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泰戈爾
01
身份證、銀行卡明明在身上,沒有點擊連結也沒有掃描二維碼,更沒有透露驗證碼,卻莫名其妙地收到了刷卡消費簡訊通知,銀行卡裡的錢在千裡之外被消費。
一覺醒來錢沒了,這是怎麼回事?
你可能被盜刷了。
幾年前,POS機剛剛興起的時候,曾經有一些盜刷團夥,他們在ATM機上加裝側錄器讀取銀行卡的信息,或者應聘為收銀臺服務員偷偷讀取消費者的銀行卡信息,在密碼鍵盤上方安裝針孔攝像頭記錄密碼。
犯罪分子將側錄器和攝像頭取回去後利用白卡(就是還沒有寫入用戶信息的空白卡)複製銀行卡,然後到外地取款。這是最原始的盜刷行為。
後來由於攝像頭和人臉識別技術的普及,這種盜刷行為越來越容易被抓,慢慢絕跡了。
但是更為高級的利用行動支付的盜刷犯罪卻異軍突起了。
這是一個極其隱秘的犯罪手段,從事這種犯罪的群體網絡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程度,風險意識極強,非常善於隱藏。
因此這類案子比電信詐騙破案率還低。
但是它卻真實存在。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02
前面的文章中,我曾經提到過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
有網友私信問我,個人信息洩露會對自己帶來什麼危害。相信這也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被盜刷就是其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之一。
最危險的個人信息洩露是「四大件」,這也是實現盜刷的基本條件。
何為「四大件」?指的是銀行卡(信用卡)對應的身份證號、帳號、密碼、綁定手機號信息。
更多的時候,他們稱之為「料」。
「料」怎麼來的?
有人偷,有人賣,有人買。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主動在釣魚網站填寫的。
這裡不再贅述,詳見前期文章我們的哪些行為會導致個人信息洩露而被詐騙,這個鍋實名制要背和【深度】為什麼陌生人發來的連結不能點。
他們最喜歡的「料」是「菠菜料」,「菠菜」者,博彩也,指的是博彩平臺爆出來的「四大件」信息。
這是因為「菠菜料」餘額多,也就是肥。
另外,博彩平臺大多本身是非法網站,數據被偷了也不會報警。
因此也滋生了一批專門攻擊博彩平臺網站的黑客。
還有一種就是攔截料,就是已經在受害者手機中安裝了木馬,可以攔截到驗證碼的「料」。
在盜刷這行裡,「料」是非常緊俏的商品。
自己沒有技術拿到「料」的,只有從別的「料主」手裡買「料」。
這買賣的過程中充滿了爾虞我詐。
買料的人騙「料」,試「料」不付錢;「料主」收錢不給「料」,騙與被騙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直到有的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機,開發出了「料站」,就是像淘寶一樣的電商平臺,保障雙方的交易安全,從中收取手續費。
網址我就不告訴大家了。
03
有了「料」之後,有的人還會「試料」,就是查詢銀行卡中的餘額有多少。
這樣就能更好地有計劃地實施盜刷了。
這些「試料」的人我也不知道是些什麼人,但是應該是內部人員,勢必掌握了一些資源,才能查詢到銀行卡的餘額。
把這些銀行卡裡的錢盜刷出來,稱之為「洗料」。
刷卡消費購買虛擬產品、消費券、實物等,再轉手賣掉,錢就到了自己口袋裡。
「料」是通過「通道」來洗的,「通道」就是支付平臺。
我們通常將微信、支付寶支付通道稱之為第三方支付。
盜刷的通道大多屬於第四方支付,即聚合了第三方支付、銀行等多個支付渠道接口,所以也叫做聚合支付。
很多第四方支付是非法的,是通過大量註冊商戶或個人帳戶非法搭建的支付通道。
也有通過第三方支付盜刷的,但是相對較少,因為這些平臺安全係數比較高,盜刷的成功率低。
掌握這些通道的人並不多,類似於網站的漏洞。
有的「料主」沒有通道,有的人有通道卻沒有「料」。
於是他們會通過社交平臺(通常是QQ)聯繫,相互合作,共同洗料。
洗料的收益按比例分成,四六、五五都有可能。
04
通道有不同,有的需要驗證碼,只能洗攔截料,也就是能攔截銀行驗證碼的料。
有的則不需要驗證碼,這種只能小額免密支付,螞蟻搬家式一筆筆小額地刷。
但是同樣會把你卡裡的餘額刷光。這就是第二天早上突然收到很多條消費簡訊的原因。
張女士的卡在境外被消費17萬元
有驗證碼的話可以刷大額,只要你沒有限定消費,可以一次給你刷完。
盜刷一般都是下半夜趁銀行卡的主人睡著了之後進行,這樣卡主手機收到簡訊之後通常不會看到,無法第一時間止損。
為了安全起見,有的人只洗「外料」,即國外的銀行卡。
這還需要用到代理IP欺騙。
因為現在的支付平臺都有風控系統,如果一張卡剛剛在美國消費,接著又在中國消費,必然要觸發風控,導致交易失敗。
當然風控不可能這麼簡單,還有其他觸發情況,都可能導致交易失敗。
因此,通道都是不停地測試風控規則發現的漏洞。
漏洞也可能很快就會被修補好,需要尋找新的通道。
現在更新出了新的詐騙手段,騙子會欺騙你將驗證碼告訴他,白天也可以進行盜刷。
比如在網購退款詐騙中,騙子誘導你到網站填寫退款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密碼、手機號,最後就是手機收到的驗證碼。
很多人沒有細看收到的簡訊,直接將驗證碼填進去。盜刷者則把你的驗證碼填進他盜刷的平臺。
收到消費簡訊後,你才追悔莫及,錢已經被他刷走了。
其實我們只要仔細看一下收到的驗證碼的簡訊,上面會清楚地告訴我們正在進行消費或者是轉帳,而不是收款。
相信大家都能看得懂,再說收款要你銀行卡號就行了,還要密碼和驗證碼幹嘛!
就在這匆匆一瞥中少看了一眼,就被划走了幾萬塊。
05
我們在上網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保護好自己的隱私,特別是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
我們收錢的時候是不需要填銀行卡密碼的。
而付款時候的驗證碼一定要看清楚,不是信得過的平臺不要填寫。
銀行卡密碼不要使用自己的生日、女友的生日,很容易被猜出來。
銀行卡密碼不要與自己網絡上的其他登錄密碼一樣,因為我們的登錄密碼早已經洩露了。
密碼要經常更換,可以有效防止被盜刷。
最重要的是,不要輕易點擊外來連結,防止中木馬。
千萬不要過分相信殺毒軟體。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請轉發出去,讓大家共同提升防範意識,保護自己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