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
1、 北京SKP取消生日慶活動,預售商品將有補償
2、 6成商場客流恢復到正常水平50%以上
3、 武漢銀泰創意城恢復營業,銀泰百貨全國門店全線復工
4、 百盛2019年銷售下降6.7%,關閉5家門店
5、 銀座股份去年營收下降7.39%,關閉三家店
6、 英國百貨連鎖公司Debenhams瀕臨破產
7、 廣東2020年計劃新開153個商業項目
8、 大悅城將在武漢打造中糧祥雲地鐵小鎮
9、 瀋陽杉杉奧特萊斯購物廣場開工
評:從銀座和百盛的財報快報都顯示營收下降,因經營困難而引起的關店也隨之而來。2020年的百貨業面臨著更加艱難的局面:國內外新冠病毒疫情對實體零售業造成的打擊和連鎖效應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能得以恢復,即使現在已經復工復業,但客流問題仍然擺在眼前。
超市
1、 北京伊藤洋華堂在疫情下逆勢增長
2、 沃爾瑪宣布未來5年在武漢投資30億元,計劃新開設4家山姆會員商店
3、 家樂福會員體系全新升級,正式上線「隨時會員」
4、 Costco蘇州拿地打造大陸第三家門店
5、 家樂福、物美將發放億元消費券
6、 首家華潤萬家創新精品門店開進廣州
評:華潤萬家創新精品門店應該是華潤萬家推出的新精品門店。根據消費環境變化應運而生,滿足3公裡範圍內的家庭生活日常高頻次消費的品類和生活服務需求。現在華潤萬家旗下已經有高端超市品牌Ole』和Ole』旗下定位更加精準的滿足時尚白領生活需求的Blt精品超市,前段時間又有傳出香港精品超市city'super大股東有意轉讓股權,華潤為潛在買家的消息。不難想,華潤萬家此舉的確是在進一步布局國內的精品超市業務。
便利店
1、 蘇果開出「好的」春風客棧主題便利店
2、 便利蜂進入山東便利店市場,濟南落地兩家
評:由於前段時間山東菏澤已經初現便利蜂的山寨門店,便利蜂或許進入山東便利店市場的擴張腳步,將會進一步加快。目前濟南已經落地兩家,但濟南本地現今已有的嗨家、宜快宜慢、橙子便利店、濟南雲菜園等本土便利店,外來品牌7-11,網際網路品牌倍全、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蘇寧小店等也發展迅猛,便利蜂未來的面臨著諸多強勁對手。
專賣店
1、 百麗宣布李宇春成為品牌代言人
2、 華南首家樂高旗艦店今年開業
3、 Topshop母公司大部分門店或將永久關閉
4、 美妝集合店品牌Space NK即將退出中國
5、 國美和京東合作加碼電商和縣域市場
6、 日本生活雜貨專賣店LoFt進入中國市場,首店落地上海
7、 彩妝集合店品牌Wow Colour布局全國,計劃2年開1000家門店
8、 蔦屋書店中國第二家門店落戶成都
9、 退出上海市場 ,Keep線下遇挫
10、 周大福前三個月內地同店銷售下滑50%,淨增65個零售點
11、 優衣庫史上最差成績單:收益、溢利均下降
12、 歷時8年,中國喬丹侵權案終審敗訴
13、 蘇寧全球首家智慧生活體驗中心落戶南京
14、 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推出海外官網,目前處於試運營階段
15、 蔦屋書店將於今年登陸滬杭兩城,計劃在華開設1100家店
評:Wow Colour進一步加快全國線下店布局以及完美日記推出海外官網,國際美妝大牌在中國賺得盆滿缽,無一不說明當今國內美妝市場的活躍和爆發程度。但國內的美妝市場現在仍然處於快速發展擴張的階段,UGC/PGC/MCN助力,KOL引領,營銷渠道的更新使得本土品牌得以迅速成長,並開始受到資本的關注和青睞。
電商
1、 POP MART泡泡瑪特入駐京東超市
2、 阿里時隔11年再啟「春雷計劃」扶助中小企業
3、 「拼多多系」快遞出山,電商大戰進入下半場
4、 京東回應:網傳通過bug搶茅臺是假消息
5、 唯品會經營範圍變更,新增醫療器械、蔬菜水果零售等業務
6、 芬香社交電商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7、 Lazada運費下調96%,幫助國內中小外貿企業拓銷東南亞
8、 京東宣布未來三年向湖北投資超60億元
評:阿里的「春雷計劃」還有較早開始的京喜「春雷計劃」,在扶持中小企業的同時,其實更是打通了產業供給端和用戶需求端通路,激活購物需求,刺激消費,同樣的也有利於平臺的發展。
快消品
1、 繼海底撈後,西貝莜麵村也大幅漲價
2、 瑞幸咖啡宣布停牌
3、 承德露露狀告前董事長和總經理,索賠1.08億元
4、 娃哈哈1個月內成立2家電商公司
5、 香飄飄高層變動不斷,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離職
6、 周黑鴨武漢工廠復工,產能恢復不到三成
7、 百勝中國完成對黃記煌控股權收購
8、 衛龍辣條和安踏官宣出聯名鞋
9、 三隻松鼠布局嬰童食品
10、 蓮花健康成功摘帽
11、 「茶顏悅色」被訴商標侵權案一審宣判:不侵權
12、 海底撈、西貝相繼為漲價一事道歉
13、 全聚德董事長鮑民辭職,盧長才代履董事長職責
14、 武漢「解封」首日 良品鋪子董事長直播帶貨
15、 衛龍辣條和安踏官宣出聯名鞋
16、 喜茶和WonderLab推聯名版代餐奶昔
評:一周內海底撈、西貝宣布漲價又接連因漲價道歉。自漲價後,輿論便一直圍繞著海底撈,並不斷發酵,海底撈幾乎成了「報復性漲價」的代表之一。雖然漲價是一種市場自發行為,但海底撈、西貝等作為頭部餐飲企業品牌,同時也正因疫情期間,一舉一動都會引來消費者的放大關注和相關品牌的爭先效仿。無論這場道歉是迫於輿論壓力,還是一場早就策劃好的營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疫情橫掃過的餐飲企業確實處境艱難。
新零售
1、 錢大媽"快跑"盈利,預計半年要開近千家門店
2、 錢大媽加碼隔日自提:門店入駐重慶
3、 前置倉標準發布:服務站不得直接賣貨、不得現制現售食品
4、 盒馬宣布:8日起至7月中旬將發放超百億奶消費券
5、 盒馬20天內在武漢新開兩家門店,嶽家嘴店線上先行開業
6、 生鮮配送服務提供商「海豚次晨達」完成千萬元新一輪融資
評:3月份以來,錢大媽的全國布局持續加快。先是成都,後是重慶,認定了西南片區市場的巨大潛力。錢大媽主要是以隔日自提、社群團購、社群直播三輪驅動的方式打通線上線下布局。現在加碼隔日自提用於重慶市場,主要是應對競爭對手誼品生鮮「實體+自提店+平臺商入駐」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