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兩個有意思的熱搜。
倪妮劉德華吻戲——
倪妮陳道明cp感——
給一頭霧水的朋友先介紹下,這兩個畫面出自兩部前不久上線的新作品。
前者是《拆彈專家2》,電影裡倪妮(飾龐玲)演劉德華(飾潘乘風)的前女友,雖然是節奏緊湊、槍聲不斷的港式警匪片,但貫穿其中的愛情線也挺打動人的。
這個熱搜上的完全和劇情無關,大家的關注點主要是羨慕倪妮可以和男神親親抱抱談戀愛。
看到倪妮很深情地吻了劉天王一口,大家馬上心生「妒意」:
啊,年紀輕輕就能親到劉德華,真是三生有幸;劉德華帥到我不再專注倪妮的美貌,反而羨慕起她和華仔拍吻戲……
片尾放出的初相識小彩蛋,劉德華拿著一杯紅酒撩倪妮,搭訕的那麼俗套,但臺詞從他嘴裡說出來,我在電影院聽到的依舊是一陣嚶嚶嚶的少女痴笑聲。
但倪妮和陳道明搭在一起就不同了,熱搜一登,大部分觀眾都在吐槽不適感:真有人在磕這對?這分明就是爺爺和孫女啊。
▲圖源:豆瓣
在劇版《流金歲月》裡,陳道明飾演一位有錢的地產商,葉謹言,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商場大佬。倪妮飾演的朱鎖鎖因為各種機緣巧合進了他的公司,又被提拔做了他的私人助理,著實有種霸道總裁愛上我的設定既視感。
雖說劇情並沒有發展到兩個人真正的感情線,但硬要找些糖來磕,也還是有的。
比如,向來厭惡買咖啡插隊行為的葉謹言,看到朱鎖鎖的小心思,會通過主動請客的方式化解對她的懲罰;
▲朱鎖鎖的表情完全是陷入愛情的狀態
朱鎖鎖加班,他送夜宵;
朱鎖鎖遇到危險,他單刀赴會,連夜開車趕到另一座城市救人;
得知朱鎖鎖會在網絡上搜索「葉謹言有多少錢」,他也覺得挺可愛。
在朱鎖鎖看來,這似乎都是些「喜歡」的信號。但在網友眼裡,這對cp簡直比尷尬更違和,比違和更荒唐。
於是乎,只要出現葉謹言與朱鎖鎖在一起的曖昧畫面,大家都在彈幕裡齊聲喊:是女兒,一定是女兒!請老年人不要覬覦小姑娘好嘛!
哈哈哈,大家也是為看劇操碎了心。
然而有個弔詭的事實是,這兩對cp的年齡其實都差了兩輪以上。倪妮1988年出生,今年32歲,陳道明比她大33歲是沒錯,但劉德華也比她大上27歲。
所以,為什麼明明年齡都差很大,兩對官配卻收穫了完全不同的評價呢?
首先,當然是視覺上的般配程度。
劉德華在電影裡清爽不油膩,不管身穿警服還是便服,都保持著敏捷的動作和年輕的精氣神。
體態輕盈,打戲也利落流暢,幾場追逐戲他都需要「跪」著跑,演出了身體殘疾的拖沓感,卻完全沒有「氣」上的拖泥帶水。
年輕與老態的區別不僅僅在於臉上的皺紋,更有走路跑步時的體態、呼吸的節奏,和那股鋒利勁兒。
所以,當劉德華與小27歲的倪妮擁抱、親吻,你會忽略掉他們的年齡差距,反而有種俊男靚女的賞心悅目。
當然,賦予角色年輕感的是劉德華這麼多年有口皆碑的自律。一天三頓只吃穀類食品、原味乳酪和少量白煮雞肉,高熱量絲毫不敢沾。
被問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怎麼辦,他回答說,那就掀開衣服看一眼腹肌,啊真開心,然後繼續堅持。
即將步入60歲的劉德華,在視覺上能夠減齡15歲。
再看《流金歲月》,在這部劇中的扮相,完全是奔著「老邁化」造型去的。
膚色黝黑,還留了一頭白髮,與唇紅齒白妖嬈嫵媚的朱鎖鎖同框,實在沒辦法讓人往真愛故事裡套,觀感上更像是亦舒筆下的另一個故事:喜寶和勖存姿。
老戲骨陳道明本人,身材和狀態一直在線。
去年出現在金雞獎後臺的他,身形瘦削挺拔,走路帶風,全然不像劇裡這副樣子。
所以有網友出來解釋,說陳道明的扮相更符合劇本設定,因為原著中正有一位「長孫都快進大學」的李先生愛上了朱鎖鎖。
他對鎖鎖的閨蜜南孫說到:「有幾個臭錢的糟老頭子,居然愛上小女孩子,你一定覺得很好笑吧。」
把青春與金錢掛鈎,觸及到了「拜金女」和「老男人」的受眾敏感點,這才是大家反感倪妮和陳道明——不,反感葉謹言與朱鎖鎖組CP的真正原因。
從本質上來說,大家在《拆彈專家2》裡看到的是毋庸置疑的愛情,在《流金歲月》裡看到的卻是處處有疑點的兩性關係。
老少戀也好,忘年戀也罷,年齡差距很大的感情會被質疑和揣測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對愛情純度的判斷。
因為年齡差距通常意味著收入和階層差距,這就很容易帶入一個想要靠捷徑走上人生康莊大道的芳華少女,與一個對於青春保有戀慕與不甘的大叔或老頭,之間的交易故事。
《流金歲月》裡,朱鎖鎖從小被父親送到舅舅家養活,常年寄人籬下,她充滿物質上的不安全感。
當她到了精言集團後,葉謹言不僅一次次朝她伸出溫暖的手,更是有心栽培她。同時,葉謹言也在縱容鎖鎖對自己的撩撥,任由她有種「自己很特別」的被寵溺感。
有一種說法是,葉謹言可以看成是賀涵的後半生。因為在劇裡,他也像個救世主般,用金手指包辦一切。
蔣南孫家裡破產,葉謹言仗義買下蔣家的老洋房。朱鎖鎖看著這一切,可能覺得眼前這個男人有救贖自己的希望,把她對貧窮、孤獨、冷落的恐懼全部卸下,於是,她動心了。
但是,這本該是兩個獨立女性一路扶持、一起成長的故事才對吧?難不成最後又要通過男性權貴的一路護送,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嗎?
劇中,朱鎖鎖後來嫁給謝宏祖。老葉在地下車庫等她,戴墨鏡遮掩悲傷,臉上卻微笑:原諒我手捧鮮花盛裝出席只為祝福你。
兩人擁抱,然後告別。
這更像老葉面對小姑娘「生撲」之下的高光時刻:克制、成全。他沒有濫用自己在情感關係中的權力和資源。
我們常常說,愛情是無界限的,尤其是沒有年齡界限。但到了可觸摸可感受的真實生活裡,這句話更像是空喊口號。
也許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並不單純的「老房子著火」,但一定也有少數的大年齡差cp視對方為摯愛,被彼此吸引。
早在2013年,英國巴斯大學一項追蹤調查結果顯示,能強有力維繫婚姻的最佳情侶模式是男女雙方均受過高等教育且無離異史,同時男方比女方年長5歲以上。研究者稱,妻子比丈夫小5歲以上是最不容易產生矛盾的年齡組合,他們的離婚率為其他婚姻的1/6。
一項維也納大學的研究發現,丈夫比妻子大4~6歲,生育的子女最多;而丈夫比妻子大15歲,雖然生育子女數量不多,但婚姻生活最美滿。
權當個娛樂吧。
只是年齡差大的愛情想要被認可,要麼滿足收入、認知與階層沒有太大差距的要求,要麼就只能靠時間證明了。
比如楊振寧先生和翁帆。
其實看客們在意的本質,不是CP年齡,而是年齡之上附著的那些東西——所獲的饋贈,付出的代價,感情的含量。
祝婚姻選擇中的少數派也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