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會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7日訊(記者 戴璐嶺)古詩詞對語文學習有多重要?如何藉助詩詞讓作文脫穎而出?10月17日下午,中學語文名師、《中國詩詞大會》擂主夏昆以「如何用詩詞點亮作文」為主題,帶來「中國語文之美」系列圖書分享會,同讀者和學生一起分享詩詞學習的秘訣。
為什麼說活用詩詞是寫好作文的不二法門?
從教已有28年的夏昆老師剛帶完新一屆的高考班。今年的中考和高考中,而語文中的詩詞題相比往年不僅數量更多,分值也進一步提高。
7月15日,成都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中考考題和答案,語文卷的文言文是《重修杜工部草堂記》,分值12分,杜甫草堂作為成都文化地標的地位再次彰顯。連英語考卷上也加入了杜甫詩詞,《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句被譯成英語,令一些考生感到陌生,這道題總計15分,而高考往往一分可以拉開一千人的差距。詩詞考試的方式和題型更為多樣,對學生的要求也水漲船高。
詩詞是語言的精華,也是漢語的極致。由於年齡和閱歷的限制,中學生在作文主題和觀點上發揮空間有限,既然同是「帶著鐐銬跳舞」,那文字的優美程度就成了比拼的一大重點。
夏昆老師強調得在修辭和文採上下功夫,指出:「詩詞是點亮一篇作文的法寶,也是閱讀量和閱讀面的直觀體現。在作文中活用詩詞,是寫好作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除了記憶詩詞本身,更要了解詩詞背後的悲喜
背詩詞是不少人學生時代的痛,夏昆認為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詩詞。夏昆說:「當你理解了之後,背誦只是一個副產品。」
夏昆對名著縮減本表示反對:「語文是所有科目中最重視潛移默化和厚積薄發的,短期突擊和淺閱讀無法帶來水平的真正提高,應該下慢功夫踏踏實實去做。」學詩詞難,只因為學得支離破碎,只停留在詩詞本身上,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不同作者有不同的時代背景,有不同的生平經歷,這些對他們的詩詞創作有重要影響。夏昆總結道:「每一首詩後都是一位詩人,每一位詩人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有自己的悲歡離合,了解其中的種種關係意義重大。」
語文源於生活,讓詩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中國語文之美」這個系列經過了夏昆多年的研究和打磨,它的誕生源自夏昆老師講給自家孩子的睡前故事。夏昆說:「有的孩子對詩詞沒興趣,是因為太零散、沒有絲毫邏輯鏈,全是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孩子一旦有了興趣,誰都擋不住他。」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邏輯思維,夏昆在高一開設了三門課,分別是詩詞鑑賞課、音樂鑑賞課、電影鑑賞課,它們既能喚起學生學語文和寫作文的興趣,也能訓練他們的審美能力。
最後,夏昆推薦自己的「中國語文之美」系列,希望它能為學生減少學習的困難,為家長提供幫助,也能作為語文老師們備課的參考。在夏昆看來,「學習本身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件美好的事情。」學好母語不應該成為負擔,詩詞可以是優秀的引路人。(圖片由天地出版社提供)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