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草原之王!
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在野外獅子活10到14年,圈養下更長壽,一般達二十餘年。
很多人喜愛獅子,脖子上環繞的鬃毛威風凜凜的樣子,在大草原馳騁,非常的霸氣威武,然而對獅子亞種有所了解的朋友就很少了,有人說獅子有十幾個亞種,也有人說只有非洲獅和亞洲獅之別,那麼具體的是怎樣呢?
先來說說什麼是亞種:
亞種是某個種的表型上相似種群的集群,棲息在該物種分布 範圍內的次級地理區,而且在分類學上和該種的其他種群不 同。
亞種是指某種生物分布在不同地區的種群,由於受所在地區 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在形態構造或生理機能上發生某些變 化,這個種群就稱為某種生物一個亞種。
這麼看來亞種的定義不太明確。在科學上,亞種是同一物種內相似種群的集群,它是同一種動物生活在不同地理區域的種群,所受環境的選擇壓力,在基因和形態上發生變化而形成的。亞種之間一定有隔離,通常是地理隔離,但又還沒有發展到產生生殖隔離的程度。亞種的劃定受學者主觀意志影響頗大。只要隔離必然產生差異,但要隔離多少年,差異多大,才可以劃定一個新亞種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獅的亞種較多,人類學界也對獅的亞種做出了不同分類,本站目前暫時以 Lioncrusher's Domain的十三種分類法為準註: Panthera leo barbary - 巴巴裡獅(北非獅,阿特拉斯獅,已滅絕) Panthera leo melanochaita – 開普獅(凱布獅、好望角獅,已滅絕) Panthera leo nubica – 東非獅 Panthera leo krugeri – 南非獅(克魯格獅) Panthera leo hollisteri – 剛果獅 Panthera leo massaicus – 馬賽獅 Panthera leo bleyenberghi – 布倫貝爾獅 Panthera leo somaliensis – 索馬利亞獅 Panthera leo azandica – 北剛果獅 Panthera leo verneyi – 卡拉哈裡獅 Panthera leo persica – 亞洲獅 Panthera leo roosevelti – 衣索比亞獅 Panthera leo senegalensis – 塞內加爾獅 目前已有兩個亞種被人類滅絕: P.l.leo:巴巴裡獅子,生活在北非,於1922年滅絕。 P.l.melanochaita:開普獅或好望角獅,生活在南非開普省,於1865年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