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前夕松下公布新全幅無反相機S1H售價,單機身26998元。26998對一臺全幅相機來說絕對屬於高價,僅次於旗艦級相機,可從攝像機角度來看,26998元全幅攝像機太便宜了!號稱為電影而生的S1H提升有多大,能滿足用戶需求?
魔改機身
S1H是有史以來最重、最大的全幅無反相機,空機身重量達到了1052g,遠超尼康D850(915g)、佳能5D4(約800g),尺寸達到了151.0×114.2×110.4mm,堪比中畫幅相機。
造成S1H又大又重一是因為沿用了S1/S1R機身結構,擁有567萬像素OLED電子取景器,帶有肩屏,提供了大量快捷按鍵,具備防塵放水滴結構,另一方面是加入了主動散熱用的風扇。在今天使用相機拍攝的人越來越多,可相機不像攝像機,設計時不會考慮連續工作散熱問題,在長時間或是高溫環境下拍攝視頻會過熱關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款相機開始加入治標不治本的過熱保護功能。可SH1是一臺為視頻而生的相機,它不但能拍6K視頻,而且能無限時拍攝6K,因過熱無法拍攝是不可接受的。
與M43相機GH5/GH5S不同,S1H使用的是全幅傳感器,傳感器面積約是前面二者的4倍,傳統的被動散熱無法保障相機長時間運行,因此松下加厚了屏幕對應的機背空間,塞入了一把小風扇,增加進出風口。在相機工作時,風扇會從右邊(面向機身背面)吸入冷空氣,再從左邊排出。
由於風扇是放在新增的空間中,沒有影響原有按鍵布局,不過了讓相機看起來更協調,更適合視頻拍攝,松下微調了不少細節。機身背面頂部不再做內切處理,肩屏擴大到1.8英寸,可顯示更多信息,比如以快門角度的方式顯示曝光時間;肩屏邊上的電源開關被紅色錄像按鍵代替,電源開關移到了手柄頂部,機身正面的撥杆被紅色錄像按鍵代替;XQD+SD卡槽改為雙SD UHS II卡槽;屏幕使用雙重翻轉結構,即可上翻,又可像GH5那樣翻轉到機身側面;機身正面背面都加入了計數燈。
在S1問世後市場湧向了一批專用兔籠、L型快裝板攝影附件,那帶風扇的S1H能兼容已有附件麼?下圖是安裝了烈龍LB3PK的S1H,LB3PK是一塊S1專用的L型快裝板,兼容ARCA規格,提供了一個3/8英寸和多個1/4英寸擴展接口。
安裝了烈龍LB3PK、怪手、森海塞爾MKE440後的S1H
S1H在安裝L型快裝板後,除了麥克風接口不可避免被遮擋外,其它接口均可正常使用, L型快裝板略微遮擋出風口,不會破壞相機的主動散熱系統,兼容烈龍LB3PK。必須強調的是,不是任何S1兔籠、L型快裝板都適合在S1H上使用,烈龍LB3PK側板最大寬度只有38mm,市場上通用型豎拍板寬度普遍在40mm以上,會嚴重遮擋散熱口,在S1H上使用S1配件時千萬要注意是否遮擋散熱口。
為了防止屏幕兩個翻轉結構衝突,松下在S1H屏幕下方增加了一個物理鎖,必須解鎖才能向上翻轉屏幕,非常貼心的設計。不過在液壓雲臺上使用時會遇到問題,液壓雲臺頂部平臺尺寸遠遠大於球形或是三維雲臺,會遮擋解鎖按鍵,解決方案是S1H安裝L型快裝板或是增高墊後再安裝到液壓雲臺上。
S1H沿用S1、S1R基本結構,帶有大尺寸肩屏、高畫質EVF、機身五軸防抖,具備防塵防濺水能力,加上主動散熱系統,不可避免變得更大更重,但換了高質量取景器系統,手持拍攝,高可靠性。整機設計值得詬病的地方是去掉XQD卡槽與保留了EVF,對於視頻拍攝來說,位於軍艦部的EVF並不好用,高速SD卡價格比XQD卡貴,速度更快的Exprescard價格有望低於XQD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