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陝西禮泉縣公安局發布的「百萬尋獅」懸賞通告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質疑為何案發十年後才懸賞100萬元徵集線索?
對此,禮泉縣公安局負責宣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十年間警方從未停止追查該案件,曾提高懸賞3次,為進一步發動群眾,經研究後現將懸賞金額提高至100萬。「案發後專案組走訪群眾五萬餘名,排查重點人員1千餘名,核查線索五百餘條,目前辦案難點仍在線索太少,我們也在爭取早日找到石獅。」
十年間3次提高懸賞,從10萬元到100萬元
8月24日下午,禮泉縣公安局官微發布《關於「2010.4.3」唐建陵石獅被盜案的懸賞通告》,通告顯示,2010年4月3日凌晨,陝西省禮泉縣昭陵鄉發生一起特大文物被盜案,案犯系多人結夥作案,在夜間將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一對石獅盜走。被盜石獅系唐帝王陵墓園門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對象。為了儘快破獲案件,經縣委政法會議研究同意,禮泉縣人民法院、禮泉縣人民檢察院、禮泉縣公安局聯合向全社會發布懸賞通告,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檢舉揭發相關線索,對提供重要線索,幫助破獲案件者,最高獎勵人民幣100萬元。
「並非像網友說的十年後才追查,警方這十年來一直在努力查案。」8月25日,禮泉縣公安局負責宣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案發時,公安機關曾懸賞10萬元徵集線索,後提高到20萬元、30萬元。為進一步發動群眾,經研究後現將懸賞金額提高至100萬元,向廣大群眾尋求幫助。案發後專案組行程數千裡,先後赴四川、河南、重慶寧夏甘肅等地,走訪群眾五萬餘名,排查重點人員1千餘名,核查線索五百餘條,從其中連帶破獲的其他案件共15起。
「目前的辦案難點就是線索太少,我們也在爭取早日將石獅找到。」上述工作人員稱。
通告還稱,石獅被盜地點位於陝西省札泉縣昭陵鄉索山村北的「武將山」上,當地人稱「獅子凹」。兩尊被盜石獅均為石灰巖質,圓雕,蹲踞狀,四足與底座連為一體,高約1.5米、長約1.3米、胸寬約0.8米,每尊重約2噸。該案系多人結夥作案,在夜間利用支架、吊鏈、柴油三輪車等吊裝、運輸工具,將此處的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一對石獅盜走。
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石刻
據華商網2010年5月報導,唐建陵兩尊石刻蹲獅於2010年4月份遭竊後,辦案民警現場勘察,兩石獅子不見蹤影,只留下兩個底座,旁邊還有農用三輪車駛過的痕跡。由於建陵附近居住的村民並不多,平時車輛和行人稀少,搬運重達數噸的石獅子需有足夠時間。為徵集線索,警方懸賞10萬元獎勵提供有價值的線索人員。
同年12月8日,警方提高賞金,懸賞20萬元尋破案線索。2012年4月12日,鹹陽市公安局為儘快破案,再將公安部、國家文物局掛牌督辦的「4·3」唐建陵石獅被盜案懸賞金額,提高到了30萬元。
十年間,警方為何堅持尋獅?被盜石獅有何價值?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被盜石獅系唐帝王陵墓園門獅,唐建陵位於禮泉縣五將山南麓,以山為陵,其石刻在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三秦都市報》報導,唐代石刻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重要寶庫之一。作為「三百裡唐代石刻露天博物館」,唐十八陵石刻有著極高的歷史和考古價值。
鹹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謝高文在2010年接受華商網採訪時表示,建陵的石刻為現存唐十八陵中保存陵飾石刻最多、最完整、雕刻最細膩的一座唐陵。從石刻風格來看,建陵與乾陵石刻為同一時期,石刻高大健壯,氣勢宏偉,為我國古代石刻藝術之巔峰。
紅星新聞記者 李文滔 羅丹妮
編輯:鍾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