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寶寶》世界觀的設計很不錯,別看裡面的人物性格各異,其實都是符合動物習性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海綿寶寶》裡面角色的智商及行為和現實有強烈的相關性。當然除了痞老闆這個特例,他有點憨憨的,可浮遊生物卻很聰明。
但大部分都很符合動物習性,動漫裡「低級」的動物往往表現得比較傻,「高級」的動物會正常一些: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為什麼總是這麼無憂無慮?因為海綿和海星這兩種生物至今也沒演化出大腦。
所以海綿寶寶和派大星沒心沒肺,每天傻樂去捕水母。海星不用「嘴」吃飯,是靠吐出自己的胃把食物包裹住,所以派大星的肚臍可以伸出手來或直接把食物塞進肚子裡。
人以群分,所以他們倆能玩到一起。而章魚哥成熟,所以跟他們有時候格格不入。
在看其他的配角:
蟹老闆是只海蟹,蟹類是有腦子的,但蟹類沒有什麼團隊合作意識,一根筋,例如魚簍裡的螃蟹經常會把試圖越獄的同伴夾下來。所以蟹老闆大多數情況下很自私。
而比奇堡的路人大多屬於魚類,魚類有大腦,但是很小,而且養過魚的都知道,很多魚類是那種能吃的把肚皮撐破,而且會吃自己的卵和小魚,所以裡面大多數魚都有些傻裡傻氣。
章魚是海洋生物中比較聰明的,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章魚哥在比奇堡是很正常的存在。
松鼠是哺乳動物,有較為發達的大腦,因此珊迪也是僅此章魚哥的正常人,甚至還要更厲害,珊迪還是科學家。
珍珍是條還沒長大的抹香鯨,智力還在發育中,而且青春期叛逆,所以她演化很慢,還保留了很多原始特徵,而且長得很隨意。推廣來看,所以動畫裡海溝中的生物都長得奇形怪狀
《海綿寶寶》還有很多小細節,比奇堡居住的都是一些小型魚類,大型掠食魚類不和他們住在一起,因為會吃了他們。
從某種程度來說,比奇堡的經濟水平應該不錯,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發達。居民消費能力也強,畢竟400條魚在10年前就已經吃掉了至少30萬個蟹黃堡。
—這裡是大風,這裡有不一樣的電影故事—
—END—