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汀.克隆 Austin Kleon
Steal like an artist
點子都是偷來的
Don't wait until you know who you are
不到等到了解自己才開始
write the book you want
寫你想讀的書
wse your hands
雙手萬能
side projects and hobbies are importan
空間計劃和嗜好很重要
the secret: Do good work and share it with people
絕招:做好東西就要與人分享
geography is no longer our master
網絡無國界,距離帶來靈感
be nice ( The world is a small town )
要做好人(世界很小)
be boring ( it's the only way to get work done )
要耐得住寂寞(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creativity is subtraction
創意是一種減法
藝術即是剽竊
——畢卡索
「藝術並不是真理,藝術是一種謊言,然而這種謊言能教育我們去認識真理。」
優秀的藝術家模仿,終究擺脫不了被模仿者的痕跡,也就是只達到「形似」,缺乏精神上的內涵。偉大的藝術家則是剽竊(不是指剽竊具體的作品),「剽竊」的是一種完整的狀態,作品「形神兼備」,和諧統一,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和獨特魅力。
不成熟的詩人照葫蘆畫瓢,成熟的詩人偷天換日;拙劣的詩人會弄巧成拙,優秀的詩人則會轉化成提升,或至少煥然一新。優秀的詩人會把偷來的東西融入整體情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與原作截然不同。
——T.S.艾略特
艾略特認為,在詩歌創作中有種「想像的秩序」和「想像的邏輯」,它們不同於常人熟悉的秩序和邏輯,因為詩人省略了起連接作用的環節;讀者應該聽任詩中的意象自行進入他那處於敏感狀態的記憶之中,不必考察那些意象用得是否得當,最終自然會收到很好的鑑賞效果。表現這種「想像的秩序」和「想像的邏輯」最為充分的大概就是奠定艾略特現代派主將地位的《荒原》。
我唯一會研究的藝術,是偷學起來那種
——英國傳奇搖滾樂樂手/大衛.鮑伊
「我從來都是從別人那裡拿東西,但我知道什麼東西該偷。」無論是音樂還是時尚,潮流總是瞬息萬變。大衛·鮑伊的法則就是「當一股潮流冒頭的時候就意味著結束,我將迅速尋覓下一個方向」。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1977年。在他的身上,潮流的無情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不僅是職業需要,亦源自他的內心。閱讀早期的訪談,人們會驚訝於這個表面上超級自信的搖滾大師內心的自我厭惡和質疑:「我並不是一個原創者。我總是把在別人身上看到的好的東西化為己用。」「我總是在收集,我是個收藏家,但我收藏的是特徵、想法……」
被稱為【原創】的東西,十之八九是因為人們不知其參考或原始資料的來源
——作家強納森.列瑟(Jonathan Lethem)
優秀的藝術家都知道,凡事皆非憑空而來。所有創意工作都是延續著前人的足跡,沒有完全原創的東西。聖經即有名訓:【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道書第1張第9節)
什麼是原創?
就是沒被人看出來的抄襲
——19世紀英國神學家/威廉.印居
(Willaim Ralph Iinge)
「天下無原創」、「抄就抄吧!」。對於創作者來說,原創是十分重要,但其實並沒有完全原創這個東西,每個創作家,必然會大量看看前人的作品,在腦海中留下了印象,從而想出新的創意。
音樂人好比沒有父親的孩子……所以我們在唱片裡,在街上,在歷史中尋找可以教導我們的前輩。我們自己選擇要追隨哪一位音樂先祖,能夠鼓舞我們,啟發我們創造的世界
——美國饒舌天王/傑斯(Jay-Z)
Jay-Z被MTV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說唱歌手"第一名。滾石則將其評為最偉大的藝術家的第八十八位。2017年6月,妻子碧昂斯在洛杉磯順利誕生下一對雙胞胎。Jay-Z有一句很著名的歌詞:「有困難我一天搞定,不可能我一周實現。」這則陳述恰恰是他的了不起之所在。他是個高校輟學生,然而他聰明過人而且奮發努力到無法估量的地步。他的一切成功都來自於那種憑智慧、努力、堅持,即便面臨重重困難依然把目標達成的能力。他說的沒錯,You Can’t Knock The Hustle.
只要能與靈感共鳴或激發想像,就去偷學吧。盡情享受老電影、新電影、音樂、書籍、繪畫、攝影、詩作、夢想、隨意的對話、建築、橋梁、街燈、樹木、雲朵、水塘、以及光與影,只選那些會觸動你靈魂的來偷學,這麼一來,你「偷來」的作品就是你貨真價實的創意。
——美國獨立製片/導演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
賈木許的獨到之處,在於他能將低成本製作拍出特殊的韻味——冷漠疏離的意象,漂泊流浪的情結。
不管有沒有上學,我都會念書
——美國葛萊美獎音樂製作人/RZA
什麼都用google搜尋一下,什麼都可以。google你的夢想、google你的煩惱。問問題之前一定要google,你就會得到答案,或者提出更好的問題
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一座藏書還沒被人讀過的圖書館
——美國知名電影製片
約翰·沃特斯(John Waters)
低廉的成本、粗糙至及的製作、拙劣過火的演技和駭人的惡作劇,這就是沃特斯影片的商標。他毫不追求藝術化的表現,也不進行任何說教或者乞求同情與憐憫,而是大膽地標榜"以醜為美",使觀眾在發笑的同時,驚諤得不知所措。在影片的結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沃特斯認為自己的影片"還是很講道德的"。在種種玩世不恭的表象裡,沃特斯融入了自己對於中產階級、基督教和種族歧視等的蔑視與反感。
拿走不屬於你的東西,總比任其荒廢來的好
——美國文豪/馬克.吐溫
(Mark Twain)
馬克·吐溫的作品有三個特色:
第一,他在西部幽默傳統的基礎上,發揮極度誇張的藝術想像。
第二,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稱"我"為主人公,這個"我"像中國相聲裡的主人公一樣,扮演各種喜劇性人物。他們大都天真、老實、無知,思想單純,什麼事都一廂情願,結果常常事與願違。 馬克·吐溫用天真老實人做主人公是有意識的。主人公總是懷著某種理想或某種單純的想法,但在現實中處處碰壁,說明他這個理想是不現實的,行不通的,而他越不明白這一點,就越現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第三,幽默裡含有諷刺。他在《自傳》裡總結他寫幽默小說的經驗,說"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經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兒和花絮。我老是訓誡人家,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夠堅持三十年"。"三十年",是指從他開始寫作至寫自傳時為止。他所謂"訓誡人家"是說他寫小說含有抑惡揚善的嚴肅的創作目標。
先當A貨才能變真貨
——美國藝術時尚作家/葛林.歐布萊恩(Glenn O』Brien)
這裡的A貨不是奢侈品,而是人。假裝你是個人物,你是個大人物,直到成真;假裝你在做什麼,直到你真正做出來為止;假裝你已經成為你夢想成為的人,直到你成為這樣的人。
開始模仿你喜愛的東西。就是抄、抄、抄、抄。抄到後來你就會找到自己
——潮流設計師/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1943年出生於日本,日文名Yohji Yamamoto,是世界時裝日本浪潮的設計師和新掌門人。他以簡潔而富有韻味,線條流暢,反時尚的設計風格而著稱。"有些人認為,我在拙劣地模仿Chanel和Dior的風格,"他說的是1997年那次點燃起他的新生命火焰的展示會。"那是我對大師們的懷念……
我們想讓你來偷學。希望你一開始先來偷,因為你還偷不走精髓,你只能拿走我們給你的,用你自己的方式呈現,那也就是你找到自己聲音的方法,也就開始成為藝術家。然後有一天,別人就會來偷你的東西
——《教父》導演/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科波拉的父親是美籍義大利裔作曲家卡邁恩·科波拉,母親是女演員伊塔莉亞·科波拉;科波拉的哥哥奧古斯丁·科波拉曾任舊金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其子是好萊塢演員尼古拉斯·凱奇(原名尼古拉斯·科波拉);妹妹塔莉婭·夏爾(原名塔莉婭·科波拉)也是演員,在5部《洛基》中扮演史泰龍的妻子,還主演了三部《教父》,其子詹森·舒瓦茲曼是演員,克裡斯多夫·尼爾是導演,而另一子羅伯特·斯沃茲曼是一名音樂家。
在藝術方面,科波拉別開天地另創一家;在商業上,他的作品獲得了觀眾和票房的雙重肯定。從《巴頓將軍》為他捧回第一座小金人開始,科波拉為電影史創立了一座又一座的豐碑。《教父》三部曲在百年影史的各種排名中始終名列前茅,成就了他「電影教父」的地位;《吸血驚情四百年》華麗得有如一出義大利歌劇,在此之前從沒有人敢把吸血鬼電影拍得如此奢華。
這些動作我都是從各個優秀球員身上偷學來的,我只是要讓前輩以我為榮,因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這麼多。這一切都是為了籃球比賽,我是我而已
——NBA球星/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
科比說:「我從那些偉大球員的身上偷學了這些動作。我只想讓這些前輩為我驕傲,畢竟他們讓我受益匪淺。」這位凌晨四點起床訓練,見證了無數次洛杉磯日出的籃球明星,他的最初也是從「偷」開始的,但他沒有止步於此,他的專注、勤奮、鑽研、改變,讓他成了獨一無二的科比。
我覺得做音樂之所以有趣,是可以把還不存在,但我想聽的東西創造出來。我想聽前所未有的音樂,所以就把新元素組合起來,做出大家認為還不存在的東西。
——英國U2樂團製作人/布萊恩.伊諾
(Brian Bno)
Brian Eno:是啊,我認為很多時候製作人是在絞盡腦汁作重複。當他們在新歌裡聽到一點東西,認出這就是以前專輯裡的成功元素時,他們會傾向於鼓勵那種(製作方式)。儘管,我總是傾向於,鼓勵那些我從未聽到過的東西。所以當我聽到什麼——即使它聽起來十分粗糙或者有點兒不成型——能使我的耳朵豎起來時,我總會說,「啊呀,這是新的,我可不知道,周圍是不是有什麼聽起來很它差不多的,」那就是我鼎力支持的東西。我認為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在鼎力支持另一些東西,(那些)重複的東西,(那些)一眼就可以認出來的東西。所以嘛,我就有點兒想為那些新鮮點兒的東西說好話了。
這樣的東西會驚人地截然不同。我發現所有藝術形式裡(都)有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它們都非常流行。我認為,人人生來勢利。非常流行的東西總不會受到尊重,因為每個人身上勢利的那一面會說,「啊,如果每個人都喜歡,那就不會有這麼好了。」然而,如果只有我自己和幾個別的什麼人喜歡,那麼它一定真的很特別了。
我們不知道創意是哪裡來的,我們只知道,創意不是從電腦裡來的
——英國演員/約翰.克利斯(John Cleese)
創造力就好比莫扎特的音樂,梵谷的繪畫或者薩達姆的宣傳一樣完全不能用語言來分析。見到什麼東西都要分析一番的佛洛依德也曾經反覆否認心理分析可以揭示創造力的奧秘。創造力不是才能,而是一種做事方式。實際上是想說:——創造力與智商絕對不相關。
我看著電腦熒幕這片發光的長方形面板已經夠了。讓我們多花點時間在真實世界裡做點事,像是種花、遛狗、讀本書、聽歌劇
——美國知名圖表設計師/愛德華.塔夫特(Edward Tufte)
優秀的數據分析師會花大量的時間反覆拜讀其他數據分析大師的傑作,Edward Tufte不僅在自己的工作上獨樹一幟,而且對搜集並選入自己著作的其他分析師的作品質量也有獨特看法。
你在拖延正事的時候做了什麼,可能就是你下半輩子應該繼續做的工作
——美國新銳圖文設計師/潔西卡.赫許(Jessica Hische)
讓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探索自己的激情。我知道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很有藝術感,但他們被推向更「實際」的職業生涯而不是他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如果沒有這種鼓勵,我可能永遠不會追求自己的激情。
想把事件因果串聯起來,不能往前看,而要往回看。
——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創新決定了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賈伯斯認為創新是無極限的,有限的是想像力。他認為,如果是賈伯斯的蘋果禪。一個成長性行業,創新就是要讓產品使人更有效率,更容易使用,更容易用來工作。如果是一個萎縮的行業,創新就是要快速的從原有模式退出來,在產品及服務變得過時,不好用之前迅速改變自己。
別擔心他人竊取你的構想,若你的想法確實很棒,你會想辦法說服他人接受
——計算機應用先驅/霍華.艾肯(Howard Aiken)
Howard Hathaway Aiken(1900年3月8日 - 1973年3月14日)是計算領域的先驅,是IBM哈佛Mark I計算機背後的主要工程師。艾肯的靈感來自查爾斯巴貝奇的差異引擎。1958年,他獲得了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工程學院工程師日獎,1964年獲得哈裡·H·古德紀念獎,1970年,艾肯獲得IEEE愛迪生獎章,以表彰他在開發和應用方面的開創性貢獻。大型數字計算機和對數字計算機領域教育的重要貢獻。
距離與差異是創意的秘方。我們回到家,家還是以前的家,但在心裡有些事物已經改變,一切也因此改變。
——美國暢銷書科普作家/喬納.雷勒(Jonah Lehrer)
從2012年開始,Lehrer被發現經常回收他早期的作品,廣泛地抄襲同事,捏造和/或誤用引用和事實。自由撰稿人麥可·莫伊尼漢(Michael Moynihan)在Lehrer的第三本書「 想像:創造力如何運作」(2012)中發現了多種捏造,其中包括歸因於音樂家鮑勃·迪倫的六種語錄。在出版商的內部審查發現該材料存在重大問題之後,Imagine和Lehrer的早期書籍How We Decide(2009)被召回。他還被「紐約客」和「 連線」解僱了。2016年,Lehrer發表關於愛的書,負面評論。
我只知道一條規則:與人為善
——美國黑色幽默代表作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
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美國黑色幽默作家,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在災難、荒誕、絕望面前發出笑聲。這種「黑色幽默」風格始終是馮內古特小說創作的重要特質。其代表作《五號屠宰場》、《貓的搖籃》抓住了他處身時代的情緒,並激發了一代人的想像。晚年馮內古特在曼哈頓和紐約長島的田園裡,頤養天年。
生活維持常態與規律,工作上才有恆定的動力和原創的靈感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為使藝術的整體不受破壞,福樓拜極力主張作家在從事寫作的時候,自己不能在作品中出現,以免破壞了作品整體的性。他自己在創作時,就儘量用著作替自己說話,不準自己出現於作品當中。在《包法利夫人》問世以前,很少有小說不帶說書的口氣。唯有福樓拜是一個自覺的藝術家。這根源於福樓拜的純客觀的寫作態度與理想追求。正因為追求事物的公正客觀的描寫,他厭惡作家自己出頭露面:「藝術家在他的作品裡面,應該和上帝在創造裡面一樣,看不見,然而萬能;處處感到他的存在,然而看不見他」。無我格(impersonalité)便成為他品評作品的一個標準,或者說是他創作的一個原則。根據福樓拜藝術的見地,作者需要還給事物各自的本來面目來創作作品。小說家的態度,應該和科學家一樣,是客觀的。
推薦閱讀
如果「掌握一項技能」也是技能,那這個技能是什麼?
「學會觀察」!是每位視覺藝術家從一開始就需要學習的東西
【林冉教程,寫實光影造型】超詳細筆記!!!
大佬們偷偷使用的「參考圖」軟體,其實是這個
一次性解決透視問題!「化繁為簡、大巧不工」
精選360全景網站!「百不得一」
帝國大廈MattePainting錄屏全記錄,一幀不落
他是「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幕後功臣,卻被公司辭退!
寫實CG大師——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整合版)
大師趙無極12條經典繪畫筆記(整合版)
夢工廠解剖學公開課翻譯筆記
把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