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東京愛情故事2020》大結局,又掀起了一波強力懷舊潮。
遍查有關原版《東京愛情故事》的討論,會發現大家提到這部劇,都繞不開一個名字:赤名莉香。
有人討論她的時尚,在29年後的今天,她前衛的野生眉、一集換套衣服,每套衣服皆可借鑑穿出街的品位,仍被眾多穿搭博主奉為圭臬。
她的美也歷久彌新,前段時間還有人拿劇中男女主再合作的劇照與《東愛》中做對比,感嘆:「完治」已不再是那個完治,「莉香」卻還是那個莉香。
甚至因為原版中的赤名莉香太過經典,新版選角時,赤名莉香一角幾乎遭到了所有知名女演員的拒絕。
若你沒看過原版,或許會覺得我有些誇張:赤名莉香究竟多完美,能讓那麼多人在29年後,依然念念不忘?
赤名莉香的魅力並不是完美,她之所以星之耀耀,在於——
她搞得定職場,哪怕工作中被惡語中傷「胡亂和別人上床」、「出賣色相」,卻依然無礙她將任務完成的漂漂亮亮。
也豁得出去相愛。她愛上一個人,便是一往情深,無論你何時看她,總能見一張微笑的臉。那份愛明亮有趣,令人著迷:
為給完治驚喜,把雪人裝進冰箱,長途跋涉帶回來,悄悄放在辦公桌底。
情濃時毫不矜持,大聲告白,一句「我們做愛吧」,引起當時全亞洲保守觀念的震動。
看到完治心有負擔後,不顧被誤解「輕浮」,為其提供退路:「我們東京女孩都這樣」。
……
你不能不愛上她的天真嬌憨,因為她會到你的小學,在刻有你名字的柱子上,補刻上自己的名字。對她來說,這便已是相愛相守。
與莉香相比,我們每個人都更像完治,於是不可避免的如完治一樣被她吸引——這正是很多人情系赤名莉香多年的原因:「她什麼都懂,卻依舊天真」。
我當然也愛如此勇敢燦爛的莉香,但相比大家喜歡她的熱烈,我卻更欣賞莉香的清醒。
你看,她雖然愛的一往無前,情濃時說出的話卻仍是「我」在最前:「我就是喜歡自己這麼愛你。」喜歡你,卻更喜歡這麼愛你的我自己。
哪怕摯愛完治,為對方的抽身離開傷心,也僅僅是在分手後,獨自在火車上痛哭一場而已。
甚至在多年後重逢在街頭,明明有機會舊情復燃彌補當年遺憾。但當完治上前約她相聚,向她要聯繫方式時,她卻選擇了拒絕,「不是我的我不愛」。
連觀眾都為她著急:莉香啊,為何你不能揪住完治的衣角,為何你不能對他哭一哭,為何你不能像裡美那樣,緊緊抓住不讓他走呢?
但她若是靠眼淚挽留男人的女人,便叫裡美了,哪還是莉香?
在這場愛裡,莉香既能毫無保留的付出,也有餘力不糾纏的抽離:我愛你,但我不能因此失了自己。
這是驕傲,是姿態,也是底線——我如果為一個人放棄自己,以後便會將底線一放再放,直到笑不出,愛無能,活不起。於是更得抓緊這個「我」,哪怕辛苦哪怕委屈,也要挺直腰背才能活下去。
若說你我都認識的人中,有誰活出了赤名莉香些許的模樣,我願意舉薦莫文蔚。
與周星馳戀愛時,星爺尚年少張狂,她卻愛的赤誠。當港媒把周星馳與朱茵的戀情捅到莫文蔚面前,完全不知情的她,卻憑愛著對方,獨自承受了全港媒「插足周星馳朱茵戀情」、「心機小三女」的指責與咒罵。
儘管如此,分手時她也沒講對方半點不是:「我覺得沒有那麼大不了,所以說不是一個人到了一個盡頭,你就要把他好像刪除,也不一定要這個樣子。」
她說的不是場面話,你我有目共睹她在2016年星爺的《美人魚》中,為電影獻唱宣傳曲《世間始終你好》,還在採訪中還再次感謝周星馳:「要是沒有他,我也不會有今天。」
以上不是周星馳的專享待遇。
你看她與馮德倫的9年戀愛,相愛時能在金像獎頒獎禮上大方牽手,認愛不諱。
也能在分手後,面對媒體狂轟亂炸的質問,只講「自己太過任性,兩人還是好朋友」,再感謝馮德倫這些年給自己帶來的創作靈感。甚至馮德倫宣布與舒淇結婚時,莫文蔚還大方送上祝福。
那些年莫文蔚雖未得良人,但她身上始終不見「怨婦氣」,談起過往她說的是:「初戀男友教會我德文,周星馳教會我品紅酒,至於馮德倫,教會我談戀愛要開開心心!」
於是,她能在兜兜轉轉後,再次與初戀男友執手相伴,收穫全世界的祝福。
因感情錯付,咽不下一口氣,不願輕饒「完治」的姑娘們,大可學習一下莫文蔚:何必將自己打入受害者行列,只要我在每段戀愛中進階了自己,那再失敗的戀情,也不過一段人生風景。因我始終獨善其身,這段風景優美或敗興,都變得不那麼打緊。
林夕在治療躁鬱症時參透:罵我的人並非打我,只要我不在意,他便無法在我身上留下傷痕。
同理,只要你活的好,誰又傷害的了你?
前幾年有位朋友鬧離婚。
眾所周知,中年人離婚往往代價不菲,身邊人便都勸她原諒一次,「看你那時候頂著颱風,跑到廈門金門島坐小三通輪渡也要去臺灣見他,那麼愛他,離了你自己也難受。」
媽媽更是語重心長的為她分析:嫁人前她不過是個業務員,憑著美貌與行事得體,嫁了富二代老公,當了幾年閒太太。如今離了婚,身價打折,必再嫁不那麼好了,再回去工作,頂天是做回業務員,拼的過誰?
但哪怕老公下跪,她仍堅持離了,甚至分財產時也該舍便舍,不去算計多餘的財務股權。離婚後她如媽媽所說,做回了基礎業務員。
有次我們幾個人坐在商場閒聊,看見他前夫攬著小姑娘神採飛揚的走進來,有位朋友忍不住說:「當初你如果答應留下,他肯定百倍補償,還有那些小妖精什麼事。」
她卻面不改色:「答應不了,原諒他,我會噁心自己。不過我也不恨他,現在不少客戶,都是和他結婚後認識的,也算他間接幫了我一把。」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或許太多人,都小瞧了這個女人。
後來看她一路高走,從業務員做到經理,直至跳槽成某集團新子公司的VP,眾人都驚訝不已,我卻有種早已窺見天機的微妙感——因我清楚,在如斯艱難狀況下,仍願保持姿態的女人,不會在困境中滯留太久。
在這類人心中,從來就是覺得世上沒有離不成的婚、分不開的手、放不下的人。做人講姿態是要付出很多,那又怎樣呢?只要自我足夠清醒豐盈,便在任何困境中,都能咬牙自尊自愛,蹚出一條生路。
你我或許無法做到如赤名莉香,知世故而不世故。
卻也要對自己許諾:努力如她那般精神豐盈,哪怕風雨飄搖,也端住,別折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