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國人的消費觀念中,總是會覺得,國外品牌的商品會更優質,更青睞於購買國外品牌。但是,隨著我國製造業的發展,「中國製造」已經滲入全球市場,有很多大牌的背後,都離不開中國製造。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段子,有一個人很開心地買了一個國外大牌,但是,揭開標籤之後,卻傻眼了,因為上面有英文寫著「MADE IN CHINA」。雖說,這是個段子,但是,也是真實存在的事情。
事實上,你認為的國外大牌,可能是地道的中國貨,因為它們都來自於中國代工廠。優衣庫,一個來自於日本的服裝品牌,靠著平民的價格,優衣庫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也收穫了不少中國消費者的芳心。
由於優衣庫逐漸在國內有了市場,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也為優衣庫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根據財報數據,2018/19財年上半年,優衣庫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收益、溢利增長率均保持在約20%的高水準。
靠著在中國市場帶來的利潤,優衣庫母公司創始人柳井正也成功登頂日本首富。但是,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原來,優衣庫的很多衣服並非來自於日本製造,而是中國製造。
據悉,優衣庫母公司迅銷有限公司在中國的代工廠有128家,佔其總量的50%。事實上,不僅僅是優衣庫,有很多的國外品牌,都是中國製造,在國內服裝代工行業中,有一個「巨無霸」,就是申洲國際。
可能,很多人對於申洲國際都不是很了解,但是,要說申洲國際是名牌「收割機」,可一點都不過分,因為申洲國際為很多大牌代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申洲國際就接到了優衣庫的代工訂單。
而申洲國際也是出色地完成了優衣庫的訂單,此後,有更多的國際大牌和申洲國際合作。除了優衣庫,申洲國際還為Nike、Adidas、Puma、Decathlon、Russell及Mizuno等國際知名主要服裝品牌製造休閒服裝及運動服裝。
而申洲國際也只是中國代工廠之中的一員而已。在有「中國鞋城」之稱的莆田,早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為國際知名品牌代工,如今仍是耐克、阿迪達斯、安德瑪、安踏等海內外中高端品牌的重要代工基地。
而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這些大牌的價格,往往都不是很親民,主要是因為它們披著「洋品牌」的外衣,導致國人看來,它們也會「物超所值」。可是,事實上,這些大牌也來自於中國的代工廠。
不得不說,中國製造的發展已經非常迅猛了,有著成熟的工藝和產業鏈,而且還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而中國代工廠為大牌代工,貼牌生產,成為了大牌背後的「幕後英雄」,為他人做嫁衣,卻隱藏了真正實力。
對於這一現象,有人也認為中國代工廠也應該要有自己的態度,不能一味地靠給大牌代工經營,而應該打造出屬於中國的自主品牌。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中國代工廠在嘗試生產自己品牌的產品,來擺脫對外國品牌的依賴。
但是,對於代工廠來說,打造自主品牌,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還需要進行不斷探索。總之,對於中國的代工廠來說,或許,代工不是長久之計,自主品牌才重要,對此,你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