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產房外婆婆的一句話,「我再也沒有喊過一聲媽」

2020-12-21 繁星點點柚子皮

|原創|優質|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隨便你怎麼折騰。但結婚就不同了,婚姻需要承擔的事有很多,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較為突出的應該非婆媳關係莫屬。

中國的婆媳關係一直都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

作為過來人,在生活中,應該都或多或少經歷過與婆婆之間的那些「小事」。自己或者身邊結婚了的朋友,對婆婆的某種言行有意見,大多都是憋在心裡,偶爾跟朋友吐槽一下。

前幾天一個朋友就跟我說了她坐月子的經歷。

她說:我結婚這5年都沒有喊過一聲「媽」。她和老公是高中同學,大學也在一個城市讀書,畢業後就留在了那個城市工作生活,所以平時不在一起生活,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見到。

我們兩個人是先領了結婚證,再有了寶寶,最後補辦的婚禮。兒子出生時恰逢過年,所以就在老家這邊生產。其實我知道,我老公當時存了私心,他怕他工作忙沒時間照顧我,就讓我在老家這邊坐月子。我也贊同他的想法,這樣離我父母比較近,可以住在我爸媽那,我可以省不少心。

因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其實我和我婆婆不太熟悉,和她的關係不遠也不近,彼此之間也都客客氣氣的,也沒有什麼矛盾。但是在醫院產房外婆婆的一句話到現在都像刺一樣扎在我心裡,無法釋懷。我到現在,結婚5年了,都沒有喊過一聲媽。

孩子是剖腹產,我到現在都清楚地記得當時的狀況。從手術室推出來後,因為麻藥造成的後遺症,我一直在吐。當時老公去病房拿東西,就我婆婆一個人在門外守著,護士把孩子交給婆婆,並告訴她我一直在吐,快點幫我處理一下,她只是看了一眼就把視線轉移到我兒子身上,說了一句等不吐了再說吧。

就開始追問護士是男孩還是女孩?體重有多重?……

讓我更加不舒服的是,在醫院的那幾個,每天聽得最多的就是:有沒有奶呀?夠不夠孩子吃呀?你多點湯吧,這樣孩子才有飯吃,實在不行我們就吃一些催奶的藥等等這些話,孩子吃個奶站旁邊盯著,恨不得就我看穿。給我說她當時是怎麼生孩子、養孩子的。從來沒有關心過我舒不舒服,方不方便。

出院後,我直接跟我爸媽回了我家,因為我知道,我不適合跟我婆婆一起生活,再在一起待幾天我會崩潰。更何況我還在坐月子,不能生氣。我老公也同意了。

兒子出了滿月我就跟老公回去了。

聽完她的一席話,我深有體會。

很多人都應該聽過這句話:婆媳之間,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必出之間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但是往往很多人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道理誰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卻不多。

最近網上有一段話在90後寶媽之間廣為流傳:

等我當婆婆了,孩子叫我帶,我就帶。不叫我帶,吃穿我全包了。小兩口吵架,不管對錯我都幫著媳婦,因為我愛兒子。

能明白其中含義的女人都是在婆媳這方面吃過苦的人。

結語:

永遠不要期待婆媳關係能夠像母女一樣,能做到相敬如賓、相安無事就已經相當成功了。

對於婆媳關係,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點讚、留言轉發。

關注我,分享更多情感故事。

相關焦點

  • 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喊「媽媽」,說得通的解釋不是奇蹟,是科學
    更重要的是,當時出生的時候就會喊「媽媽」。聽她這麼說,大家都笑話她「過分了」,母愛再泛濫,也不能誇張到說孩子會喊媽媽啊。但是,表妹堅稱,寶寶剛出生時在產房哇哇大哭,然後就是喊了一聲「媽媽」,當時在場的醫務人員都聽見了。對此,陪她一起生產的老公也證實了,還說這是「奇蹟」,是上天賜給了他們一個「天才寶寶」。可惜,事發突然,他們光顧著激動,也沒有錄視頻。
  • 產房裡的孩子為什麼總是扎堆出生?一波是男孩,另一波又都是女孩
    >好在現在的女性們地位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孩子的性別並不是很在意,更注重對孩子的培養以及教育,不過,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性別還是很感興趣的,畢竟,孩子出生後的衣服玩具之類的也需要置辦,就總會現在去猜想寶寶的性別,不過,這才猜想也只能等到寶寶出生後才能知道,不過,當寶寶出生後,一些有經驗的寶媽肯定會發現一些比較「神奇
  • 進產房後到底有多尷尬?順產寶媽:脫下褲子,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大家都說「只有生過孩子的才懂得當媽的不容易」,分娩順產時的劇痛是切切實實的,不過除了疼痛寶媽還會遇到這些尷尬事情。婷婷在分娩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生孩子的經歷分享,心裡非常的緊張。在被推進產房的時候,看到有男性醫護人員,心裡就更忐忑和害羞。雖然安慰自己醫者父母心,醫生面前只有病人,但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 新生兒出生時嬉皮笑臉,護士反手一巴掌打哭孩子,寶媽不怒反道謝
    經歷了種種疼痛之後,好在孩子平安出生,不過孩子在出生之後並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伴著哭聲而出。當時曉靜還覺得一定是個「天使寶寶」,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哭鬧出生,真的是太讓人欣慰了,想必孩子對來到這個世界上表示非常滿意呢。
  • 為啥生孩子時,有時一個時間段內出生的全是男孩?聽聽科學解釋
    ------引言01今晚已連續生了八個男孩了,護士無意的一句話,讓產房外婆婆坐不住了所以當劉婆婆和自己的兒子在產房外等待兒媳婦生產的時候,她一直在默默地祈禱,希望自己的兒媳婦能夠生一個兒子。因為在兒媳婦生孩子的前一天,這個產房裡出生的基本上都是女孩兒。看著前一天有那麼多的女孩兒出生,劉婆婆心裏面也有一些著急,因為自從兒媳婦懷孕,他就一直期待著想要抱一個孫子,這樣才能讓自己家的香火得到延。
  • 憶軍旅|出院時,小男孩小聲地喊了我一聲「媽」
    他小聲地喊了我一聲「媽」作者:彭美雲虹口區第二幹休所軍休幹部1960年底,為了救治「信陽事件」中受傷病困擾的群眾,廣州軍區組建了百人醫療隊趕赴災區。我作為醫療隊成員之一,隨部隊前往。我被分配在信陽市醫院的分院,專治基層轉上來的各種急危病患。
  • 當媽之後就沒有了姑娘時的那些小傲嬌,因為孩子隨時會給你喊cut
    因為身邊這個小傢伙總是會恰到好處,噢,不,是隨時隨地給你喊cut!1、當媽前最喜歡長發飄飄,挎著小包穿梭在人群裡,任憑你東南西北風呀,可是有了這個小傢伙,再柔順的長髮飄飄也會變成披頭散髮!因為頭髮,對小傢伙來說,一直是一個樂此不疲的新鮮玩意兒。
  • 孕媽到醫院生產,孩子出生後「分不清」男女,孩子爸:上輩子造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小玲(化名)和丈夫是重組家庭,兩人都經歷過一段婚姻,失敗的感情經歷讓他們彼此珍惜,婚後第二年兒子出生,
  • 生產冷知識:孕媽從進入產房到生產結束,醫生都在忙什麼?
    說起產房裡的那點事,沒經歷過的孕媽不曉得,經歷過的寶媽記不清,只知道醫護人員忙前忙後,但具體在忙些什麼,大家說不出個一二三。其實孕媽被推進產房後,醫護人員相當忙碌,除了接生,他們還需要做這些事!5、取出胎盤女性生產時,孩子出生後胎盤還在體內,需要醫護人員將其取出,同時要檢查是否存在殘留,如果沒有徹底剝離乾淨,殘留物就容易引發感染,影響寶媽的健康。
  • 珍藏的幸福:進了家門,叫一聲爹,喊一聲娘(鄭立偉)
    窮人家的孩子,能夠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出頭的,真的是難若登天。"這是白石老人在自述中所講的一句話。在這裡,它也是我生活的寫照。家,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就有著不同的注釋。對於漂泊在外的我來說,是愉悅心情的分享,是情緒低落時的安慰,是艱難前行的不竭動力!無論身在何處,還有什麼比家更讓我們牽掛的?還有什麼一提到家就讓我們激動的?我的父親、母親,我的兄弟姐妹!
  • 產婦推出產房,卻「無人認領」,寶媽:生了孩子方才看透人事冷暖
    產婦推出產房,卻「無人認領」,寶媽:生了孩子方才看透人事冷暖 過來人都說,檢驗丈夫是不是真的愛你,生個孩子就知道了。這話一點不假,產後丈夫的態度和行為,的確能看出他對你上不上心。
  • 寶寶出生後的「幾斤幾兩」暗示智商?不是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護士會給寶寶稱重,並且說出寶寶的體重,父母聽到孩子分量很重就會很開心,但事實情況又是如何,寶寶真的越重越好嗎?正當大家都很辛苦的時候,產婦聽到門外護士喊了一聲"18號8斤4兩!"這個孩子的體重當時就引起了幾個護士的議論,有個護士小聲說了一句"這孩子的父母以後可得小心點",這話引起了產婦的注意。
  • 進產房後,有3件「尷尬事」孕婦要經歷,尤其第三件事讓孕媽臉紅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女人進了產房後,還會遇到一些尷尬事,讓人臉紅,在產後也不願提起。案例寶寶即將出生,文秀早就準備好了待產包。到了臨產這天,文秀一早就覺得肚子痛,下面湧出了一股熱流,她知道是羊水破了,趕緊招呼老公送她去醫院。 醫院早已提前預約好,等文秀一到醫院,就被推進了產房。
  • 歌唱家閻維文:今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回到家能喊一聲「媽」
    閻維文的祖籍在山西平遙,出生於1957年太原的閻維文,從一出生就受到了整個家庭的關愛。他的父親叫做閻紫樞,曾經是太原礦山機械廠的一名掛牌兒工人,每個月30多塊錢的薪水是一大家子的吃飯來源,因為他的母親張潤卿沒有工作。之所以閻維文在家中最受寵,是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他在家裡排行最小,就此父親一個人擔起了照顧五口之家的責任。
  • 「產房裡,我的尊嚴碎了一地」90後產婦痛訴:脫衣服只是開始
    「產房裡,我的尊嚴碎了一地」前不久,一則帖子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一位新手媽媽分享了自己的生產過程。這位新手媽媽表示:「產房裡,我的尊嚴碎了一地」,雖然自己如今有初為人母的喜悅,但是更多的卻是產房留下的陰影。
  • 寶寶出生時一聲不哭還嬉皮笑臉,護士反手就一巴掌,寶媽不怒反笑
    就在小琳正奇怪著寶寶為什麼沒有哭聲的時候,在一旁助產的護士反手就給了小寶寶一個巴掌。小琳的寶寶這才「哇」的一聲大哭了出來,而且聲音還非常的響亮。不了解情況的小琳當然對護士的舉動感到吃驚了,心想著好好的為什麼要打自己的寶寶呢?在護士的解釋下小琳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 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因為很多寶媽在剛生產完就需要趕緊去工作賺錢,而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人照顧。如果婆婆拒絕的話,寶媽就要親自待在家裡照顧孩子,那麼經濟來源就少了一份,生活壓力也會加大。前幾天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這位寶媽的婆婆在她生產後,拒絕照顧孩子並告訴她:她已經把自己的兒子照顧大了,義務已經完成了。
  • 生完孩子後,產房外丈夫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網友:他心裡只有孩子
    產婦從懷孕到生產經歷的痛苦,以及在產房生孩子的疼痛是男性同志們是一般所體會不到的,孕婦所需要的關心也就相對多一些。孩子是兩個人的並不是一方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丈夫要給妻子足夠的愛和關心。前兩天在抖音有一個熱門的視頻被大家廣泛的關注,在產房的門口有一位劉女士生產完以後,醫生抱著孩子,手裡是拿著胎盤在產房外喊劉女士的家屬,但是產房外卻久久無人應答。視頻中迴蕩著醫生的聲音,還有用擴音器喊家屬的聲音,但是始終沒有人出現,這一幕也不讓產婦感受到心寒。
  • 產房外,同樣是知道生女孩,奶奶和外婆表現截然不同,太現實了
    懷孕意味著即將有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漫長的孕期,孕媽媽要經歷各種不容易,等到分娩的一刻,看到孩子出生,什麼都值得了。孕媽媽在產房分娩時,產房外的親屬也表現各異,有的讓人感動,有的讓人覺得心寒。產房外,奶奶得知是女孩,反應太現實前段時間,同樣是新生兒出生後,產房外的親屬一看就是婆家人,跟娘家人的表現截然不同。聽到醫生說生的是小公主,一家人激動的大笑起來,孩子奶奶更是開心的跳起來,都圍著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