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小結節就是肺癌前兆?抽電子菸會不會致癌?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葉芳 39健康網 收錄於話題#新聞會客廳14個

撰文|葉芳

編審|辛欣

編輯|廖穎瑤

每年的11月份是「國際肺癌關注月」,這是世界肺癌聯盟在2001年發起的一項全球性倡議。肺癌已經成為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2000萬,其中肺癌排首位,比例佔11.6%;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數接近1000萬,其中肺癌佔第一位,比例達18.4%。

而在中國,來自國家癌症中心和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430萬,每年因癌症死亡280萬,同樣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是排在惡性腫瘤首位。

肺癌並非不可治癒,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但是,由於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公眾在肺癌的一級預防和早期診療存在諸多認識誤區。

近日,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在廣州召開,39健康·新聞會客廳 邀請到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教授詳解肺癌的防治。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教授

以下是採訪實錄:

隨著國家肺癌查查項目的推廣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胸部CT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肺部結節走進大眾視野,其中磨玻璃樣結節佔到相當比例,請問肺部磨玻璃樣結節是不是等於早期肺癌,如何處理?

支修益:由於新冠疫情防控把胸部CT列為新冠肺炎的排查、診斷、評估和出院標準的常規檢查項目,胸部CT的使用比以往增加了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使得數以百萬計的肺部小結節被「揪」出來了。在排除了新冠肺炎診斷之後,這些肺部小結節困惑著許多人,似乎整個社會產生了過度恐懼肺小結節、過度恐懼肺癌的現象。

事實上,首次胸部CT掃描查出的肺部小結節95%以上都是良性的,比如既往有肺結核、肺部陳舊或纖維組織增生等良性病變,體檢者千萬不要過度恐慌。胸外科醫生也要拿捏好手中的「手術刀」,不要過度診斷,減少過度治療。

當然,胸部CT檢查的普及,確實發現有一部分肺部小結節是早期肺癌。在肺癌高發地區,鎖定肺癌高發人群,使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肺癌。

這些年,肺癌的治療進展在實體腫瘤中表現頗為亮眼,新一代靶向藥的研究、新型免疫療法的獲批及臨床運用,大大延長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請問哪些肺癌患者適合做靶向治療?不能做靶向治療的患者,是不是唯有免疫治療一條出路?

支修益:近年來,針對肺癌的新藥物、新技術、新理念和新規範層出不窮,特別是從分子靶向藥物到新興的免疫治療,已經完全改變了晚期肺癌的治療格局。並非確診肺癌、有了病理診斷,就可以使用靶向藥物治療。

靶向藥物是針對肺癌關鍵靶點的人群,使用之前必須先做基因檢測,然後針對有基因突變的靶點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對於無法做靶向治療的病人,是否適合免疫治療,同樣也要做免疫靶點檢測。通過檢測相關的靶點,鎖定哪些患者可以單用免疫藥物,哪些患者適合免疫治療+化療,或者免疫治療+靶向藥。

臨床醫生要將新技術和新藥物進行排兵布陣,量身定製個性化治療方案,才能為病人帶來更好的臨床獲益。

慢性病是癌症患者的隱形殺手,有研究顯示,伴有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生存期更長;也有研究揭示「神藥」二甲雙胍具有抗腫瘤特性。請問,二甲雙胍的抗癌作用是否已被證實?

支修益:肺癌在中老年人群中高發,很多患者合併有一種或多種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治療基礎病的相關藥物可能會影響病人的肝腎功能,從影響肺癌的治療效果。

針對二甲雙胍抗癌之說,目前尚缺乏充足的臨床研究數據和循證醫學證據。近年來,有其他藥物、功能食品打著「抗癌」的噱頭,其實並沒有科學依據,希望公眾不要輕易相信。

作為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和國內首屈一指的胸外科專家,您多年來致力於菸草防控工作,呼籲大眾不僅要遠離捲菸,還應該拒絕電子菸,能否介紹一下電子菸如何危害人體健康,目前有哪些證據?

支修益:菸草對健康的危害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長期吸菸會導致肺癌發生,特別是中心型肺癌、小細胞肺癌和肺鱗癌。近年來,電子菸在我國悄然興起,令人吃驚的是90%以上的電子菸消費人群都是青少年。大多數電子菸是尼古丁的傳送系統,菸草依賴就是尼古丁依賴,尼古丁成癮,對於沒有抽過傳統捲菸的青少年,讓他通過電子菸吸食尼古丁,就有可能讓他們成為尼古丁的依賴者,今後就會成為傳統捲菸的消費者。

電子菸對健康危害的長期隨訪和直接證據,目前還沒有大數據結果,長時間吸食電子菸是否會導致肺癌也還是未知數。在市場抽檢電子菸質量時發現,有些電子菸實際相關成分含量,要高於煙盒包裝上標註的含量。不可輕信電子菸「無害」或「低危害」,特別是把消費群體鎖定青少年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

菸草致癌是一個慢性的過程,我們用吸菸指數來界定肺癌的高危人群,如每天吸菸超過20支、連續吸菸超過20年,吸菸指數超過400的人群,我們定義為肺癌的高危人群。電子菸對吸菸相關疾病的影響也需要相關的研究數據,因此,在呼籲加強對電子菸的監管並將其納入控煙立法中的同時,也希望開展更多的臨床研究。

2020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

您對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以及腫瘤學發展的寄語,也請您分享一下您個人的防癌之道。

支修益:「健康中國,科普先行」,肺癌防治科普宣傳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健康教育者、臨床醫生、主流媒體、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讓大眾真正能夠做到「坦然說癌,科學治癌」。

首先,要重視癌症的篩查和早診早治,篩查和早診可以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使更多早期癌症患者達到臨床治癒,實現「帶癌生存」。這次中國腫瘤學大會也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息——通過篩查可以早期發現早期癌症,很多早期癌症通過外科手術治療都可以達到臨床治癒。

我想強調的是,癌症防控策略應該是控制癌症,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治癒癌症。高血壓病沒有治癒,通過降壓藥可以很好地控制,糖尿病也沒有治癒,也是通過飲食管理和降糖藥控制血糖和尿糖。通過科學規範的多學科治療,癌症也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變成慢性病,能夠得到控制,這是醫學價值所在。

您為什麼會選擇成為一名醫生?為什麼又會選擇在肺癌領域深耕?

支修益:改革開放初期,作為恢復高考後第一批錄取的大學生深有感觸。當時最大的心願就是要考上醫科大學,畢業後當一名外科醫生為患者治病,那個時候對於醫學專業根本不知道,沒有太多的學科專業可以自己挑選。從小看到家人、親戚或鄰居被各種慢性疾病疾病折磨,造成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因病致貧。

1978年如願考上北京第二醫學院醫療系,大學畢業後被國家分配到位於北京通縣北馬場的北京結核病肺腫瘤醫院,北京市結核病醫院的胸外科全國知名,當時在全國胸外科領域學術影響力排在首位,經同醫院領導幾番周折,最後選擇在胸外科發展。

近四十年來,主要從事肺癌外科手術和肺癌綜合治療。隨著行醫時間的增加,在臨床上看到很多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做了手術、化療、放療,五年生存率依然很低。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作為北京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特約監察員,就開始關注並參與控煙與肺癌早篩早診工作。

目前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胸部CT就是早期發現早期肺癌的「偵察兵」,這次新冠疫情胸部CT使用量翻了數番,甚至增長了十幾倍、幾十倍,數以百萬計的肺部小結節走進我們的視野,其中不乏有早期肺癌的患者。正值「國際肺癌關注月」,希望臨床醫生除了診療好確診的肺癌病人外,要積極參與控煙與肺癌早篩項目,使現有的治療手段更好地為早期肺癌患者服務,讓他們活得更長,活得更好。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肺部小結節就是肺癌前兆?抽電子菸會不會致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肺部磨玻璃影與肺部小結節、肺癌,這三個詞是一個意思嗎?
    大家現在做完CT後,有時會看到肺部磨玻璃影或肺部小結節等字眼,有些人就開始會充滿驚慌與疑慮了,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肺部磨玻璃影與肺部小結節、肺癌,這三個詞是一個意思嗎?肺部磨玻璃影是什麼意思?
  • 尼古丁電子菸也會導致肺癌?
    傳統的香菸含有焦油、尼古丁、重金屬、亞硝胺、苯並芘等物質,其中含有的焦油被認為是主要致癌物質。而電子菸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通過霧化將成癮性物質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後,讓用戶吸食,有著與傳統香菸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 由於電子菸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非致癌物質,近些年來電子菸也頗受吸菸者的追捧,甚至有些人把它當作一種戒菸的手段。
  • 肺部小結節是怎麼形成的?發展成肺癌的機率有多大?醫生詳細解讀
    醫療水平的提高,也為很多人的健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有的人在醫院進行肺部的CT檢查發現,自己的肺部有結節的發生,結節不是癌,分為良性和惡性的,結節惡變就會發展成為癌症。首先就是年紀超過40歲並且還有抽菸習慣的人,患上肺結節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這類人也是肺結節的重點「關注」人群。吸菸有害身體健康,煙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質,會導致人的肺部受到很大的損害,對人的肺部健康不利。
  • 肺部小結節會進一步發展嗎?謹記4件事,或有助於緩解肺部小結節
    李女士在一年前做肺部CT的時候,檢查出肺部長了結節,當時是一個三毫米的肺結節。醫生告訴她要定期來醫院進行複查,但是李女士覺得沒有什麼,所以就沒放在心上。但是在近兩個月裡,李女士總是感覺到胸悶,並且還伴隨著咳嗽和咳痰等症狀,所以就去醫院做了肺部檢查,發現肺結節長到了6毫米,並且還屬於惡性病變。
  • 抽電子菸真的安全嗎?世衛組織給出答案
    韓力是個老菸民,戒不了又惜命,他認為香菸的致癌元兇是焦油,於是琢磨出一個既不產生焦油又能攝取尼古丁的辦法——用電子霧化器將菸鹼(尼古丁)進行超聲波霧化,不用燃燒也能產生跟捲菸一樣的煙霧、味道和感覺。按這個思路,他設計出了電池、霧化器、煙彈三段式結構的第一代電子菸。後來數代電子菸基本延續了這個結構,不過在充電、調壓、溫控和抽吸體驗上有了更好、更安全的性能配置。
  • 電子菸能幫助戒菸?世衛組織:它比傳統捲菸更有害,還可能致癌
    這次,他終於下定決心,要戒菸,第一步,就是將手裡的煙換成電子菸。「換成電子菸,這下你總沒話說了吧~」老王心想。誰知,當他換成電子菸時,妻子的抱怨並沒有減少。只因為,她看到一則新聞:電子菸有害健康。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 電子菸真的安全嗎?你在抽哪種
    2、抽菸者抽不同香菸「夠量」後的「煙量」對比找兩個煙齡和身體狀況相近的菸民在密閉房間內,一個抽細杆香菸,一個抽普通香菸,直到覺得煙量夠了為止,計算兩人誰抽的多,結果發現,抽細杆香菸的人30分鐘抽了4根「夠量」,而抽普通香菸的人十分鐘就
  • 身體這一特徵竟是肺癌前兆
    對於很多的已婚女性來說,接觸最多的就是廚房了,長時間的積累導致許多婦女患上疾病,嚴重將導致肺癌的發生。因為廚房油煙導致呼吸系統出現問題,除此之外,大氣汙染也是導致肺癌發病率高的一大原因。  日常生活中,廚房油煙已成了威脅我們生命健康的「隱形殺手」。
  • 電子菸的潛在危害有哪些?外國人都被禁了,只有中國人還不知道
    在我們身邊經常能夠聽說,有吸菸成癮的人患上肺癌的,尼古丁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可是很多人卻並沒有重視起來。直至今日香菸已經滿足不了愛抽菸的人了,在網上竟然就有商業頭腦的人,利用人們怕得肺癌的心理,甚至發明出了電子菸這種產品。而電子菸一經上市賣的就非常紅火,因為電子菸的廣告,打的就是沒有尼古丁,並且可以過濾毒素,不會上癮。
  • 體檢查出肺部小結節?做好這幾點,定期複查
    肺部的疾病有很多種,而且症狀都比較相似,例如肺部有小結節,有的患者就會出現發熱、盜汗、乏力等症狀,所以就會讓患者誤以為自己的身體問題不大,其實多數人都不了解肺部小結節的性質以及發展,只是在偶然的時候發現的。
  • 爸爸為了孩子改抽電子菸?別傻了!電子菸油風險更大
    近幾年電子菸太常見,不僅大人從香菸改抽電子菸,還會將電子菸包裝成維生素棒、泡泡糖吸引兒童及青少年嘗試,導致電子菸毒害越來越大。美國最新研究發現,90%的孩子深受『電子菸油』的危害,甚至有近半數曝露於煙害的兒童只有2歲而已。
  • 7毫米的肺結節,5年後變肺癌!如何對待肺結節才不會後悔?
    說到肺結節,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肺癌。但肺結節並不等於肺癌。肺結節這個名詞包含了多種疾病。 肺結節的病理學定義是:肺內不大於3釐米的類圓形或者形狀不規則的病灶。如果肺結節的直徑小於1釐米,人們還會稱之為肺小結節。
  • 電子菸為什麼會被禁?抽電子菸對身體有哪些危害?看完你就懂了
    電子菸真如宣傳所說,對人這麼多好處嗎?其實電子菸不僅有危害,這種危害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大。關於電子菸的兩個誤區第一點,電子菸也容易上癮。電子菸主要由煙杆、霧化器以及煙彈組成,煙彈中裝有煙液,它在經過霧化器的蒸發作用後產生類似於香菸燃燒物的感覺。煙彈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它主要由丙二醇、丙三醇、尼古丁以及香料和甘油構成。相信你和我一樣,在眾多主要成分中注意到了尼古丁,沒錯,不管電子菸如何宣傳它的好處,含有尼古丁這點沒法否定。
  • 曾經備受推崇的電子菸,為什麼會遭到多國禁售?看完恍然大悟
    電子菸在早些年是比較流行的東西,都說電子菸抽著不會上癮,又不含焦油,抽起來可以幫助戒菸,很多菸民會抽電子菸代替傳統香菸。但近幾年,電子菸差不多「銷聲匿跡」了,幾乎現在已經很少能看到電子菸了。而之所以很少看到,是因為電子菸現在已經在多國被禁,我國菸草局去年也下發通知,不得通過網際網路售賣電子菸,各地也發布了通知,禁止在公共場合抽電子菸。那麼,不是說抽電子菸對身體傷害小嗎?為什麼電子菸還在多國被禁?電子菸為什麼會被禁?
  • 杭州一老闆查出肺部有小結節慌了,每個月跑去做CT,醫生攔都攔不住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前段時間體檢,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醫生說問題不大,建議他三個月後複查就行。但老陳等不及,他心慌意亂,忍不住每個月都去查一次。每次結果出來前,他都很緊張:擔心情況變糟了,每次結果都是與前相仿,他又擔心下個月會不會變糟。
  • 如果發現肺部結節不要掉以輕心,也不要驚慌失措!該這樣做……
    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小於或等於3cm邊緣清晰或者不清晰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密度增高的陰影,肺內小結節是指直徑在2cm以下的結節病灶,微結節是指直徑在5mm以下的結節,肺結節是肺部病變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可見於多種疾病,它既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肺結節可能與肺癌有關,但不是說發現肺結節就等於發現了肺癌,作為個人,發現了肺結節既不要掉以輕心,也不要驚慌失措精細的篩查和準確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
  • 杭州老闆每個月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前段時間體檢,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醫生說問題不大,建議他三個月後複查就行。但老陳等不及,他心慌意亂,忍不住每個月都去查一次。每次結果出來前,他都很緊張:擔心情況變糟了,每次結果都是與前相仿,他又擔心下個月會不會變糟。  像老陳這樣的患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恩國主任醫師幾乎每天都會遇到。
  • 只知電商平臺被禁止銷售電子菸,你可知電子菸的真相?
    電子菸以非常誘人的姿態出現,它擁有不同口味,比如女人大愛的草莓味、薄荷味。所有的電子菸商家都表示,它們不會讓牙齒變黃,更不會讓你聞起來像被潑了水的菸灰缸,有一股如劣質香水般讓人難受的氣味。 電子菸的使用者大多為有菸癮、想戒菸的人。但是也有不少是從未吸菸的新手,他們想感受香菸的味道,但又不想損害健康。問題來了:電子菸是否真的無害?
  • 得肺癌是因為有致癌基因?肺癌早期有哪些表現,如何減輕肺癌痛苦
    目前肺癌在臨床上,比較廣泛的學說是基因學說。這種說法是指人體本身就有致癌基因,當機體受到傷害或者免疫力下降時,致癌基因就會甦醒並且大量的增值,導致出現異形細胞的大量快速增生,進一步導致肺部功能受到傷害,不能夠正常呼吸,所以才會出現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