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權力的遊戲》爛尾了。我也這麼想。
但從哪裡開始爛的呢?
我還記得S8E1時,看到一段段重逢,我滿心歡喜;S8E2,詹姆跟美人結婚哦不對授騎士時,我熱淚盈眶。S8E3雖然亂七八糟,好歹席恩奔向夜王時很熱血。
所以是S8E4開始爛尾的嗎?
大結局的劇情有些亂,但我不是不能接受。
龍焰熔掉鐵王座,這我之前有想過,畢竟丹妮當年剛見小惡魔時就說過,要打碎鏈條,鐵王座就是最大的鏈條。丹妮黑化會被刺,看了她烈火焚城之後大家也猜到了。雪諾遠走北境,結尾暗示去做塞外之王了,好像也沒太大問題。丹妮一腔熱血,最後走上父親的道路,也算是揭示權力的本質。甚至小惡魔說「最有力的是故事」,其實也和當年瓦裡斯對他說「權力如浮影遊牆,在於人相信誰有權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對勁的是哪裡呢?
這段時間,我在一個網絡極差的地方晃,昨天才想法子看到最終集。之前沒事,我也翻了幾集舊的。
第六季結尾,現在看依然好看。我記得自己那時還歌頌過,那是許多季來最好的結尾——私生子之戰,雪諾成為北境之王,丹妮將厄斯索斯託付給達裡奧,自己授了小惡魔以國王之手,與高庭、多恩、鐵群島聯手,渡海歸來;瑟曦炸了大聖堂,自立為女王。
那是三年前的事——也就是說,兩季之前。
那時,儼然要有一出更宏偉的史詩。
然後用了兩季,講了下面的故事:
——多恩和高庭沒啥屁用,迅速被搞掉;鐵群島也被攸倫一鍋端了,於是變成龍對獅。
——雪諾們千辛萬苦去北境帶回個異鬼,還斷送了索羅斯和一條龍,結果沒啥屁用,長城反而被冰龍噴開了、
——大家蓄力了許久,一集把異鬼帶走了;大家蓄力了一集,中間還莫名其妙死了條龍,又把瑟曦帶走了。
第七季結尾,我吐槽過:雪諾你這麼快就跟丹妮去搞姑侄戀,對得起火吻麼?——因為實在是太快,太輕佻了。
之前我也琢磨過,為什麼大家不喜歡劇裡的丹妮?也許因為,她的一切來得太快、太容易了。第一季受盡苦難,第二季還被男巫坑了一下有驚無險,但之後就是:一個龍焰帶來了軍隊,一副美貌帶來了次子團,瓦裡斯、喬拉、達裡奧、小惡魔們紛紛歸順,以至於巴利斯坦的死都顯得無足輕重,兵精將勇。
但小說原著裡,本非如此的。
再苛刻的觀眾,大概都樂意承認:到第四季結束,是很好看的。勞勃駕崩,五王之戰,兩場婚禮,小惡魔弒父東奔,雪諾戰長城,詹姆的轉變,艾莉亞渡海,丹妮初掌彌林,布蘭終於見到三眼烏鴉。
因為到此為止,乃是原著前三卷劇情。
眾所周知,小說第四第五卷,許多被砍了。包括但不限於多恩線、美人線、兄弟會與石心夫人、小惡魔在厄斯索斯的流浪、黃金團與伊耿、丹妮的艱難統治(巴利斯坦還在幫襯她呢)。
本來冰火世界的結構是:以狼鹿獅龍四家為主線,慢慢展開:魚、玫瑰、多恩、北境、厄斯索斯、諸城邦。前連著勞勃得國之戰,因此有寬度,有厚度。
大家估計也樂意承認:五王之戰直到紫色婚禮前後,各家來回撕扯,摻雜著布蘭、雪諾、艾莉亞的個人冒險,是最好看的段落。
但從第五季開始大幅度砍線之後,許多東西都沒了。
前四季聰明絕倫的小惡魔,第五季開始變成個俏皮話癆。
前四季神秘莫測的瓦裡斯,第五季後好像沒啥用途了。
前四季深沉狡猾的波頓,忽然就被兒子戳死了。
道朗親王深深的城府與赫塔南國無雙的大斧,被沙蛇們輕易弄死了。沙蛇們則被攸倫一個突襲就幹掉了。
縱橫無敵的巴利斯坦,死在一堆亂七八糟的傢伙手裡。
與瓦裡斯一起謀劃的伊利裡歐,整個人間蒸發了——連同伊耿線和柯林頓。
荊棘女王何等老謀深算,泰溫都只能堪堪勝一籌,也死得莫名其妙。
哪位會說了:死人嘛,這是本劇的特色。
但換個角度哈:
瓊恩·艾林之死,引發了整個故事。奈德之死,催生了羅柏成為北境之王。熊老之死,讓雪諾有可能成為黑衣人領袖。紅毒蛇之死,引發了多恩與君臨的對峙,引出了沙蛇。小惡魔弒父之後才能讓瑟曦上位自己東奔。藍禮死去才帶出了美人逃亡與玫瑰倒戈。血色婚禮與紫色婚禮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連鎖反應綿綿不絕。
是所謂,劇情上,可以有痛苦,可以有死亡,但前四季的劇情裡,大多數人死得很有價值,而且情感也能給人衝擊:要麼讓人扼腕,要麼大快人心。
而第五季開始的大幅度砍線,導致許多因果關係消失了。
後面許多劇情,簡直像是徒勞。比如詹姆去多恩接女兒,徒勞。大家北上去找異鬼(失去了索羅斯和一條龍),徒勞。多恩、鐵群島與高庭聯合丹妮,徒勞。劇情被簡化到龍狼獅之戰。
好笑的是,最後一集,打完了,要選王了,魚家的艾德慕、谷地的羅賓,以及我都不知道那是誰的多恩某小哥,又一起出現了,好像要告訴我們:這還是個七國故事,不是龍狼獅三國爭霸——之前你們去哪兒了?
以及,達裡奧在海那邊,真是一點音訊都沒了。
之前砍掉的線,最後還是不得不續上,就顯得很輕佻了。
也包括丹妮死後,劇情還有些很輕佻的玩笑,跟最終集的凝重感,並不相符。
前年說過這個:
冰火世界本身的氣質,是中世紀蠻荒氣,是隨時可能死角色,是每個角色都會為自己的某些執著(奈德的榮譽,羅柏的婚姻,凱特的家庭,泰溫對提利昂的恨,史坦尼斯的原則)付出代價,但歸根結底的一點,是持重。
大多數人都是苦大仇深,痛苦的延長和停頓,是馬丁營造世界的秘訣之一。看看席恩的命運,看看雪諾的命運。痛苦在黑暗中抻得悠長持久,才是其氣質。
之前我天真地想,如果把第七第八季,細緻耐心地重來一遍,也許會好些。
但回頭看看,第五第六季,那些苦心塑造的形象——史坦尼斯、道朗親王、波頓、丹妮那個假丈夫、小玫瑰和洛拉斯、拉姆西自己、黑魚——都已經死了,那第七第八季再怎麼變,也變不出太大花樣了。
世界觀已經被縮減成三大主角和狼家視角了,於是只剩下打打打、燒燒燒,相愛相殺,以及波隆來耍幾句俏皮話。
我還是很喜歡第八季第一二集,也喜歡第五集的克裡岡之戰,以及龍焰熔掉鐵王座這一事實。我甚至也不討厭雪諾最後去到塞外的結局,儼然要繼承曼斯·雷德衣缽的樣子(哦對了,原著裡曼斯·雷德沒被燒死,看,又一條線砍了)。
因為這些意味著對前四季那個世界的傳承,是一個前後呼應的了結。
但第七第八兩季,也的確是,太輕佻太快了一點。
所以了,明顯爛尾是從第八季第四集開始的,但其實第七第八季整個節奏都不太對;而根源在第四季末尾,就埋下了。
所以本劇真正開始由盛往衰走,大概是這個瞬間之後(這之後,小惡魔再也沒怎麼聰明過了……)
如果劇情就停在第六季結尾,雪諾北境為王、丹妮渡海西來,留無限遐想空間;或者更早一點,雪諾在長城眺望北面、小惡魔弒父東奔、艾莉亞預備去見賈坤、美人預備出發找珊莎、丹妮第一次說出「我要試圖統治」、席恩依然是臭佬時,好像是最有趣的時候。那時整個維斯特洛與厄斯索斯世界剛剛展開全貌,已有的鬥殺以兩場經典婚禮為結,此後的一切還熠熠生輝。
長城。東海望。北境如俄羅斯+蘇格蘭。維京海盜般的鐵群島。萊茵河流域般的河間地,人們愛喝麥酒。礦產富饒的西境。胡椒、水果、風流熱辣的多恩。仿佛阿爾卑斯山的谷地。百花盛開的河灣地。青亭島的酒。密爾的蕾絲。布拉佛斯有威尼斯般的面具與水域。仿佛埃及一般的彌林。有龍的世界。有血魔法的世界。劍、鎖子甲、血與火的世界。
這樣宏大的世界,以及其中生活著的形形色色的人們,那麼輕佻就收掉了,真是,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