200多個市縣。今年還承辦了職業農民培訓,達到了170餘人次。」智慧農業示範園項目負責人胡建立說。農業現代化,鄧州步履鏗鏘。目前,該市已培育農業產業集群4家,57家國家、省、市級示範社合社,33家國家、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二十個字」總要求的重要一項。近年來,鄧州在旺了產業、富了群眾的同時,立足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豐富內涵,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實施鄉村綠化、亮化工程。對162個行政村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四美鄉村」創建,完成改廁12.5萬戶。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抓好十林鎮景營村、文渠鎮程家莊、九龍鎮西亭村、張村鎮楊場村等美麗鄉村建設。

  「一抓三突破」

  補齊發展弱項短板

  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奮力突破工業瓶頸制約、突破中心城市空間與功能制約、突破教育短板。這是鄧州市委市政府高位謀劃提出的「一抓三突破」總方略。

  項目為引擎、工業正突破。鄧州把紡織服裝作為主導產業之一,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群」。國控鴻發項目總投資10.65億元,具有無紡布、醫療和生活用品、紡紗三大生產板塊;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是鄧州又一「百億級」主導產業,僅產業集聚區就有汽車及零部件製造企業41家,年產值54億元;3D列印等新興產業落戶。康碩集團鄧州公司擁有多條工業級高精度3D列印生產線,集研發、生產、應用、服務於一體,讓汽車配件、航空航天、核電鑄件模具等3D列印產品從鄧穰大地走出……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齊發力,從「0」到「1」,鄧州工業經濟正飛速崛起。

  中心城市空間、功能再拓展。目前,鄧州市古城城牆、城門修復工程正在緊張施工。效果圖上的平成門雄渾厚重,明朝時形成的「回」字形內外城河為北方城市所獨有。該市規劃建設「三線三區」,通過迎賓大道快速線、「回」字形城河河岸線、鄧習鄉村畫廊,把高鐵片區、古城片區、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串聯起來。規劃新區、復興古城,丹江口庫區區域現代化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補齊短板、教育先行。「解決城鎮『大班額』問題,3年內新建小學5所、初中3所、高中3所,增加學位28000餘個」,這是鄧州做出的莊嚴民生承諾。

  湍北高中是鄧州突破教育短板的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5億元,教學樓、圖書館、標準化運動場、餐廳、師生公寓完備。「學校規模60個班、3300個學位,是每班不超過50人的『小班額』教學。此外,所有教室配有『智慧黑板』教學平臺系統,能夠完成模擬實驗、作業批改展示、課件共享等功能,幫助老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該校負責人孫海彥說。

  不僅硬體跟得上,鄧州還出臺尊師重教「十六條」,為教師辦實事。3年內每年補進教師1000人左右;中小學班主任津貼每月不低於500元、寄宿制普通高中教師生活補助制度,每班每月6000元;多種形式為教師提供優惠商品住房,解決農村教師基本住房需求;教師免費乘坐公交車,免費遊覽市內景區,醫院開設優診窗口……一系列暖心政策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

  提升精神文明

  成風化人凝心鑄魂

  抓項目、強產業、戰貧困、惠民生……鄧州廣大黨員幹部在各項事業中出新出彩的精神動力,源自穰原大地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新一屆鄧州市委市政府將這些豐富的精神內涵總結升華為「四種精神」,即雷鋒精神中的釘子精神,渠首精神中的擔當精神,憂樂精神中的奉獻精神,探索「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創新精神。

  10月1日,杏山旅遊管理區韓營村,南水北調引丹會戰博物館開館,10處展廳、5處復原場景,鐵鍁推車、草房窩棚、打車條改制的手術刀……一件件展品記錄著老一輩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為了革命來引漢,敢把天下苦吃完!當時的勞動號子忘不了!現在建了紀念館,春節等孫子回來了,也帶他們來看看。」參加過引丹會戰的72歲老人韓慶州說。目前,已有3萬餘人次到此參觀,南水北調引丹會戰博物館也成了國家3A景區、南陽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鄧州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為使「四種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該市開展「三看一對標」活動,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對標「四種精神」,檢視自身工作。「四種精神」已成為該市廣大黨員幹部在「三大攻堅戰」「一抓三突破」戰場上奮勇拼搏的強大精神動力。

  提升精神文明,重在精神引領,鄧州湧現出了大批先進模範。該市入選全國文明村鎮3個、河南省文明村鎮(社區)6個,入選「中國好人榜」18人、「河南好人榜」10人、南陽市道德模範(好人)16人,其中不乏感動中國人物、全國勞動模範、河南省道德模範、河南省文明市民等榜樣楷模。

  「『十四五』時期,鄧州將以建設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為目標,以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為抓手,強力推進『一抓三突破』,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加快產業興市步伐,優化生態環境,促進城鄉繁榮,增強人民福祉,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南陽市委常委、鄧州市委書記金浩說。

相關焦點

  • 河南這座縣級市厲害了,是區域中心城市,還有兩所高校!
    河南這座縣級市厲害了,是區域中心城市,還有兩所高校,這座縣級市就是鄧州。鄧州是河南省轄縣級市,由南陽市代管,是豫西南門戶城市,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河南省規劃的南陽市區域副中心城市,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稱。
  • 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黃陂擼起袖子加油幹
    全會錨定武漢未來五年發展目標: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全市15個區(功能區)的黨委書記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暢談未來奮鬥方向,銳意創新抓落實,勠力同心謀發展,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在「十四五」新賽道跑出武漢「加速度」。
  • 地區文化 | 遇見鄧州,遇見愛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2014年汛後通水,乾渠流經鄧州市7個鄉鎮43個行政村,一庫清水送京津,飲水思源看鄧州。
  • 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武昌區擼起袖子加油幹
    全會錨定武漢未來五年發展目標: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全市15個區(功能區)的黨委書記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暢談未來奮鬥方向,銳意創新抓落實,勠力同心謀發展,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在「十四五」新賽道跑出武漢「加速度」。
  • 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江漢區擼起袖子加油幹
    全會錨定武漢未來五年發展目標: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全市15個區(功能區)的黨委書記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暢談未來奮鬥方向,銳意創新抓落實,勠力同心謀發展,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在「十四五」新賽道跑出武漢「加速度」。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助力副中心復工復產加速度
    疫情防控期間,北投集團所屬北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簡稱「副中心基金」)充分發揮產業基金引領作用,協調推動社會投資人和合作夥伴的力量,合力保障副中心投資建設和產業有效落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 丹江口鱅魚
    丹江口鱅魚是湖北省丹江口市特產,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據介紹,丹江口鱅魚俗稱麻鰱,也因其頭體色較黑,其體側扁,魚頭大而肥,佔體長的三分之一,也被稱為胖頭魚。據了解,丹江口鱅魚屬於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魚類,經權威檢測,每100克鱅魚中含蛋白質15.3克、脂肪0.9克,營養成份和無機鹽類均高於其它地方的鱅魚。
  •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黑水雞出現在丹江口人工溼地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許光澤、塗大明)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連日來,丹江口庫區驚現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黑水雞。拍攝到黑水雞的是一群攝影愛好者,他們是在重走「霞客」路的時候,在丹江口市最北緣的大溝林區集鎮中心的人工溼地拍攝到的。從圖片上看,是兩個紅喙黑背,像野鴨子似的水禽,它們各自帶著一對毛茸茸的雛鳥在溼地棲息覓食。經專家辨認,這是過去在丹江口庫區從未發現過的水禽黑水雞,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行列。
  • 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跑出「加速度」 
    「公園城市」理念,在這裡得到生動詮釋。作為建設運營方成都天投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尹茂琳見證了天府海創園在3年裡平地起高樓的全過程。尹茂琳介紹,天府海創園項目佔地238畝,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是42萬平方米的產業辦公載體。
  • 西成高鐵跑出幸福「加速度」
    西成高鐵進一步完善了我國西部高鐵網,推動陝川兩省成為一日經濟圈,促進了區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正是這樣一條具有重要意義的高鐵線路,為何自2012年10月開工起,足足建設了五年之久?西成高鐵自北向南穿越關中平原、秦嶺山區、漢中平原和大巴山區,我們都曾聽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由於四川省處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過渡帶,地質情況十分複雜,其建設難度可見一斑。
  •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2020-12-02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都市圈中心,瀋陽憑什麼?(上)
    新聞稿甫一公布,筆者就注意到一個全新的名詞,「以瀋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熟悉地理的朋友知道,瀋陽位於遼寧的中部,周圍順時針分布著鐵嶺、撫順、本溪、遼陽、鞍山、錦州、阜新等七座地級市。這個格局很省會。
  • 澄城縣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恢復窄屏  澄城縣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索引號 016024605/2020
  • 跑出發展「加速度」 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
    跑出發展「加速度」  12月7日,龍巖經開區(高新區)龍馬高端環衛裝備和車輛智造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對補修車間廠房進行主體鋼結構建設。該項目是省重點建設項目,預計於2022年底全部完成。  提升群眾獲得感  每天晨曦初露,許多市民就來到龍巖中心城區龍津湖公園晨練。這樣的場景在龍巖這座園林城市隨處可見。  知民生冷暖,解民生之憂。近年來,龍巖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全市公共財政八成以上用於民生支出,今年突出抓好26件為民辦實事項目,惠及千家萬戶。  全力打造宜居城市。
  • 綜合事業局所屬錢江水利公司跑出農飲水攻堅「加速度」
    本站訊用時3個月,7座鄉鎮水廠及691個供水點實現委託運營,累計解決2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錢江水利(600283)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錢江水利」)按照水利部整體部署,按照水利部綜合事業局和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工作安排,將城市優質供水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構建城鄉供水一體化,跑出了農飲水攻堅「加速度
  • 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武漢15個區擼起袖子加油幹
    全會錨定武漢未來五年發展目標: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全市15個區(功能區)的黨委書記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暢談未來奮鬥方向,銳意創新抓落實,勠力同心謀發展,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在「十四五」新賽道跑出武漢「加速度」。
  • 貴陽: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復甦的城市
    本文收錄於百家號抗疫正能量專欄#復甦的城市#,聚焦抗疫復甦建設的真實故事,傳遞城市復甦過程中的幸福點滴。連日來,貴陽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物資、用工、運輸、資金等困難,助力民營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 上海市 市北高新園區數智經濟跑出「加速度」!
    在市北高新園區,像「合合信息」這類經市經信委認定的核心大數據企業逾170家,佔全市同類企業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從而為園區跑出全市「數智集聚強度」和「經濟產出密度」的「加速度」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構建雄厚數智資源研發平臺作為靜安實施「一軸三帶」發展戰略和對接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重點發展區域,近幾年來,市北高新園區按照上海大數據「創新基地+交易中心+產業基金+發展聯盟+研究中心」五位一體的產業規劃布局,築巢迎鳳,先後吸引了上海市政府大數據中心
  • 以督促改見成效⑮┃聊城:封閉式煤場建設跑出「加速度」
    以督促改見成效⑮┃聊城:封閉式煤場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0-12-22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我國發展跑出"加速度",奔向"新未來"
    "十三五":我國發展跑出"加速度",奔向"新未來" 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與廣闊的應用場景交匯融合,顯著提升我國裝備製造水平,持續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支撐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新發展理念引領驅動下,「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展跑出「加速度」,奔向「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