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磊彬 大河財立方 收錄於話題#綠色工廠37#六穩六保看河南34#企業一線見聞37
編者按
2019年9月16日到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9月17日,總書記來到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強調,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把我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扎紮實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如今,河南製造業轉型升級成效如何?有哪些突出成績?
目前,河南已形成了裝備製造、食品製造、電子製造、新型材料製造和汽車製造等五大主導產業。這些產業,撐起了河南製造業的脊梁。其中,綠色製造體系正在成為河南製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示範標杆、參與國際競爭的領軍力量。最近兩年,河南省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公示)的企業數量,穩居中部第一。
9月15日,「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系列報導正式啟動,這是「六穩六保看河南·企業一線見聞」系列報導的落地深化,同時也是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的一次特別行動。
「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活動,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大河報·大河財立方、鄭州銀行主辦,中原金控、中原證券、中原資產、鄭州投資控股、百瑞信託、華隆基金、財立方保理等協同推進,大展紅旗和吉展紅旗特別支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王磊彬
攝影攝像剪輯 朱哲
位於濮陽市的天能集團(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能河南公司),是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領軍企業天能集團在北方市場的重要生產基地。
該公司成立9年來,憑著天能集團在全國布局的強大銷售體系,市場規模節節攀升,銷售額保持高速增長。
近日,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特別行動——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走進天能河南公司,探尋這家國家級綠色工廠業績倍增、打造循環經濟體系背後的故事。
天能集團河南首個生產基地
2019年銷售額達60億元
11月27日,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揭榜,天能集團位列該榜單第15位,位居動力電池行業首位。同時,這也是天能集團第10次登上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
天能集團總部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是一家以綠色動力電池製造為主,集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城市智能微電網建設、綠色智造產業園建設等為一體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商。
天能河南公司註冊於2011年11月份,2014年4月份開始投產,是天能集團在河南布局的第一個生產基地,總投資10多億元。
據天能河南公司辦公室主任程可紅介紹,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電動車用鉛酸電池的生產與銷售;蓄電池配件(電池外殼、隔板)製造及本公司自產產品的銷售;外購電池、極板、電池配件的銷售。
儘管天能河南公司成立僅有9年時間,但藉助天能集團在全國的品牌影響力、銷售渠道以及產品優勢,業績一年一個臺階,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
天能河南公司財務總監侯顯文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生產的電池銷往全國各地,但出於節約物流成本的考慮,大部分產品銷往河南及周邊省份。
「天能河南公司是一個集生產、銷售、回收等於一體的生產基地,產業鏈與全國其他基地相比相對完善。」侯顯文說。
「公司主導產品為動力鉛酸蓄電池,不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品牌知名度,都處在行業領先地位。近幾年,隨著大家節能環保意識的提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天能河南公司銷售額達60億元,納稅金額位列濮陽市民營企業前茅。在就業方面,公司安排各類就業人員3000多人。」程可紅說。
據了解,天能集團在河南共有三個生產基地,分別位於濮陽、濟源、孟州三個地方,濮陽公司是三個基地中規模最大的。
持續推進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
打造生產、銷售、回收循環經濟體系
作為新能源電池的龍頭企業,天能集團一直堅持走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圍繞動力電池的「生產、銷售、回收、冶煉、再生產」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園,並形成閉環式綠色產業鏈,實現資源無限循環利用。
據程可紅介紹,天能河南公司從籌建之初就把綠色環保作為企業的生命底線,將清潔生產技術貫穿於循環經濟生產各個環節,實現產品技術「低耗化」和製造設備的「節能化」。
從製造的源頭開始,注重材料對環境的保護,淘汰對環境汙染重的重金屬和不可回收材質,採用性能好、可循環回收利用原料,從源頭進行綠色設計產品規劃;在製造的關鍵環節,採用行業內最先進的極板連鑄連軋連塗生產線、智能回饋式充電機、智慧機器人手臂等一大批智能自動化設備,技術上採用冷切削造粒、全自動鑄焊、自動加酸等技術。
「在智能自動化設備投用之前,整個生產工藝需要四五十個工人,而現在僅需四五個人維護設備就可以。」程可紅說。
此外,在設備沒有升級之前,剛生產的動力電池每充一次電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而工藝改進之後,兩天就可以充好,效率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電池的質量,在電池生產過程中需要反覆地充電、放電,以確保電池的性能更加穩定。而釋放出來的電,公司通過智能回饋式充放電機又把它收集起來反覆使用,同樣也節約了大量成本。
程可紅告訴記者,在電池生產過程中,需要用水來降溫。為了節約水資源,天能河南公司在濮陽建立了最大的雨水收集池,約2萬平方米,實現了生產廢水、生活汙水和廠區雨水分類收集、分類深度處理,使生產廢水的各項指標超低標準排放。
在末端治理上,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成了國內一流的水處理中心,在廢氣排放上, VOC廢氣治理後排放濃度遠低於國家標準,使鉛蓄電池在生產過程中,影響環境的汙染因子得到全面有效控制。
「為做好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天能河南公司又配套成立了再生資源公司,專門用來拆解廢舊電池;成立了塑殼公司,用來生產電池的塑料外殼。最終形成了生產、銷售、回收、冶煉、再生產的循環經濟體系。」程可紅說。
企業的做法獲得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20年,天能河南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明年計劃銷售達到80億元
打造示範性循環經濟產業園
「企業要發展需要人才做保障。」侯顯文說,公司非常重視人才,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引進與培養體系。正是這些優秀人才,為公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公司各系列產品的技術來源主要來自於天能集團和本公司的自主研發。」程可紅說,天能河南公司注重自主創新,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3%~5%作為科技研發經費,用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研究開發。
據了解,天能河南公司先後申報成立了河南省動力鉛矽蓄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濮陽市動力鉛矽蓄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濮陽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濮陽市動力鉛蓄電池(VRLA)重點實驗室。
2012年以來申報技術專利近240項,獲批國家專利210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近年來開發新產品7項,關鍵技術創新30多項。
天能河南公司在創新發展中,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職工健康保障、企業生產效益的同步提高,也助推了公司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工作時間比往年少了一個月,預計今年的銷售業績與2019年基本持平,明年計劃持續增長20%左右。」程可紅說。
目前,天能河南公司積極響應河南省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從2019年開始,計劃投入3.5億元對電池製造的關鍵環節進行智能信息化升級改造,自主研發生產過程MES系統管控,實現公司年降本1億元,減排80%。
「公司在總排放指標不增加的情況下,再投資10億元,用於增加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技改年處理量擴大項目。」程可紅說,天能河南公司將以天能集團北方總部為目標,打造示範性循環經濟產業園。
「未來,天能河南公司將堅持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戰略,加快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傳統型製造向智能型製造轉變的腳步。」侯顯文說。
編輯丨徐姣
年產20萬個汽車「心臟」,這家豫企要靠它布局海外市場從小麥、玉米中挖出新藍海環保投入不設上限!這家企業靠個性化定製把握新機遇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年銷售額60億!河南這家企業靠啥打造示範性循環經濟產業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