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1元被罰、賣500元是賠本,口罩到底多少錢才合理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3518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一下子成為剛需,價格也出現波動。儘管電商、超市等渠道不定期補貨,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供不應求。6毛錢進價的口罩賣1元曾被定性為哄抬物價;50隻口罩(整盒)500元被舉報但超市是在賠本供應。諸多案例將一個問題擺在大家面前: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漲多少合理?是否允許零售商適當加價?界定哄抬物價的臨界點又該在什麼標準呢?

01

口罩到底賣到了什麼價位?

2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上搜N95口罩,一款原森態的N95口罩售價365元一隻,券後價也在315元,據說過濾效果達99.97%,由於是帶電過濾,可能貴有貴的道理吧。一款據說上過巴黎時裝周的N95口罩售價488,但可以反覆戴,濾芯可換,外層面罩也可以洗。基本上,N95口罩售價都在150元以上。

豌豆公主上,目前口罩都在售罄狀態。像山本光學N95口罩20枚原價519元,疫情特別價399元,相當於20元一枚。三次元立體防飛沫口罩7個裝41元,相當於單只口罩6元左右。歐版FFP2口罩在京東上5隻售價249元,單只合算下來在50元左右。

有網友反映,疫情後,口罩價格翻了不止10倍,如今的口罩已經變成了奢侈品。有人調侃,「華為新機不貴,幾包口罩就換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支持口罩漲價的人並不少。新浪微博上有人發起了一個「你認為是否應該允許口罩漲價」的調查。在參與的1.2萬人中,5986人選擇了「不應該,口罩漲價就是發國難財;4478人將票投給了「應該,漲價可以刺激供給,才可以讓更多人買到口罩」。

有意思的是,輿論並沒有一邊倒地支持「不該漲價」,支持兩方觀點的人在數量上甚至各佔了一半。

02

網友說:「材料漲幾倍,叫口罩廠做慈善?」

支持背後是有背景的。今年1月,湖北洪湖一家藥店由於以0.6元/只的價格進貨,再以1元/只的價格售出,被當地市場管局判定為哄抬價格。根據洪湖市場監管局的說法,0.4元/只的進銷價差超過了《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規定的15%標準,因此該藥店被判罰合計5萬餘元。

很多網友為這家藥店鳴不平,表示心疼藥店。有網友算了筆帳:如果按照規定,進價6毛的口罩,加價不超過15%,那最高只能賣6毛9分錢,如果定價7毛都違反了相關規定。而且一個口罩9分錢的加價,賣3萬個口罩也只賺不到3000元,藥店還面臨房租、人工費等成本,壓力不小。更不用說,口罩緊缺,上遊漲價,藥店為了進購口罩,需要額外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一不小心就被舉報,巨額罰款」,有網友感嘆,「藥店太難了」。

有口罩業內人士在微博上稱,其實口罩原料價格已經上漲了不少。做口罩最主要的材料無紡布和熔噴料,由於需求井噴,一天一個價,每噸單價已從2萬漲到了20多萬,期貨甚至快超過30萬了。這也就難怪口罩價格飆升了。

1元口罩之所以獲得這麼多支持的聲音,因為它的價格實在太良心了。市面上的口罩大部分價格並不那麼親民。不少網友吐槽,有的藥店一次性醫用口罩10塊錢一個,N95賣到了39一個。朋友圈裡的口罩更是貴得明目張胆。

03

藥店說:「心寒,不敢賣了」

有藥店從業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疫情當前,藥店店員在保證營業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感染病毒的風險,賣口罩的同時還擔心被舉報,藥店很寒心,不少藥店都不敢賣口罩了。一些小藥店的店主即便進了口罩也不願意賣,給周圍的朋友分一分就得了。

之前也有媒體採訪過某藥店採購經理,為什麼藥店買不到口罩?除了供貨商價格上漲,疫情下口罩廠商忙得補不上提供資質文件,銷售口罩的審批通不過等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賺錢不盈利。

該採購經理直言,現在從省外購進口罩沒有物流途徑,物流緊張加上成本很高,進貨成本高了幾倍到十倍,藥店面對兩難困境:拿貨,要麼漲價賣,要不就得虧本。以目前口罩的進貨成本計算,哪怕只是為了保本,價格都要漲很多。所以,這家藥店也打算不進口罩了。「我們怕被人罵」。

04

電商說:「物流市場價翻了4-6倍」

洋碼頭在疫情期間不斷從國外尋找口罩貨源,進口到國內。他們的物流經理說,國外口罩之所以賣得貴,主要是人工成本增加了,此外還有海外運力短缺、航空倉位緊張等因素。單從物流成本來說,現在比年前已經翻了3倍,而且還是跟航空公司協調的最低優惠價。按照正常市場價,已經翻了4-6倍。正因如此,電商平臺上口罩短缺、賣家不發貨、買到假口罩的現象居多。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爆發後,電商平臺上的口罩亂象,一部分是由於部分賣家鑽空子,另一部分則是作為渠道商的賣家承擔了上遊工廠與消費者雙邊的壓力。上遊廠商由於三倍的人力工資成本和國家徵用,無法向渠道商正常交付,作為渠道商的商家在電商平臺進行預售後,需要對下單的消費者履約,然而這時上遊的工廠已無法順利交付或已提高價格,渠道商因此無法對已付款的訂單進行發貨。

對於口罩騙局及亂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2月8日的發布會中表示,要打擊囤積居奇、串通漲價、未按規定取得許可和備案擅自生產銷售、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以及過期失效產品等行為。

05

超市說:"500元50隻屬於虧本賣"

但是消費者並不了解口罩這些背後的高運營成本。

2月19日,北京華聯就被消費者舉報部分門店銷售的進口口罩每盒(50隻)標價500元,價格偏高,而且必須整盒購買。

隨後,北京華聯發聲明澄清稱,這批次口罩從荷蘭空運進口,由於全球口罩價格上漲,加上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國內港雜費、通關代理費、門店運作等成本,500元的售價實際上還低於成本。經調查後,海澱區工商分局認定,該批次口罩的進貨價為485元/盒,銷售價格為500元/盒,因此不構成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

華聯超市的口罩價格也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10元一片的口罩價格可以接受,畢竟是從國外進口,眼下又是稀缺物資,近期口罩生產和銷售無論是原材料成本還是物流成本都明顯上漲。也有人認為,近期市場上海外代購的進口N95口罩單個售價大約是25元,和N95口罩相比,一次性非醫用口罩只有薄薄幾層,不應該這麼貴。

06

監管機構說:「禁止囤積居奇」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公告中表示,凡捏造、散步漲價信息,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的防疫用品,大幅度提高銷售價格,串通漲價,以及其他違法價格法律法規的行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典型案例及時予以公開曝光。

此前,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因10隻3M防霾口罩標價850元(單只85元)被處以300萬元的行政罰款。該事件之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僅1月28日就立案調查15件價格違法案件。

在疫情的複雜情況下,監管機構也隨著事態的進展在調整對口罩價格違規的界定標準。洪湖市市場監管局曾處罰了當地一家藥店。按照當時《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規定,進銷價差不得超過15%標準。藥店以0.6元/只的價格進貨,以1元/只的價格售出,價差超過上述標準被判罰合計5萬餘元。不過,隨後公眾對該案件存有異議,監管部門也做出調整,對「進銷差價不超15%」這一《指導意見》宣布不再執行。

07

專家說:"交給市場,價格自會回歸理性"

各方立場眾說紛紜,那麼口罩的價格到底應該處於一種什麼價位,才是合法又合理呢?我們也請經濟專家來給些意見。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

口罩漲價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從經濟規律來看,在稀缺的情況下,如果僅僅考慮誰出價高就應該給誰,會導致收入低的人沒有口罩可用。

疫情時期,口罩屬於防疫物資範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就決定了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間尋求平衡點。要確保人人有口罩,不能完全依靠市場功能,政府也要發揮作用,這其中要把握好度。之前媒體報導,進價0.6元的口罩賣一元都被指為哄抬價格,這需要認真思考,不該簡單化看待問題。

任何經營都需要獲得合理的利潤。一件商品的議價空間,不是由管理部門說了算,但也不是經營者隨心所欲制定的。它必然是在一定範圍內,經營者對市場不斷地試探的結果。

目前,不少原本做服裝的企業都開始生產口罩,特別是一些小企業,本身賺的就是微利,如果口罩零售價被管控得過於嚴格,這些企業將很難存活。過於低廉的價格還會加劇口罩囤積,導致真正需要口罩的人買不到或者只能出高價購買。疫情管控期間,政府部門一方面要依法管控,打擊哄抬防疫用品價格行為,制止經營者牟取暴利,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到價格幹預不傷害經營企業銷售商品的積極性,讓經營者有合理利潤空間。在保基本的前提下,用好市場機制。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

對於口罩這樣的防疫物資,不應該對價格進行過度限制,而是應該把價格管控放開,充分利用市場經濟規律、供求機制,讓口罩的價格自然回落。疫情時期,簡單地用15%這樣的進銷價差去約束零售商定價,無論對零售商、口罩生產企業來說都會導致雙輸的結果。

疫情期間,口罩廠家需要召回員工加班生產,支付加班費。出於安全考慮,特殊時期員工的食宿也要另作安排,這對企業來說也會額外的支出。加上疫情期物流更高昂的物流成本,整體成本勢必會大幅提升。而口罩進入零售終端,又會產生新一輪運營成本的疊加,如果按不高於15%的進銷差價銷售口罩,無法覆蓋這些成本,零售商基本上屬於虧本賣。

過度限價,一方面會傷害零售商銷售口罩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壓低的終端價格反饋到生產端,會進一步壓縮生產商的利潤,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不願意再投入生產口罩。這樣一來,市場上的口罩投放量就會更少。

而放開價格限制,允許零售商適度加價,如果加價幅度在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內,必然市場會埋單。零售商賺到利潤,才能持續地投入進貨,甚至可能會以更高的進價刺激生產商加大產出,市場上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口罩,之前哄抬價格的黃牛、微商自然就沒有了土壤。

相關焦點

  • 北京華聯超市開售口罩,一盒50個賣500元
    ———————————————————2月19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微博發布信息,稱「今天北京華聯BHG的口罩上市了,早上不少人排隊去買,結果發現普通一次性口罩一盒賣500元,這樣眾志成城,護航北京?」待網友8點50分趕到現場,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9點開始到地下一樓一看,就是普通外科醫用口罩。算下來,一盒50個口罩賣500元,均價是10元錢一個。
  • 口罩該賣多少錢?官方:可加價35%
    診所、藥店「過五關斬六將」地進到一批口罩,該賣多少錢才能不惹禍上身?如果是真的故意哄抬物價,那罰也是應該,但如果真的沒賺到錢,卻被消費者誤會,背上發國難財的罵名,就太不值了。面對一波接一波的價格舉報風波,診所到底該不該賣口罩?賣多少錢算合理?不少診所人都感嘆,賣個口罩,太難了。
  • 口罩一塊錢1個被罰4萬餘元,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0.6元/支,銷售價格1元/支,該批次口罩沒有中文標識。02大眾的質疑:價格良心考慮到房租、人力成本、倉儲等等因素,0.4元的利潤,口罩1元一個並不貴。洪湖華康醫院現任負責人毛華學先生表示,他並不支持口罩賣高價,被罰是內部溝通出了點問題。毛先生說:「我的覺悟不會那麼低,主要是藥店最近我交給我女婿管了,他不太了解情況,因為口罩的進價一直在漲,這次漲價也沒有跟我說。」
  • 河南愛心大藥房一次性醫用口罩賣20元一包,被罰150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口罩,在這個特殊時期激發起廣大市民的「特別需要」。高價賣口罩一直被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期間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河南愛心大藥房被「天價處罰」,一般賣3~4元一包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該藥房賣到20元一包(10隻/包),結果被罰150萬元。大河報記者梳理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發現,河南愛心大藥房在榜單中的罰金高居首位,且兩次被罰。
  • 華聯新上架一次性口罩1片賣10元,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一盒一次性口罩售價500元,相當於每片口罩10元,2月19日,華聯超市新上架的口罩引發市民爭議,不少市民在微信、微博上發文表示,華聯超市的口罩售價讓人望而卻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華聯是否涉嫌哄抬口罩價格,還要和其進價進行比對,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對華聯口罩價格開展調查。
  • 醫用一次性口罩一包二十個賣88元合理嗎?
    今天來說說標題:請問醫用一次性口罩一包二十個賣88元合理嗎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都在抵抗,攻破疫情,醫院物資變得非常的緊張起來。疫情期間,醫用物資短缺,加工生產材料就會大幅度使用,價格也是直線上升。其中口罩就是醫用物資之一,不光是醫生需求,而我們普通民眾也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只要是醫用一次性口罩,都是可以起到防護冠狀病毒傳染的效果的。
  • 口罩進價6毛賣1塊 湖北一藥店被罰4萬 當地:啟動重新調查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3日訊2月12日,針對「洪湖市某藥店進價6毛的口罩售價1元被罰」一事,湖北省洪湖市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藥店經營者也對該處罰作出回應,稱漲價被罰是內部溝通出了問題。口罩進價6毛賣1塊,進銷價差4毛,哄抬價格?
  • 一盒口罩賣500元?北京這家超市沒毛病,但也給別家提了個醒
    非醫用一次性口罩一片10塊錢,一買就要一盒,50片售價500元。在不少哄抬口罩價格的商家被嚴肅查處、罰以巨款後,北京一家大型超市新上架的高價口罩,被舉報到了市場監管部門。超市大呼冤枉,稱本批次口罩售價實際為低於成本銷售。到底是超市在做好事,還是頂風而上哄抬物價?
  • 洪湖一藥房6毛口罩賣1元,負責人稱非醫用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孫釗)湖北洪湖一藥房因「加價4毛出售口罩」被罰4萬餘元,引發「機械執法」爭議,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重新調查程序。同時,藥房售賣的口罩因沒有中文標識,亦受到質疑。今日(2月14日),涉事的洪湖華康大藥房負責人回應新京報稱,該批口罩確為勞保口罩,並非醫用口罩,購進的44000隻均已售罄。其還承認「抬高價格出售,願意接受處罰。」藥房涉嫌哄抬物價被罰據新京報此前報導,「0.6元進價口罩賣1元,湖北一藥房涉嫌哄抬價格被罰4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熱議。
  • 1個N95口罩賣30元,市民:多壞啊你們!店員:人家還賣幾百呢
    30元1隻口罩,究竟是否合理據媒體報導,江蘇南通的一家藥店中,N95口罩已經被賣到30一隻的高價。從曝光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在店內詢問口罩價格時,店員先是稱沒有貨了,被問道櫃檯上的口罩,則稱已經被人買走。而該男子直接道出,你們一隻口罩30元,多壞呀。
  • 第五人格:絕版「金皮」價格匯總,帳號能賣多少錢,它們說了算!
    因為跟這些玩家混的比較熟,也打聽了一下目前的絕版金皮價格,並且給玩家帶來一個匯總,說實話你的帳號能賣多少錢,全是這些金色皮膚說了算,因為紫色皮膚並不能起決定性作用。那麼究竟價格是被怎麼劃分的呢?下面就跟隨趣遊君一起來看一下吧。
  • 超市賣1杯咖啡能掙多少錢?知情網友曝光成本:賣45元至少賺30
    因此有網友好奇發文,2大超商的咖啡商機到底有多賺? 網文一出,馬上釣出內行網友曝內幕,大呼「一杯45元少說可賺30+」。該網友在PTT發文,自己早上在超商買59元早餐組合,好奇隨口問店員,店內的咖啡機多少錢,他回答超過30萬元。
  • 全日本最蠢的麵館,小碗面賣5元大碗面卻賣1元,卻反而掙了不少錢
    但是在日本,卻有一家麵館,定價卻讓很多人覺得他們是全日本最蠢的麵館,因為他家的麵條,小碗是5元一份,而大碗麵條卻只要1元。然而當很多同行等著看笑話的時候,很多顧客以為有便宜可佔的時候,卻發現,這家麵館老闆才是最聰明的,而且這家麵館也掙錢掙的盆滿缽滿的。
  • 一盒口罩賣500元?北京一超市價格引爭議
    楚天都市報訊 非醫用一次性口罩每盒50片,售價500元,相當於一片口罩10元。2月19日,北京華聯超市新上架的口罩引發爭議。當日晚間,2月19日晚間,北京華聯在微信公號上發布聲明,表示本批次口罩售價實際為低於成本銷售,後期還將有其他口罩到貨。
  • 一隻口罩差價有多大?漲4毛賣1元被罰4萬,一盒500元卻不算抬價
    不同品牌的口罩,價格天差地別。「放心選」2017年發布的測評顯示:3M口罩視防護級別不同,參考價每隻5元到78元不等;優維斯視防護級別不同,參考價每隻12.3元到33元不等;霍尼韋爾參考價每隻11.8元;綠盾參考價每隻8元。
  • 8年前的問題:星巴克的礦泉水,到底該賣多少錢?
    星巴克的礦泉水,到底該賣多少錢?打出這個標題,沒有絲毫的譁眾取寵之意,權當和大家討論討論,就是北方朋友說的」嘮嘮嗑「。當然,如果您一定覺得我是吃飽了撐的,我也不反駁,畢竟還有個名言叫」存在即合理「,您說是吧?!
  • 5000鑽戒賣了值多少錢?5000元的鑽戒有嗎?
    鑽戒象徵真愛永恆,所以很多人求婚結婚都會買鑽戒,如今的鑽戒已經普遍,高低價格都有,有千元的,有萬元的,千元的大部分人都能負擔的起,但如果後期想賣掉,價格又會是怎樣的呢?假入是5000鑽戒賣了值多少錢呢?5000左右的鑽戒真的有人回收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我們製造的口罩,在國外賣多少錢?看了售價大家無法相信
    在全世界疫情爆發的背景下,現在大家出行口罩成為了必備的東西,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飛沫、細菌和病毒的入侵,無論走到哪裡都必須佩戴。因此口罩的需求量劇增,除了自己國家需要之外,還要向海外出口口罩,但你知道我們出口出去的口罩,在國外賣多少錢嗎?相信廠商看了價錢心裡都不平衡了。
  • 藥房N95口罩賣一個30元 店員辯稱:人家賣幾百呢
    江蘇南通有網友爆料,稱崇川區一家藥房的N95口罩每隻售價高達30元。當被問及口罩多少錢一隻時,藥房店員先謊稱一次性的沒有貨,被追問後又說櫃檯上的一盒口罩已經被別的顧客買掉了,但被視頻拍攝者一眼看穿:「賣三十塊一個,多壞啊你們!」
  • 法官直播賣女裝,500件全新女裝1元起拍
    你見過法官直播賣女裝嗎?還親自試穿。12 月20 日,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以1 元起拍價在網上賣500 件全新衣服。21 日上午10 點拍賣結束,在結束前一個小時,秦淮法院執行局局長夏婕及秦淮法院網拍負責人費月錦法官在線推廣拍賣,直播賣大衣。12 月20 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秦淮法院,試穿了這些正在拍賣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