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美國兩個國家有著特殊的關係,兩國淵源主要還要從美國獨立說起。美國是從英國手中獨立,但美國獨立後,與英國關係一直保持親密。這或許是有一種「親緣關係」。美國雖然大部分由歐洲移民組成,但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近現代以來,美國與英國的同盟關係有目共睹,兩國可以並肩作戰,二戰後,在冷戰時期,美英兩國也依然保持牢固的同盟關係。英國配合美國在一些局部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人說英國與美國穿一條褲子,像是一家人。其實這只是說明兩國的親密關係。英美兩國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基礎的關係,當然也有一定歷史淵源。不過現在美國精英階層,真正英國人後裔並不多。
近兩年,英國脫歐的事,一直是世界上關注的事件,2020年1月,英國終於脫歐成功。在英國脫歐時,美國最活躍,似乎是美國脫歐。美國支持英國脫歐是有目的。但英國脫歐前後,英美兩國關係並不像以前那樣熱絡,兩國關係有些微妙,只是表現的不太突出而已。
為什麼美英兩國出現這種若即若離的情況,兩國能否分道揚鑣?
一個另類首相
英美在今年在不同場合併不是很合拍,比如美國甩鍋世衛,英國並沒有跟從,而是向世衛提供資金抗疫。這些都是微妙變化,美國可以流氓,英國還繼續保持紳士。當然還有很多變化,這些變化主要因為英國有一個很另類的首相詹森。
詹森當選英國首相時,有人稱他為「英國的川普」,認為他與川普一樣是一個很讓人捉摸不定的人。其實詹森就是詹森,他可不是什麼川普式的人物,因為詹森沒從過商,人家是政治科班出身,從小受的英國貴族教育。要說像,只是外形有些像,但裡子根本不像,而且也不同,詹森要比川普高明很多。
詹森沒當首相前就被認為是一個堅定的脫歐派,因此他上任後,外界認為他雖然是脫歐派,但也不一定讓英國順利脫歐,但詹森實現了,而且很順利。
詹森當首相時間並不長,英國脫歐成功後,本來英國還要和歐盟談後續的脫歐事項,沒想到新冠來了,這又是詹森執政時面臨的難題。我們會發現,英國疫情爆發後,英國最初放出的聲音是「群體免疫」,也就是所有英國人都得新冠,免疫力強的人生存下來,免疫力低的人自生自滅。英國此舉招致國際批評和嘲笑。但沒想到英國害怕了,居然很聽話的在家,即使外出也保持嚴格的距離。外界對英國這一變化很詫異,不明白英國人怎麼這麼自覺。
其實這是詹森的一招,他最了解英國人,如果詹森下令封城,那英國人就會發動無休止的示威遊行,恐怕那才是「群體免疫」,但當詹森來這招後,英國人反倒害怕了。這或許就是詹森的智慧之處。
後來詹森得了新冠在家自我隔離,不久又進醫療進ICU,居然進入ICU沒多久又出來了。此後詹森的發言就是呼籲民眾繼續保持警惕,而且感謝醫務工作者的付出。這一套流程做下來,實際上就是詹森防控疫情的做法,有章有法,比川普強很多。
要注意,當詹森當選為首相時,其父曾對外稱,他要求詹森當首相後不要跟著美國走。可以肯定的說,詹森在國際上必將展現出其智慧,美國其實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英國是老牌帝國,比美國建國時間長,或許英國可以玩美國。雖然現在英國跟著美國在後面混,其實英國有自己的打算,但川老頭玩不了詹森。
各自利益不同
英國與美國雖然關係好,但畢竟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國利益著眼點也不同。美國有美國的利益,英國也有自己的戰略。
在英國脫歐問題上,美國之所以支持英國,主要目的還是想分裂歐盟。在美國眼裡,歐盟存在是一個絆腳石,但美國又沒有理由不讓這個聯盟存在。但歐盟成立後,一系列動作觸及了美國利益。歐盟統一貨幣,發行了歐元。當時國際上很認可,但很快被美國打壓,歐元一直疲軟,無法與美元相抗衡。
英國人很鬼,並沒有加入歐元區,還繼續使用英鎊。英國很清楚,保留英鎊比使用歐元要強,也知道美國必然打擊歐元。因為美國近幾年的戰爭,就是為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而英鎊保留,躲過被美國打擊的命運,到現在英鎊依然是很堅挺的貨幣。從這一點看,薑還是老的辣。英國是老牌帝國,玩金融資本的高手,不服不行。
美國支持英國脫歐,並非支持英國,美國希望歐盟解體,都脫歐,美國利益才能實現最大化。相比英國並不是這樣想,英國脫歐主要還是有自己的戰略。
英國一直是老牌帝國,當年在全球有很多殖民地,只是二戰後有所衰退,但英國並不弱。而英國也是一個島國,一直認為與歐洲不同,甚至認為自己獨立一體。因此,即使英國加入歐盟也是為了利益。而且一直鬧分家,經過一哭二鬧從歐盟中獲得利益不少。但作為歐盟成員國光佔便宜不行,還要交會費,而且還要接收移民。更讓英國不能忍受的是,英國還要接納各成員國移民,這是英國不能忍受的。因此,英國才最後決定脫歐。
當然英國脫歐雖然是民眾中一半支持,但英國脫歐後一些利益也將失去。不過英國也有自己的優勢,英國可以整合大英國協成員國,變不利為有利,在世界上成為一個更大的聯盟體制。就連美國對大英國協都不會小視。所以這是英國的戰略。即使美國支持英國,或者盼望歐盟解體,英國也不會與美國保持一致戰略,英國獨立性很強,是美國的老師。
能否分手?
雖然英國與美國看起來並不像前幾年那樣鐵了,而且在國際上事務上那樣和諧了,有人擔心兩國可能會成為競爭關係,很可能矛盾也會出現。
其實美英兩國本來就是競爭關係,但英國人眼裡,他們對美國是一種很複雜的眼光。本來美國不獨立,可能美國會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英國看待美國角度上,是站在一種老師的角度。
美國即使對英國指手畫腳,英國也不聽。因為英國的體制及治國經驗比美國要豐富,英國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跟著美國走。
英國雖然成不了美國的「小弟」,兩國關係也不會壞到哪裡去,關鍵時候英國還會站出來美國,這是多年來兩國形成默契。或許這種默契對英國是有利的。
英美兩國不僅不會分手,在一些事務上兩國關係會更緊密。比如近期英美針對我國就很一致,但川老頭指揮不了詹森。論政治智慧,詹森比川老頭要強。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