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看《知否》的時候,曾經以為劇中只有婚姻,沒有愛情。王家嫡女王若弗,嫁給盛家庶子盛紘,一開始也過了一段夫妻和美的生活。但丈夫很快有了「真愛」,就開始寵妾滅妻的作死之路。
婚姻和愛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明明是盲婚啞嫁的封建社會,《知否》裡卻有著非常理智的愛情觀,說是現實主義愛情觀,性價比愛情觀,甚至是功利主義愛情觀都可以。
劇中男主名為顧廷燁,是寧遠侯的次子,從小被繼母「捧殺」,流連於花街柳巷,包戲子,買粉頭,甚至和來路不明的曼娘生了一兒一女。後來娶了餘太師的孫女,被帶了一頭的綠帽子之後,又莫名其妙的喪偶了。
換成現代說法,那就是紈絝富二代,吃喝嫖賭,未婚生子,偽裝自己娶了正經人家的姑娘,結果一吵架就離家出走,回來時發現自己喪偶了。
換你你嫁嗎?
明蘭嫁了。
因為她是把婚姻當成一份工作來經營的,在考慮就業崗位之前,她先看了看自己的簡歷,然後和祖母討論了一下可能發生的事情和應對方法,確定這是當前就業的最優解,就從了。
明蘭的愛情,可以稱之為最優解愛情。她不是一見鍾情,不是日久生情,而是因為你是我能選範圍內的最好,我就愛你。
在我們大談愛情是盲目的,愛情是充滿佔有欲,愛情是需要有一方犧牲奉獻的時候,《知否》這部劇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愛情是可持續發展的。異曲同工的是《逃避可恥但有用》,女主給男主打工,工作是整理家務和一日三餐,之後發展出愛情,然後結婚。
最優解愛情的第一個特點——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
明蘭拒絕小公爺齊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不配。不是一種妄自菲薄,而是清晰的評估出雙方的實力差距,如果婚姻是建立在小公爺對她那虛無縹緲的好感上的,那色衰愛弛之後,沒人能幫助明蘭過好下輩子。祖母不行,明蘭自己也做不到。
就好比剛畢業的計算機系大專生,收到了阿里P8的offer,但這份offer是終身制合同。看著光鮮亮麗,但進去之後啥也幹不了,慢慢剩個空殼子,青春也沒了,人也廢了。工作只是人生中早九晚五一周五天,但婚姻是7*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就業之前沒找準自己能幹啥,想幹啥,一味地好高騖遠,後面剩的就全是淚水了。
參考同是庶女的墨蘭高嫁,就完全當不好一個侯府的大娘子。只學詩詞才藝的她,不會管家,更不懂如何勸自己男人上進,只會一味地和妾室爭寵,最後家宅不寧。
最優解愛情的第二個特點——看男人的最低處
愛一個人,不能只愛他閃光的地方,也要容忍他各種各樣的毛病。人無癖不可交,即使是男神,也可能存在上廁所不衝水,到家襪子亂扔等問題。明蘭看得很清楚,所以當賀弘文的表妹要進門當貴妾的時候,她心裡其實是同意的。她說賀家哥哥的最低處,不過是心軟,即使表妹還有生育能力,進了門一樣不會對明蘭這個大娘子造成什麼威脅。賀弘文是個有主意的,等多病的婆婆過世之後,兩個人自然能琴瑟和鳴,夫妻美滿。
之所以鬧這一場,不過是表明自己的立場,也測試一下賀弘文的底線。
如果不是後來顧廷燁的橫刀奪愛,明蘭很可能還是會嫁給賀弘文,那是她當時的最優解。
可是明蘭絕不會嫁給齊衡。對於齊衡的好感,曾經讓明蘭下定決心,捨棄一些自己重視的東西。可以說她也拿命愛過。但齊衡不是一個獨立的男人,他處處受制於人。他心中有國家,有祖業,有父母,他對於明蘭的喜愛,不足以讓他放棄其他的東西。最可怕的,在於他對道德和臉面的需求。
很多時候,隱隱覺得齊衡對於明蘭,就像盛紘對於林小娘。
自由戀愛的時候,當然什麼都好。收入除了必要的開支,其他的都給了林小娘,墨蘭和長楓也交給她撫養,可以說已經給了能給範圍內的所有了。但可怕也就是這個能給範圍,盛紘的理想是士大夫,治國齊家的心願,導致他永遠不會為了林小娘而傷害家族,甚至傷害自己半分。
開場時林小娘是怎麼倒的?是因為盛紘升官了,從泉州升遷到登州,祖母提醒他要守規矩,不要寵妾滅妻被人抓住把柄。盛紘當機立斷,疏離了林小娘。後來又升官了,從登州升遷到京城,孔嬤嬤提醒他林小娘的問題,盛紘就開始在林小娘賣可憐的時候,問她:「難不成你這麼慘是我造成的?(大意)」到了京都,墨蘭和長楓一犯錯,盛紘就怪罪林小娘,而對於林小娘的訴求,也開始覺得她貪心不足。
齊衡對於明蘭,也是給了能給範圍內的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送過去。但母親叫他娶嘉成縣主時,他掙扎了一下,也就娶了。後來又執著於考上之後再去提親,也不過是給自己臉面爭光罷了。他從來不知道明蘭要啥,或許知道了也覺得無所謂,也覺得給不了。
這種男人的心理素質非常好,他們往往在傷人之後,還能說出問心無愧四個字。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盡力的事,其實根本就是順其自然,完全沒有抗爭。就像在酒樓中,顧廷燁對齊衡說的那段話,如果你真的想,你就說一句話,什麼事我都幫你擔著。
但齊衡不敢,所以,最優解愛情的盛明蘭也不敢。
最優解愛情的第三個特點——對於沒有晉升空間的工作,始終如一的敬業
明蘭在解讀愛情時,有著非常清晰的職責範圍。愛情不是你為我做一件事,我為你做一件事,而是我們共同為彼此的未來做事。就像《逃避可恥但有用》一樣,愛情就像一份工作。這份工作,無人考核,不會升遷,全靠自覺。
明蘭給自己的定位是管好內宅,她管理帳目,教導子女,在各種官眷貴婦中交際,幫助丈夫守護家業。在侯府當家不太容易,明蘭制定了各類職位的崗位細節和管理辦法,妥善的任命下人,建立人員管理檔案,並實施定期的考核。在她手下,家丁、女僕、廚師、打雜都各司其職,沒有發生吃閒飯、嚼舌根,偷盜主人財務之類的問題,大大提高了侯府的穩定和團結。
同時她也做好了侯府的財務管理,建立合適的開支獎懲制度,開源節流,對外面的產業也一一親自去摸底,確保沒有欺壓佃農的事情發生。對於一些遺留下來的問題,明蘭見招拆招,通過分家等手段,確保了侯府利益的最大化。
這是最優解愛情特有的敬業精神,她們談戀愛的時候,會認真的考慮我能為你做什麼,並且認真積極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最優解愛情的第四個特點——不過多期待對方付出
真心可以換取真心,但付出不一定會換回付出。如果不能明明白白的把自己的需要說清楚,就不要暗自期待對方會自覺自愿的滿足自己。明蘭說的很明白:「這天下,沒有誰是誰的靠山,最好也不要太指望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難處。實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指望越多,難免有些失望,失望一多,就生怨懟。怨懟一生,仇恨就起,日子就難過了。」
作家梁文道也說:「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如果沒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那他也沒有和別人過好日子的能力。一個女人一定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個才是重要的。」這是最優解愛情的核心,就是自己能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把對方看成是依靠,也不給對方太大的壓力。
最優解愛情的第五個特點——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基礎上,儘可能滿足對方的需求
前面說的明蘭很敬業,在優先滿足自己的需求之外,也會注意對方其他的需求。這點劇中比較隱晦,明蘭為小家做的事很多,為顧廷燁這個人做的事也不少。但這些是她行有餘力的基礎上去做的,如果明蘭管家的時候已經焦頭爛額了,那時候就不會勉強自己為顧廷燁操心了。
《知否》中明蘭與顧廷燁夫妻美滿的結局了。可看是很完美的最優解愛情,並不是沒有缺點的。因為明蘭把所有的安全感都捏在自己手上,所以很多時候,顧廷燁是沒有被愛著的感覺的。他也不是傻子,他也會認為明蘭只是恰好選擇了當時最合適的他,或許是別人,明蘭也會過得很好。顧廷燁曾經自嘲的說過,如果他死了,明蘭也會高高興興的改嫁。
在顧廷燁因為齊衡的事情吃醋,和明蘭冷戰的時候,也是他安全感最低的時候。兩個人曾經攤開來把話都說開了。
明蘭泫然欲泣:「他待我很好,不計較得失臉面,沒因我是庶出就瞧不起我,只是想待我好。並真心想娶我,為此輾轉耗力。可我……我只顧著自保。只要自己能安安穩穩的,我從不曾顧惜過他半分。」大顆的淚水滾下精緻的面龐,她泣不成聲,「你疑我的沒錯。這輩子,我從來只愛自己。」顧廷燁看進她悲傷的大眼中,恍惚間,竟不知她說的是對齊衡的歉意,還是對自己的。他站起身,抬手想抹去她臉上的淚水,卻忽然踉蹌一步。 心頭一片沁涼。明蘭抬起頭,滿面淚水,哀哀道:「我對不住你待我的好。我確是個沒有心肝之人。」
可就是這樣,顧廷燁能怎麼辦?他捨不得,拋不下,卻又不甘心。
現實中也是這樣,最優解愛情不可能為了他人撲湯蹈火,在所不惜,卻是細水長流,彼此扶持。對於一生落拓不羈的顧廷燁,明蘭這種顧惜自己的愛情,又何嘗不是顧廷燁的最優。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掙扎於日復一日的生活之中,能自己給自己足夠的疼愛,能對他人寬容平和,自然也能收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