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售額60億!河南這家企業靠啥打造示範性循環經濟產業園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王磊彬 大河財立方 收錄於話題#綠色工廠37#六穩六保看河南34#企業一線見聞37

編者按

2019年9月16日到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9月17日,總書記來到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強調,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把我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扎紮實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如今,河南製造業轉型升級成效如何?有哪些突出成績?

目前,河南已形成了裝備製造、食品製造、電子製造、新型材料製造和汽車製造等五大主導產業。這些產業,撐起了河南製造業的脊梁。其中,綠色製造體系正在成為河南製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示範標杆、參與國際競爭的領軍力量。最近兩年,河南省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公示)的企業數量,穩居中部第一。

9月15日,「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系列報導正式啟動,這是「六穩六保看河南·企業一線見聞」系列報導的落地深化,同時也是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的一次特別行動。

「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活動,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大河報·大河財立方、鄭州銀行主辦,中原金控、中原證券、中原資產、鄭州投資控股、百瑞信託、華隆基金、財立方保理等協同推進,大展紅旗和吉展紅旗特別支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王磊彬

攝影攝像剪輯 朱哲

位於濮陽市的天能集團(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能河南公司),是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領軍企業天能集團在北方市場的重要生產基地。

該公司成立9年來,憑著天能集團在全國布局的強大銷售體系,市場規模節節攀升,銷售額保持高速增長。

近日,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特別行動——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走進天能河南公司,探尋這家國家級綠色工廠業績倍增、打造循環經濟體系背後的故事。

天能集團河南首個生產基地

2019年銷售額達60億元

11月27日,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揭榜,天能集團位列該榜單第15位,位居動力電池行業首位。同時,這也是天能集團第10次登上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

天能集團總部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是一家以綠色動力電池製造為主,集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城市智能微電網建設、綠色智造產業園建設等為一體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商。

天能河南公司註冊於2011年11月份,2014年4月份開始投產,是天能集團在河南布局的第一個生產基地,總投資10多億元。

據天能河南公司辦公室主任程可紅介紹,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電動車用鉛酸電池的生產與銷售;蓄電池配件(電池外殼、隔板)製造及本公司自產產品的銷售;外購電池、極板、電池配件的銷售。

儘管天能河南公司成立僅有9年時間,但藉助天能集團在全國的品牌影響力、銷售渠道以及產品優勢,業績一年一個臺階,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

天能河南公司財務總監侯顯文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生產的電池銷往全國各地,但出於節約物流成本的考慮,大部分產品銷往河南及周邊省份。

「天能河南公司是一個集生產、銷售、回收等於一體的生產基地,產業鏈與全國其他基地相比相對完善。」侯顯文說。

「公司主導產品為動力鉛酸蓄電池,不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品牌知名度,都處在行業領先地位。近幾年,隨著大家節能環保意識的提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天能河南公司銷售額達60億元,納稅金額位列濮陽市民營企業前茅。在就業方面,公司安排各類就業人員3000多人。」程可紅說。

據了解,天能集團在河南共有三個生產基地,分別位於濮陽、濟源、孟州三個地方,濮陽公司是三個基地中規模最大的。

持續推進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

打造生產、銷售、回收循環經濟體系

作為新能源電池的龍頭企業,天能集團一直堅持走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圍繞動力電池的「生產、銷售、回收、冶煉、再生產」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園,並形成閉環式綠色產業鏈,實現資源無限循環利用。

據程可紅介紹,天能河南公司從籌建之初就把綠色環保作為企業的生命底線,將清潔生產技術貫穿於循環經濟生產各個環節,實現產品技術「低耗化」和製造設備的「節能化」。

從製造的源頭開始,注重材料對環境的保護,淘汰對環境汙染重的重金屬和不可回收材質,採用性能好、可循環回收利用原料,從源頭進行綠色設計產品規劃;在製造的關鍵環節,採用行業內最先進的極板連鑄連軋連塗生產線、智能回饋式充電機、智慧機器人手臂等一大批智能自動化設備,技術上採用冷切削造粒、全自動鑄焊、自動加酸等技術。

「在智能自動化設備投用之前,整個生產工藝需要四五十個工人,而現在僅需四五個人維護設備就可以。」程可紅說。

此外,在設備沒有升級之前,剛生產的動力電池每充一次電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而工藝改進之後,兩天就可以充好,效率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電池的質量,在電池生產過程中需要反覆地充電、放電,以確保電池的性能更加穩定。而釋放出來的電,公司通過智能回饋式充放電機又把它收集起來反覆使用,同樣也節約了大量成本。

程可紅告訴記者,在電池生產過程中,需要用水來降溫。為了節約水資源,天能河南公司在濮陽建立了最大的雨水收集池,約2萬平方米,實現了生產廢水、生活汙水和廠區雨水分類收集、分類深度處理,使生產廢水的各項指標超低標準排放。

在末端治理上,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成了國內一流的水處理中心,在廢氣排放上, VOC廢氣治理後排放濃度遠低於國家標準,使鉛蓄電池在生產過程中,影響環境的汙染因子得到全面有效控制。

「為做好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天能河南公司又配套成立了再生資源公司,專門用來拆解廢舊電池;成立了塑殼公司,用來生產電池的塑料外殼。最終形成了生產、銷售、回收、冶煉、再生產的循環經濟體系。」程可紅說。

企業的做法獲得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20年,天能河南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明年計劃銷售達到80億元

打造示範性循環經濟產業園

「企業要發展需要人才做保障。」侯顯文說,公司非常重視人才,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引進與培養體系。正是這些優秀人才,為公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公司各系列產品的技術來源主要來自於天能集團和本公司的自主研發。」程可紅說,天能河南公司注重自主創新,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3%~5%作為科技研發經費,用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研究開發。

據了解,天能河南公司先後申報成立了河南省動力鉛矽蓄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濮陽市動力鉛矽蓄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濮陽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濮陽市動力鉛蓄電池(VRLA)重點實驗室。

2012年以來申報技術專利近240項,獲批國家專利210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近年來開發新產品7項,關鍵技術創新30多項。

天能河南公司在創新發展中,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職工健康保障、企業生產效益的同步提高,也助推了公司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工作時間比往年少了一個月,預計今年的銷售業績與2019年基本持平,明年計劃持續增長20%左右。」程可紅說。

目前,天能河南公司積極響應河南省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從2019年開始,計劃投入3.5億元對電池製造的關鍵環節進行智能信息化升級改造,自主研發生產過程MES系統管控,實現公司年降本1億元,減排80%。

「公司在總排放指標不增加的情況下,再投資10億元,用於增加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技改年處理量擴大項目。」程可紅說,天能河南公司將以天能集團北方總部為目標,打造示範性循環經濟產業園。

「未來,天能河南公司將堅持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戰略,加快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傳統型製造向智能型製造轉變的腳步。」侯顯文說。

編輯丨徐姣

年產20萬個汽車「心臟」,這家豫企要靠它布局海外市場從小麥、玉米中挖出新藍海環保投入不設上限!這家企業靠個性化定製把握新機遇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年銷售額60億!河南這家企業靠啥打造示範性循環經濟產業園》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河南藍奧智能製造循環經濟產業園首家入駐企業,投產口罩!
    3月初,在桐柏縣招商副縣長王坡、城關鎮書記魯成豪、市場監督局等領導的鼓勵和支持下,經過多方招商通力合作,河南藍奧智能製造循環經濟產業園與河南勝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晟泰康)順利籤訂入駐協議。桐柏媒體記者考察河南勝鼎(晟泰康)生產車間據悉,河南勝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晟泰康)是首家進駐河南藍奧智能製造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口罩生產企業,經桐柏縣、鎮各級領導的指引,用工主體為周邊各村貧困戶及低收入群體,帶動
  • 「大市」上馬大項目 為耒陽有色金屬冶煉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園
    1月14日上午10:18,湖南先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導稀材和湖南金隆再生金屬有限公司土方工程兩個項目在大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內舉行開工儀式。紅網時刻1月16日訊(通訊員 劉菲菲)1月14日上午,湖南先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導稀材和湖南金隆再生金屬有限公司土方工程兩個項目在大市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工,兩項目總投資20億餘元。項目開工標誌大市循環經濟產業園正式啟幕。大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管委會主任蔣志紅致辭、耒陽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周斐宣布開工。
  • 河南大型紙板廠興建數字包裝產業園,總投資達12億
    ,建成後將成為河南省最大的瓦楞紙板供應商,年產瓦楞紙板6億平方米。建成後,將成河南最大紙板供應商6月5日上午,鄭州市舉行2020年第二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河南地區的瓦楞紙板龍頭企業據公開資料顯示,河南灝宇紙品有限公司由鄭州中宇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於2014年成立,佔地103畝,擁有2.5米幅寬雙刀雙堆碼BHS瓦楞紙板生產線,是一家大型紙品包裝企業。
  • 共享經濟的高配版,循環經濟要來了
    超級蜂巢的生態格局恰恰是當前房山打造「中關村南部創新城」所亟需的新鮮血液和力量。循環經濟產業園,釋放強大的經濟吸附力循環經濟產業園,其強大的力量不僅僅在於對內部生態經濟群的凝聚能力,更在於對整個區域乃至社會的強大經濟吸附力。循環經濟產業園的代表項目超級蜂巢,正在闡釋這一點。
  • 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
    作為一家韓資企業,煙臺帕特侖電子有限公司自2003年3月在煙臺牟平經濟開發區成立至今,已歷經26次增資擴股,公司投資總額由成立之初的400萬美元增加到1.7億美元,註冊資本由230萬美元增資至目前的8,920萬美元。「韓國總部因勞動力成本因素把勞動密集型產品轉移到越南工廠生產,將中國煙臺工廠定位為生產技術含量高、生產工藝複雜的高新產品生產基地。」
  • 小麥粉釋放大能量,河南這家企業要打造百公裡健康產業集群
    這個盛夏,一大批來自河南的「老家味道」,將在近千公裡外的大上海集體亮相。河南省擬於近期在上海舉辦優質特色農產品展示推介活動,全方位深化豫滬農業領域合作。一個是農業大省、農產品加工大省和新興經濟大省,一個是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豫滬兩地戰略合作20年之際,雙方在農業領域再度牽手。
  • 昔日汙染源 今朝新動能——利辛縣靠綠色循環繡出脫貧致富花
    據介紹,「金雞產業扶貧計劃工程」下一步發展目標是,180萬隻產蛋雞和60萬隻後備雞的養殖規模,打造成集「生態養殖-食品加工-清潔能源-有機肥料-訂單農業」於一體的循環經濟新模式。項目全部達產後,將實現年產172.8萬隻綠色母雞、4.2億枚有機雞蛋,雞蛋、有機肥產值均可翻番。飼料生產還可直接帶動農戶10萬畝高效玉米生產,綜合帶動近10000人就業增收。
  • 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建設駛入快車道
    其中,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以「龍頭+配套產業」的發展模式發展智能製造產業、人工智慧及電子信息產業,將打造珠江西岸智能製造示範區新的增長極,助力夯實鬥門「工業強區」基石,推動鬥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南方日報記者 林鬱鴻智能製造產業園年內招商40億3月5日,《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正式發布,鬥門產業新城PPP項目入列。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利臨港產業園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川 通訊員 王剛 喬冰清位於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廣利臨港產業園內,華泰化工集團10萬噸/年氯乙酸項目即將開始試生產;山東金益化工有限公司年產8000噸醫藥中間體項目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中;沃德智造小鎮項目主體建設已現雛形……項目建設快馬加鞭,企業生產蓄勢待發
  • 這兩家集團籤署戰略協議,河南跨境電商與產業園融合發展再進一步
    據悉,此次與河南保稅進行合作的東方今典集團,是為企業提供綜合服務、帶動區域招商實現突破,致力於小微企業孵化、大中企業加速發展的產業經濟服務商。此次合作,雙方將共同推進河南跨境電商向規模化、集約化聚合,引領河南跨境電商和產業集群進一步創新探索,實現河南跨境電商和產業集群發展合作的全新突破。
  • 麥當勞中國攜四大供應商,投資15億打造湖北供應鏈智慧產業園
    麥當勞及四大供應商將整合全球領先的設備、技術和工藝,將產業園打造成綠色智慧供應基地,助力產業升級。 麥當勞中國董事會主席張懿宸表示:「麥當勞湖北供應鏈智慧產業園是麥當勞中國發展的又一個裡程碑。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產業園在設計、建設和未來運營的每一個環節都將充分體現環保理念,包括使用新型環保建築材料,降低冷庫和廠房建築能耗,利用各類新能源和可循環使用能源回收設計和技術最大化節能減排,並採用全球領先環保工藝(如:水性柔印工藝與技術)減少排放等。
  • 中沙產能合作首個雙循環示範性項目啟動
    通訊員 供圖  深工新材(廣州)公司(以下簡稱「深工」)分別與沙特朱拜勒皇家委員會籤訂土地租賃協議,與沙特絲路產業服務公司籤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在沙特打造一個「中國製造塑膠新材電子光學產業園」,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作為中沙產能合作重點落地項目之一,深工沙特項目以沙特石油煉化產品資源為基礎,研發和生產航空、汽車等特定行業需要的塑膠配件所需的改性材料。
  • 不,這家企業年營收707億,全球排名前三
    半導體產業鏈上遊的高端光刻膠等材料,以及半導體設備領域,日本企業仍保有強悍的實力。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大家都知道,半導體設備在半導體整個行業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行業的基礎和核心。有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到608億美元。
  • 梅州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點火...
    23日上午,梅州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舉行開園儀式,落戶該產業園的首個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試運行,標誌著五華在探索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以日處理700噸的大「食量」,是五華在謀求縣域全域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 打通產業和市場循環,全要素為企業「舒筋通骨」增強經濟韌勁
    這家創立僅3年的小微科技企業,是從事醫療信息化的企業。疫後,隨著國內醫院加快信息化建設,建設「網上醫院」,這家企業迎來了發展機遇。日前,雙耳科技剛剛在啟迪協信武漢科創園新租下了150平方米的新辦公室,正在加緊裝修,準備大幹一場。
  • 京東智聯雲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 助力麗水市打造數字生態經濟先行區...
    近年來,麗水市把培育壯大數字經濟作為發展提質增效的新變量、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藍海,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強化數字變革引領,全力打造數字生態經濟先行區、示範區。12月15日,京東智聯雲(麗水)數字經濟產業園(以下簡稱「麗水產業園」)盛大開園。
  • 訪河南豫博生物化工公司董事長孫軍站
    作為一個農民企業家,孫軍站從未忘記家鄉,孫軍站也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這個信條,多年以來他和他的企業一直履行著回饋家鄉舉動。2012年,孫軍站放棄了自己經略十幾年且又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毅然選擇回河南成立了漯河豫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臨朐這家企業稅收超2億元,頂起五井鎮一片天!網友:全靠它了!
    臨朐這家企業稅收超2億元,頂起五井鎮一片天!網友:全靠它了!那麼,五井鎮的工業經濟為什麼會保持這麼好的發展勢頭?這裡面到底蘊含著哪些值得推廣借鑑的好經驗、好做法呢?今年前11個月,臨朐山水水泥上繳稅金2.02億元,同比增長32%,成為全縣第二家過2億元的納稅企業。山水水泥作為全縣的骨幹財源項目,早在2011年,上繳稅金就曾經突破億元大關。
  • 臺灣友嘉實業集團全球加工中心暨友嘉(河南)精密機械產業園在鄭州...
    10月18日,臺灣友嘉實業集團全球加工中心暨友嘉(河南)精密機械產業園在鄭州航空港實驗區舉行開工儀式,省、市領導趙建才、胡荃、張廷明、馬建以及航空港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卿、法建強、馬鎖文和臺灣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等出席儀式。
  • 河南排名靠前的專科學校有哪些?附河南前五的大專院校,請收藏
    2020年河南的高職高專批次將於8月4日-8月8日開始填報志願,而河南的專科院校眾多,想必同學們也難以選擇。本期,教育明先森就將為大家介紹河南靠前的5所大專院校。2020年招生計劃鄭州師範學院鄭州師範學院坐落於黃河之濱,嵩山之麓的河南省省會鄭州, 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10年3月在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河南省立鄭州師範學校,至今已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