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永和宮– 御醫藥館
故宮博物院永和宮2019年9月19日正式掛牌設立為「御醫藥館」;這是紫禁城建城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年來首次對外公開展示院藏宮廷醫藥文物和文獻珍品;這是國藥老字號和中國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單位首次「宮廷雅集」;這是中華中醫藥文化最具代表著「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最高殿堂。
永和宮為前後兩進宮殿,前院主殿匾名:永和宮,後院主殿匾名:同順齋。「永和同順」寓意:永遠和諧,利民利他,和衷共濟。
◆太醫院院訓 ◆
神聖豈能在
調方最近情
存誠慎藥性
仁術盡平生
清康熙帝題賜太醫院左院判黃運詩,後作為太醫院院訓。中醫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出典於«難經 · 神聖工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康熙帝此詩的寓意:所謂神聖工巧望聞問切,還須辨證施治;心存坦誠菩提大願而遣方用藥,才可稱為大醫大德。
署內橘紅壹仟片
署內化橘紅
故宮博物院永和宮位置圖
傳承精華之 – 橘星化橘紅
化橘紅,是一種名貴道地中藥材,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所制,素有「南方人參」之稱。早在南宋時期,化州就已開始種植化橘紅,明清更是風靡全國,成為朝庭貢品,是「中國四大南藥」和「十大廣藥」之一。據清代醫藥大家趙學敏所著《本草綱目拾遺》載: 「橘紅治痰症,消油膩、消食、醒酒、寬中、解蟹毒」。另據光緒十四年彭以孫著的《化州志》載:「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
化州李氏橘園(即李家園)傳承至李鋒已是第二十四代,李鋒作為廣東省化橘紅中藥文化代表性傳承人,所獨特的祖傳炮製技術,於2009年被認定為「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產」。
橘星化橘紅 – 御醫藥館位置
御醫藥館 – 橘星化橘紅寶藏 - 烘爐
烘爐對於化橘紅來說,既是炮製生產工藝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影響化橘紅特效的最核心要素。橘星化橘紅現用的烘爐,其材料的選用,造型的構建、升溫和通風結構設計的每一個細節都沉澱著李氏橘園二十四代傳承人的心血。
優秀的烘爐可以根據炮製的需要及時的變化火候,文火、武火、熄火可以隨心所欲的運用,李氏祖訓中的「用心把住金色火,細心烤出精品藥」的核心就是對火候的掌控。
清代烘爐
改良的現代烘爐
御醫藥館 – 橘星化橘紅精品 - 化橘紅胎
化橘紅胎又稱橘紅珠、橘紅胎,是精選道地的化州橘紅幼果,在春末時期就將初長的幻果採摘(此時果實中的柚皮苷、野漆樹苷等有效成份含量最高)經特殊工藝炮製而成。化橘紅胎的功效最為獨特,可單方用藥,是化橘紅系列產品中的精品。
御醫藥館 – 李氏橘園的獨家炮製工藝
李氏橘園的炮製工藝是祖傳的獨家炮製工藝,傳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到李鋒已傳承了24代,其獨特炮製工藝認定為「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產」。
大愛無疆 同心抗疫
化州化橘紅藥材發展有限公司於2019年4月與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籤定戰略合作,並捐贈130萬元用於塵肺病臨床觀察。2019年10月成立橘星化橘紅慈善基金,專門針對塵肺病患者開展慈善活動。
2019年末至今的新冠疫情防控時期,化橘紅已被列入國家衛健委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和第七版)»。
2020年春,公司第一時間調動全部力量投入到抗疫行動中,2月初就安排武漢的員工親赴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為現場施工的數千名工人熬化橘紅湯免費贈飲,給現場工人以極大的安全保障。後續又給武漢第四人民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的各個方艙醫院數次捐贈化橘紅,捐贈的總價值高達640萬元。
來源:永和同順
責編:關杜花
初審:鄭坤慧
終審:湛堅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