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林而不被發覺為小隱,隱於市而不被發覺為中隱,隱於朝廷之上而不被發覺為大隱。
世俗之人眼光中的大隱,即道功修為高深、神通廣大者,身居朝廷之上,聲名顯赫,富貴堂皇才為大隱,實乃後天意識矣。
這句話自古流傳很廣,有很多版本,如:「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等,說的都是一個意思: 希望依賴周圍的環境忘卻世事,沉湎於桃源世外,是指小隱 。隱匿於市井之中,是指中隱 。而隱身於朝野之中,處於喧囂的時政,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者,才是真正的隱者。
其實,那些所謂的隱士看破紅塵隱居於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隱」而已,閒逸瀟灑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徑去才能體會得到,更高層次的隱逸生活是都市繁華之中的心靈淨土。若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雜的幹擾,自得其樂,因此,隱居於市朝才是心靈上真正的升華所在。
《中隱》
白居易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
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閒。
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
中國人喜歡講究個中庸,於是最多的人還是選擇了韜光養晦於鬧市,所以青史上的英雄多半出自屠狗賣鞋之輩。只不過問題在於,並非所有市井小民都有資格成為小說中那種隱藏的高手人物。
其實,隱者本無大小之分,退而隱,原本已然拋棄了紅塵俗事,哪管的旁人指指點點?又怎會在意是大隱還是小隱?這和禪宗的佛理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中的是內心清靜的本質,而不是出家在家的形式 。
傳承國學文明
證悟東方智慧
歡迎您走進【國學堂】
官方微信號:GuoxueTown
國學堂,重新發現中國文化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