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廚廚,灰其其,紅危危,藍寶寶。可回收,丟藍色,有害垃圾丟紅色。廚餘垃圾是綠色,其他垃圾用灰色。」11月16日,由團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主辦的2020年海口市「垃圾分類,校園在行動」宣傳教育進校園系列活動分別走進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海口市永興中學等2所學校,幫助400餘名在校中小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垃圾分類良好習慣。
「垃圾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主講人趙心陽老師以垃圾的危害和處理方法為線索,結合日常案例,通過生動的圖片展示、詳細的課堂講解,向學生普及垃圾分類的意義、知識及方法。同時,採取互動問答、互動小遊戲、垃圾分類小口訣等形式,加深學生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把握。
在海口市永興中學,主講人黎安琪老師從垃圾的危害、垃圾的處理方式、垃圾分類的原因、垃圾分類的好處、垃圾分類的方法等5個方面為學生講解,除此之外,還通過「垃圾分類試一試」互動小遊戲,將本次講座氣氛推向高潮。「垃圾由人類製造,只要我們學會將垃圾正確分類處理,就能夠變廢為寶、造福人類。」黎安琪深入淺出、生動熱情的講解贏得了學生的陣陣掌聲。
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次「垃圾分類,校園在行動」宣傳教育進校園系列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同時也呼籲中小學生爭做環保小衛士,促進校園垃圾分類工作長效化運行。下一步,還將持續開展一系列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以提高學生「垃圾不落地,垃圾要分類」的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並將垃圾分類習慣輻射到家庭、社會,共同為建設美好家園奉獻一份力量。(海口日報記者 周慧)
【來源:海口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