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日本很早就提出了物聯網國家戰略,2004年提出「U-Japan」計劃,其中包含IoT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縱觀全球,日本企業在運用物聯網技術推進信息化方面獨具特色,幾乎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日本服裝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來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
日本物聯網發展現狀
在日本,物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中去。例如,松下公司推出家電網絡系統,主人可通過手機下載菜譜,通過冰箱內設鏡頭查看食品的存儲情況,以確定需要購買的菜品。
日本提倡數位化住宅,無論屋裡屋外,甚至是車裡,人們都能自由地享受各種信息服務。基於RFID的物聯網技術,服裝行業在原料收集、設計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場銷售過程中都得到了非常廣泛地應用。
RFID在日本服裝行業中的應用模式
作為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RFID可在各種狀態下(如靜止、移動、惡劣環境)準確識別運動物體,並能重複使用,擁有快速讀寫、定位追蹤等特點,使得其在製造業供應鏈管理領域有著極大的應用潛力。在製造、配送、零售環節採用RFID技術,各物件的信息能及時反映至信息庫中,這種信息傳輸模式大大提高了企業供應鏈的運營效率。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推行的RFID實施方案
(1)日本服裝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在進口量不斷增加、零售店空間不斷擴大和客戶偏好日益多樣化的形勢下,日本服裝行業面臨著更多新挑戰,如何管理一個蒸蒸日上的產業成為了首要問題。首先,產業全球化趨勢使服裝供應鏈管理變得日益複雜,某種程度上,我們幾乎不可能知道某一件特定衣服是在哪裡生產的;其次,隨著零售店不斷擴大,商品佔地面積管理不善的概率大大增加,而日本服裝業的時尚元素瞬息萬變,多樣化及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這些都註定了服裝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不穩定性和挑戰性。
(2)METI推動RFID在服裝行業應用的思路
面對新的國際經濟形勢,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大力推廣RFID技術在服裝行業的應用,它聯合住金物產公司,委任其進行RFID應用實驗,通過標準化RFID系統來提高紡織行業的IT效率。
住金物產公司擁有運行RFID系統合適的環境條件。它是一個擁有數百萬美元資產的大型企業,致力於進出口鋼材、機械、金屬、紡織品和糧食等,擁有多種銷售渠道,包括分支倉庫、專門倉庫和多個零售商。住金物產努力尋找一個較好的RFID方案,要能整合公司安裝在配送中心、商店和企業總部的現有信息系統。通過RFID應用實驗,住金物產最終選擇了賽貝斯的「RFIDAnywhere」,因為它能整合公司現有系統,在與各種RFID裝置聯接的過程中也不會改變現有的應用功能。
(3)基於RFID的SPA方案
SPA,即「經營獨有品牌門店的成衣業」模式,是企業擁有自家品牌,從商品策劃、設計、生產,直到零售均由總公司負責的一體化方式,具有「通過與最終消費者直接交易,實時掌握市場需求信息」的特點。它由美國GAP公司提出,之後在日本世界株式會社成功運用並推廣。SPA模式的關鍵在於擁有完善的信息和物流網絡。IT系統是SPA發展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撐,而基於RFID的信息系統也正在成為服裝行業SPA的重要支撐和關鍵技術。
基於RFID技術的服裝企業供應鏈管理
(1)不同商品的物流服務特徵分析
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物流服務特徵。日本服裝企業根據所需供應商品的具體特徵及需求規模,選取不同的供應模式來更好地提高供應鏈管理的可視性和準時交貨率。一般可將日常商品分為四大類,比如:電子產品、手錶、珠寶等商品,具有價值高、體積小、交貨時間要求不高等特徵,此類商品的供應服務可採用「庫存補給模式」;而服裝、流行物件、蔬菜等商品,具有數量多、交貨時間要求高等特徵,此類商品的供應服務可採用「配送中心直接補給模式」,以確保交貨及時、準確。
(2)日本服裝企業的全球供應鏈結構
該供應鏈結構是一個開環結構,從國外工廠、海關檢驗、國內配送中心到各個商店或分店,整個過程中,每個供應鏈環節都應用了RFID技術。日本海外工廠的每件成衣在出廠時都加貼了單品級標籤、打包成箱後加貼成包級標籤,經海關各項檢驗之後,通過運輸、倉儲、分揀、配送、分銷、銷售等物流活動,最終到達日本的消費者手中。
在整個供應鏈的運作過程中,企業能夠搜集到服裝流轉的大量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單品級RFID標籤信息-RFID資料庫-數據挖掘-檢索」處理流程。首先,所搜集的大量單件服裝RFID標籤信息被存儲到RFID資料庫,通過數據挖掘,獲得服裝的各種有效信息,以此為業務智能化提供幫助和支持。另外,還能進行高效檢索,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